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三年前,從破產頻發到紛紛被接盤,行業向龍頭企業聚集。近兩年來,不少產能經過司法拍賣後紛紛易主,並且如龍騰、紅劍等裝置已經逐漸迴歸市場,而幕後接盤者則多為聚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截至到19年,目前行業前六大滌綸長絲企業桐昆、新鳳鳴、盛虹、恆逸、恆力、榮盛佔總產能的一半以上,未來幾年,滌綸長絲仍在擴產的僅桐昆、新鳳鳴、盛虹等大企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如今,產能已高度集中的聚酯行業正在進一步演變!



中國化纖龍頭企業8.26億元被拍賣!

華鑫化纖是寧波市百強企業和中國化纖龍頭企業,主要生產滌綸長絲和聚酯切片。而11月5日有關華鑫化纖的破產拍賣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目前新、老華鑫的園區、房產及經營設備由寧波大沃化纖科技有限公司實際佔有使用,維持公司正常經營運轉,且新華鑫仍聘有上千名員工,目前不存在工資拖欠問題(具體以實時社保繳納記錄及財務報表為準)。



而拍賣是為確定新、老華鑫重整投資人,報價最高者將成為新、老華鑫重整投資人,並享有新、老華鑫100%股權,其項下的重整資產僅限於新、老華鑫名下的經營性資產。



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2019年11月05日10:29:09,最終拍賣價格在826,000,000元。



聚酯市場競爭加劇,一方面競爭力差、虧損嚴重的聚酯工廠將繼續被市場洗牌,另一方面,憑藉著PX-PTA-聚酯-化纖-織造垂直一體化的產業佈局,聚酯產業鏈大廠有著豐富的利潤來源,可以根據產業鏈當中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順應時勢,適時調節產業利潤來源,而不必押注在聚酯產業上。聚酯市場產業集中度將繼續攀升。

目前,聚酯市場行業結構性、區域性、階段性過剩的情況依然嚴峻,且下游需求疲軟的狀態並沒有改善,聚酯工廠面對的形勢依舊難言樂觀,但為了聚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依然要經歷“去產能”的沉痛。但這次的去產能或有別於前幾次,這中間不再是40萬噸以下的聚酯中小企業的洗牌,一些聚酯大企業或也將折戟其中。



中國聚酯“航母”產量再破天際:全年聚酯產量或突破5000萬噸!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中國聚酯產量累計為4142.6萬噸,同比增長10.0%,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0.8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聚酯產量或突破5000萬噸。

今年前10月共有14套聚酯裝置合計312萬噸產能投產或擴產,推動聚酯總產能攀升至5824萬噸,配套產品主要集中於聚酯切片、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三大領域,分別佔比9.0%、74.7%、16.3%。從項目投資方來看,新增產能主要集中於桐昆、新鳳鳴兩大龍頭企業,分別增加120萬噸、60萬噸。

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進入到2020年後,聚酯頭部大廠繼續加快投產速度,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底,聚酯前十大產能企業合計聚酯產能將達到3329萬噸,佔據國內聚酯總產能的56%。



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後期來看,明年依舊有多套聚酯裝置投產預期,也依舊是以頭部大廠為主。如恆逸、新鳳鳴、逸盛等。



據隆眾統計,明年國內有超過500萬噸的投產計劃,其中恆逸集團獨佔鰲頭,嘉興逸鵬、宿遷逸達、福建逸錦、海寧逸凱四家工廠合計200萬噸聚酯產能即將投產,將繼續鞏固國內聚酯龍頭企業的身份,而其他如新鳳鳴、中石化、恆力、逸盛、盛虹等前十大工廠也多有新裝置投產計劃,產業集中度將繼續上升,預計2020年國內聚酯產業集中度將較2019年再度上升一個百分點。

中國十大聚酯工廠再謀變:小蝦米不夠吃了,輪到他們龍爭虎鬥了

新形勢下,龍頭聚酯企業紛紛加速擴張,其實體現出市場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但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企業如果不謀劃佈局在未來也將有淘汰的風險,企業只有自身不斷強大才能佔得一席之地。從這個角度而言,各企業的積極佈局如同一場無聲的戰鬥,雖然沒有相互廝殺的場面,但卻在無聲的較量中悄悄改變著聚酯行業的競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