湖南25歲產婦按“老規矩”坐月子 結果腿部腫痛險喪命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悅 通訊員 梁輝 劉小芸 唐玲)生完二胎後,湖南的傅女士嚴格按照老一輩的規矩坐月子,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躺在床上,唯恐活動過多留下“月子病”。10天后,她發現自己左下肢腫脹、疼痛、不能行走,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今日,為傅女士接診的湖南省人民醫院醫生表示,像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25歲的傅女士是湖南婁底人,10月8日順產生下二胎寶寶後,按照家中老人的交代,“坐月子”期間除了吃飯、上廁所,其餘時間都在床上躺著。到了10月18日,她開始覺得左側大腿根部有些腫脹、疼痛,以為是躺臥時間長了血液不流通,便沒太在意。可隨後幾天,疼痛越來越嚴重,整條左腿都腫了起來,行走困難。“從臥室走到廁所痛得丟了半條命,渾身冷汗。”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於10月28日到當地醫院就診。B超檢查發現,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血栓隨時可能脫落進入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醫生建議立即轉往長沙手術。

湖南25岁产妇按“老规矩”坐月子 结果腿部肿痛险丧命

當晚,傅女士被家人緊急送往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急診科。介入血管外科醫生會診後,將其收入介入血管外一科病房。由於情況緊急,立即為她施行急診“下腔靜脈臨時濾器植入術”,以防止肺栓塞的反生,同時予以抗凝治療以防止血栓進一步蔓延。考慮到傅女士尚在產褥期,惡露未排盡,為避免引發大出血,暫緩進一步手術。

11月3日,傅女士惡露排盡,龍林副主任醫師、蔡煌興博士等為她施行左下肢深靜脈血栓溶栓、機械碎栓取栓及腔內成形術,取出血栓,打通血管,緩解疼痛。

湖南25岁产妇按“老规矩”坐月子 结果腿部肿痛险丧命

湖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學科顧問姚穗主任醫師指出,坐月子不洗頭、不洗澡、不開門窗通風換氣、不下床活動,這些陳舊的“中國式”坐月子方式都不可取。產婦應儘早下床活動,並在身體耐受的前提下,適當進行散步、瑜伽等運動,最好的方法是少量多次,逐步增加運動量和運動時間,這樣能增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如何形成?為何坐月子會有這般高風險?

“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不正常凝結,形成這種不正常血凝塊的原因通常是血液滯緩、血液高凝狀態及血管壁損傷。”湖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介入血管外科專家向華教授解釋。久站、久坐、長期臥床人士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其中尤以懷孕晚期、產婦及骨科術後患者最為高發。

記者瞭解到,僅今年下半年,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就收治了十餘名下肢深靜脈血栓產婦。她們都和傅女士一樣,產後臥床少動,導致下肢血液流動緩慢,不利於靜脈血液迴流,同時孕產婦本身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更加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深靜脈血栓,血栓可能隨著血液流動至肺動脈,引起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症狀,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躺著不動坐月子風險很高。

向華提醒,久站、久坐、長期臥床者一旦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等不適,應立即就醫;如果延誤治療,一旦血栓脫落引發肺栓塞,死亡率高達50%。目前,對深靜脈血栓的治療通常採用抗凝保守治療的方式,但是單純抗凝治療血栓溶解速度慢,可能損傷靜脈瓣膜功能,導致深靜脈血栓後遺症,主要表現為長期的下肢腫脹、靜脈曲張,乃至皮炎溼疹、皮膚潰爛等。早期予以機械碎栓吸栓手術能儘早清除血栓,避免後遺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