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中國,做多A股的正確姿態

做多中國,做多A股的正確姿態

作為70/80/90/00後的你,如果你走過很多地方,經歷過很多是事情。我覺得你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中國,長在中國。

作為持續40年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我們都有幸分享了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這是我們這幾代人之幸,感謝中國,感謝鄧公!當然這過程離不得我們個人的辛苦奮鬥,離不開我們每個人在社會洪流中經歷的酸甜苦辣。或是負重前行,或是意氣風發,前行的路上有歡笑,也有淚水。但是我們是在一輛高速前行的列車上施展我們才華,實現我們的抱負!即使對比其他人,你可能失意,但是對比更多的人,你在前行!

2005年我去香港出差,當時我對於香港還是非常憧憬的。但是1100元/晚的房子,窄小逼仄。第二天去繁華地段的大樓裡拜訪一個客戶,樓道里面對面過來一個人,需要錯身才能通過。我當時就在想,這樣的地方真的好嗎?第三天去深圳,240元的房子,寬大敞亮,還管早餐。不比不知道呀。

再過10年,我去歐洲,朋友們叮囑,到了歐洲注意安全,哪裡亂,小偷多。

做多中國,做多A股的正確姿態

相信多數人對於中國的發展感同身受,但是提及中國股市,參與者往往是一把辛酸淚;旁觀者也是心有餘悸,視之為畏途。中國股市熊了10年,破滅了多少人的發財夢。那麼中國股市真的不能投資嗎?二馬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自從2015年,我投入較大精力研究股票,2016年將絕大多少家庭現金投入到股市中,並且滿倉持股數年。這裡面有一個基本的前提:看好中國,做多中國。當然看好中國,做多中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二馬經過切實論證的。

下面二馬做一個基本的論證:

1、拋開具體行業/企業的差異,中國經濟在過去40年高速增長,而且還在高速增長。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

2、既然看好中國,那麼如何做多中國。我的觀點是持有中國最優秀的藍籌股。他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帶動者,火車頭;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收益者。著名網紅價值投資者李大霄常說擁抱大藍籌,遠離黑五類。大霄雖然經常因為短期預測不靠譜而被打臉(這個也沒辦法,畢竟網紅是需要流量的),但是大霄的基本理念還是非常正確的。

3、以上的定性的判斷,還需要定量的數據支撐。下面是二馬蒐集到的中國股市的數據,信息來自雪球 @沈潛 的文章,據說是wind數據。滬深300指數,是從2004年的12月31日開始計算的,起點是1000點。根據wind數據,如果算上股息,到2018年8月27日,13年零8個月的時間,滬深300指數總漲幅為314.21%,年化複合收益率為10.96%。

4、會不會遇到突發惡性事件,導致股票變為廢紙。二馬當時是這麼看的,一般的事件對於股市的長期影響是不大的。例如,我們現在看到的中美MYZ,這個事件不算小了。從去年到今年,二馬的投資收益屢創新高(有興趣的可以去雪球及二馬的微信公眾號看我的月度投資總結)。真要有讓股票變為廢紙的事件,二馬相信,即使持有現金或者房產,可能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想通了這一點,我認為長期滿倉藍籌是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

看好中國,做多中國,這是基本的理念;做多藍籌是基本的方法。但是掌握這個方法並不容易。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持有康美藥業。在去年的大熊市下,二馬只有兩者盈利股,一個是片仔癀,一個是康美藥業。康美藥業是藍籌嗎?貌似是,連續10年利潤增長在20%以上。二馬持有康美藥業也確實掙到了錢。但是在去年國慶節期間,經過深入思考,決定節後放假第一天清倉康美藥業,換股到貴州茅臺。是什麼讓我下決心清倉康美藥的呢,是基於對於康美藥業財務報表的閱讀、分析。我認為康美藥業財務報表疑點太多。

投資股票,投資藍籌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具體的方法論。

想做好股票投資,其實也需要足夠的學識,要求之高不亞於在名校讀一個研究生。二馬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要從股票投資大學畢業都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1、會計學:我們需要讀懂公司的年報,知道收入、現金流、淨利潤、存貨、應收,商譽、費用、資產、攤銷等一系列的知識。我們需要知道會計會計如何通過合理的假設隱藏了利潤或者說放大了利潤。我們需要知道如何通過研發費用資本化就可以增加短期利潤(賈會計就這麼幹過)。

2、如果你投資的具體的行業,例如銀行業,那麼你還需要銀行業具體的知識,例如撥備、核銷、資本充足率,不良資產率。需要知道利率升降對於不同類型銀行的影響;需要知道銀行如何通過不良認定、撥備來釋放利潤或者隱藏壞賬;需要知道什麼類型的銀行資產風險更低;需要知道國家的銀監政策對於銀行的影響。能把銀行業搞清楚,可能比學了一門本科專業還難。二馬不知道很多人,今天投資A公司,明天投資B公司,這得需要多大的膽子呀。

做多中國,做多A股的正確姿態

3、我們還得學習大量的投資方法論和理念的知識。例如《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之道》等等。

4、我們還得學習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社會學、概率論,學習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5、我們需要掌握很多做事的模型或者方法論。例如SWOT(從優勢、弱點兩個內在因素,從機會、威脅兩個外在因素分析企業及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二馬經常看到很多人只說自己研究企業的優點,就知道他還缺乏基本的方法論知識)、現金流折現、複利、雷達圖、杜邦分析、PDCA(PDCA 可以用於投資操作系統的建立,P表示建立系統,D表示執行,C是檢查驗證,A是修訂再執行),能力圈模型(選擇簡單的公司,選擇自己看的懂的公司),建立檢查單(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用到檢查單,投資其實也一樣。例如,二馬買入一家公司股票時,會先看護城河牢靠不,估值便宜不,財務報表是否有明顯的問題。這就是二馬的檢查單。)

5、最好還做過實業,這樣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會有更深刻的認知。做過實業的,和沒做過實業的,看財務三張表的側重點可能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上面二馬說的是知識,這些知識可以通過一定的學校或者自學或者社會實踐獲得。沒有人給你發畢業證,你的投資業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投資和其他職業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其他職業更多需要專業的技能,這些技能通過努力的學習是可以獲取的。投資在知識、技能之外。還需要一個好的性格。做好人,得好報。

作為一個投資者,你必須是理性、開放的、勇敢、耐心的,你需要有質疑精神及自信心。

1、虛心的面對不會的知識 --- 不知道的內容就要去學習,你不瞭解的地方,就有可能有危險等著你。

2、以開放的心態對待自己的錯誤 --- 很多人在生活中對於自己的錯誤遮遮掩掩,但是在投資時,一方面這種心態會阻礙你的進步。同時市場也會用真金白銀教育你。

3、承認自己是99%的普通人中一個。這樣你做事就會留有餘地。不會通過大幅加槓桿掙快錢,可以接受慢慢的變富。

4、在大跌時敢於買入,在行情火爆時,敢於賣出。這需要你克服自己的貪婪與恐懼。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勇氣。當然同時需要足夠的學識,因為有學識,你的勇氣將不再盲目。知識和性格是相輔相成的。

5、樂於分享 ---- 分享知識給別人,一方面可以獲得成就感,同時在分享同時也是再次梳理知識體系的時候。而分享後他人的提問,可能有你沒有考慮到的東西。

6、耐心:對於投資來說,耐心真的非常重要。二馬記得巴菲特有個記分卡,假定你一生中只能買賣股票20次。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會珍惜每一次操作,每次操作會更深思熟慮。二馬最近的例子是買入五糧液,二馬一直等五糧液從90元掉下來,一直等到59元開始建倉,最終在46元完成建倉。由於有足夠的耐心,所以建倉成本非常低。如果二馬當時是80元開始買。那效果就大大的打折了。機會永遠有,不要急於一時。

7、自信與質疑精神是投資必備的性格:我們普通人,面對大V,面對上市公司高管,往往有自我矮化的傾向。我們跟大V學習,要學習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選股的邏輯。而不是照抄。而且大V 的邏輯也未必正確。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要批判中學習。另外一個方面,是如何面對企業管理層。二馬發現很多人面對企業管理層的時候,往往不自信。覺得人家是行業的專家,我憑什麼質疑人家。很多人提出的論調是 憑什麼我們教 劉翔跑步,教姚明打球。對於企業管理層,他們是行業的精英,更多的是選擇信任。二馬認為以上意思千萬要不得,企業的管理層是很牛,但是從能力上,他們也不是方方面面都牛。就如同五糧液搞多元化,造汽車,事實證明是失敗的。但是我們回到他們選擇造車開始的一個時刻。是否大家也還是認為,人家那麼優秀,他們的考慮肯定有我們沒有考慮的因素。上面提到的是企業管理層能力不是面面俱到的問題。更可怕的是,管理層人品的缺失。我們資本市場還不健全,中小創市值高估,中小創的管理層有天然套現的衝動。過程中就會很多不合乎基本邏輯的行為,針對這種行為,我們小散是質疑,清倉,還是相信管理層很牛,他們這麼做一定有我們考慮不到的地方,我們不能教姚明打籃球。

做好一名投資者,既需要廣博和專業的知識,需要豐富的閱歷與實踐;需要端正的人生觀;還需要理性、開放、勇敢的性格。這個可能需要我們一輩子去學習、去修行。

但是隻要我們願意去學習、去修行。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做到,就會從社會學校的投資專業畢業。別人可能一個專業四年畢業了,我們去學十年,二十年。這也是很多優秀的投資者往往年齡長一些的原因。投資這個專業比較難,學制是十年的。投資不需要全日制的學習,我們可以在業餘時間學習一些具體的知識,我們日常的工作也在教我們如何處理事情,修煉性格。即使是看電視的時間,我們知道了五糧液廣告多。家人聚會時,發現茅臺很難買到。

看好中國,做多中國,做多A股,做多藍籌!一點一滴的學習,持之以恆的努力!當我們的打工生涯過了黃金期後,我們的投資能力已經成為參天大樹。人生由此華麗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