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皇族是怎樣劃分等級的?

壇主


據史書上記載,在順治年間,愛新覺羅氏的男丁共有958人,等到清朝滅亡時,其男丁加起來共有27884人。

這些新覺羅氏的男丁,共同構成了大清朝的皇室成員,也就是俗稱的皇族。那麼,在這些皇族成員中,又是如何來劃分等級的呢?

最初,在皇太極時期,清廷是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來進行劃分,他將皇族劃分為宗室和覺羅兩個等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帶子和紅帶子。



宗室:簡單點說就是指努爾哈赤和他幾個親兄弟的直系後裔,這些人屬於皇族裡的第一階層,平常他們腰間都會系金黃色(皇帝為明黃色)的腰帶加以區分,因此宗室又被稱為黃帶子。

覺羅:簡單點說就是努爾哈赤父親的六個兄弟的直系後裔,也就是努爾哈赤叔叔伯伯們的直系後裔,這些人屬於皇族裡的第二階層,以紅色腰帶加以區分,因此又被稱為紅帶子。

當然,除宗室和覺羅外,愛新覺羅家族還是有一些零散的遠支存在,但這些人因為血緣過於疏遠,並沒有被清王朝認可為皇族,因而沒有被納入宗室、覺羅的範疇,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與旗下的平民無異。

後來,等到康熙時期,他又對皇族進行了第二次等級劃分,他給自己的嫡系子孫起名時用了特定的字,其中最常見的是這樣幾個:“胤、允、弘、永、綿、奕、載”,後來一共擴充到26個字。

也就是說,以康熙皇帝位界限,凡是他的直系後代,其名字中都會帶有這些特定的字,他們被稱為近支宗室;至於非康熙直系後代的人,不允許在名字中帶有這些特定的字,他們被稱為遠支宗室。在這種背景下,皇族就被劃分成為三個等級:近支宗室、遠支宗室、覺羅。



在清朝,宗室擁有諸多特權,俸祿遠比覺羅、其他貴族、官員優厚許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沒有爵位的“閒散宗室”,在乾隆年間起也被賞穿戴四品武職頂帶袍服。而且,宗室還享有獨立的封爵系統,也就是說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獲得,覺羅也無法染指!

這一套爵位,共有十二個等級,也就是傳說中的鐵帽子王、親王、世子、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

這十二個爵位,除鐵帽子王可以世襲罔替外,其他都是降級世襲。也就是說,如果父親是郡王的爵位,那等兒子繼承時,該爵位就自動降一級變成貝勒,以此類推,直到沒有爵位。

至於覺羅,就沒有這麼優厚的待遇,他們並沒有專門的爵位,並且他們和其他官民一樣,必須有卓著的功勳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並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統,即所謂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這一套。


我是趙帥鍋


從努爾哈赤以13副鎧甲起兵,到滿清定鼎中原,皇室發揮著主導作用。滿清皇室,也就是所謂的愛新覺羅家族,入關前,他們衝鋒陷陣,建功立業;入關後,他們成了一群既得利益者,退化為社會寄生蟲。順治十八年,皇室男丁有958人;到清朝滅亡後的1915年,這一數字上升為27884人。

在清朝皇室內部,按照依據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又分為覺羅和宗室

覺羅,指的是努爾哈赤的叔父、伯父們的後裔,以紅色腰帶加以區分,因此又被稱作紅帶子,這些人是皇族裡面的第二階層。

宗室,努爾哈赤本人以及親兄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的後裔,以黃色腰帶加以區分,因此又被稱為黃帶子,這些人是皇室的第一階層。

後來康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起名字時用特定的字,也就是“欽定字輩”,只有康熙的直系後裔才能使用。由此,又在無形中延伸出近支宗室與遠支宗室。

康熙的皇子一般使用“胤”字。胤禛登基,為“避聖諱”,皇子都改用“允”字。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去世,念其勞苦功高,特別批示恢復“胤祥”之名。“允”字以下,依次為“弘、永、綿、奕、載”。

被革除宗室的人員及其後裔以紅帶子加以區別,稱為革除宗室紅帶子,待遇上與覺羅一樣,但是姓名附於玉牒宗室卷之後,不列入玉牒覺羅卷。

被革除覺羅的人員及其後裔以紫色腰帶加以區別,稱為革除覺羅紫帶子,在待遇上比覺羅低一點,但是仍然高於普通旗人,這些人的姓名附於玉牒覺羅卷之後,仍然被認可為皇族成員。

宗室爵位等級

清朝宗室享有一套獨立的爵位授予體系,覺羅也望塵莫及,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別。

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項禮儀性待遇,即紫韁、雙眼、太監、背壺、朱輪、紫墊、皮條、寶石,不入八分者不能擁有這八項禮儀性待遇。

入八分者爵位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入八分鎮國公)、奉恩輔國公(入八分輔國公)。

在封爵時,入八分者還能擁有數量不等的牛錄,即所謂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沒有旗份。

不入八分者爵位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和一至三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以及奉恩將軍,沒有爵位者稱“閒散宗室”。

鎮國將軍之上爵位都是所謂“超品”,鎮國將軍及其以下的四等分別等同武一品到武四品。即使地位最低,沒有爵位的“閒散宗室”,到了乾隆時也被賞穿戴四品武職頂帶袍服。



清朝宗室爵位等級看似很多,但相比明朝,實際擁有爵位的成員佔愛新覺羅總成員數的比例並不高。這主要是因為清朝吸取明朝的經驗,防止宗室爵位氾濫增加朝廷負擔而實行的世爵降等制度。親王的兒子襲爵時,自動變為郡王,再下一代就是貝勒,依次遞減,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少數不降等的爵位繼承,比如清朝開國時的八大功勳卓著的王爺,雍正的的得力干將怡親王,晚晴時的恭親王、慶親王、醇親王。這十二位世代相傳的王爺也被稱為“鐵帽子王”。


秋媚讀史


清代的皇族也是等級森嚴的。

早在大清入關前,皇太極就規定,努兒哈赤父親塔克世的直系後代,都是宗室子弟,系黃帶子。

而其他的旁支,則為遠支覺羅,系紅帶子。

到了乾隆時期,這些皇親就比較多了,皇室供養,也比較有壓力,於是就又一次劃分,搞一個“近派宗支”,有專門的賜名,針對和皇上血緣關係近的愛新覺羅宗室。如康熙時設定的胤、弘、永三輩,就是皇室近支的專用名號。

清代的皇室封爵分為十二等,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一般來說,會隨著世代相傳,爵位一級一級往下,除了大清的十二家世襲罔替的王爵,就是俗稱的鐵帽子王。

清朝對皇族待遇超級好。

以最下等紅帶子覺羅為例,凡男孩出生,便記入家譜,領紅帶子一條,入貴族行列,然後每年年初就可以憑這個紅帶子,領取24兩白銀的俸祿和21石2斗的糧食,結婚時,朝廷要賞賜白銀20兩,死的時候,也要給30兩的治喪之費。要知道,當時漢人百姓最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衣食住行花銷基本就是10兩左右。

由此可知清廷對皇族的優厚待遇。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清朝的皇族與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朝代都不一樣,並不是一個整體,也就是所謂的愛新覺羅家族。而是在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的基礎上,根據血緣親疏又進行了二次劃分,將皇族分為了宗室和覺羅兩個部分,即常說的黃帶子和紅帶子。



宗室,即所謂黃帶子,指的是清顯祖塔克世的直系後裔,也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弟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的後代(雅爾哈齊絕嗣,即便有所謂後代,也是過繼其他幾位的兒子所生)。這些人屬於皇族裡的第一階層,以金黃色(皇帝為明黃色)腰帶加以區分,因此也被稱為黃帶子。



覺羅,即所謂紅帶子,指的是清景祖覺昌安兄弟六人(也稱“六祖”),除了塔克世系(宗室)以外的其他後裔。這些人屬於皇族裡的第二階層,以紅色腰帶加以區分,因此也被稱為紅帶子。



實際上,除了“六祖”後裔,愛新覺羅家族還是有一些零散的遠支存在的,但是這些人因為血緣過於疏遠,並沒有被清王朝認可為皇族,而沒有被納入宗室、覺羅的範疇,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與旗下的平民無異。除此之外,清朝中前期又規定:被革除宗室者及其後裔也以紅色腰帶加以區分,稱為革除宗室紅帶子,待遇參照覺羅,但是姓名附於玉牒宗室卷之後,不列入玉牒覺羅卷。被革除覺羅者及其後裔以紫色腰帶加以區分,稱為革除覺羅紫帶子,待遇比覺羅低一些,但是仍然高於旗下的普通百姓,這些人的姓名附於玉牒覺羅卷之後,仍然被認可為皇族成員。



清朝的宗室擁有諸多特權,俸祿也比其他貴族、官員優厚許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沒有爵位的“閒散宗室”,在乾隆年間起也被賞穿戴四品武職頂帶袍服。而且,宗室還享有獨立的封爵系統,也就是說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獲得,覺羅也無法染指!此外,宗室爵位又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別,所謂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項禮儀性待遇,即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不入八分者不能擁有這八項禮儀性待遇。在封爵的同時,入八分者還會被撥給數量不等的牛錄,即所謂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沒有旗份。而這些擁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們,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小旗主。



入八分者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入八分鎮國公)、奉恩輔國公(入八分輔國公)。



不入八分者為: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和一至三等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以及奉恩將軍,沒有爵位者稱“閒散宗室”。



這其中不入八分輔國公及以上爵位為超品,即在正一品之上。鎮國將軍為正一品、輔國將軍為正二品、奉國將軍為正三品、奉恩將軍為正四品。可見,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恩將軍,其品級也是正四品,而這個品級在清朝對應道員、略高於從四品的知府,可見宗室的地位和待遇還是相當高的。



同樣姓愛新覺羅的覺羅們就沒有這麼優厚的待遇了,他們並沒有專門的爵位,和在旗的、不在旗的其他官民一樣,必須有卓著的功勳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並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統,即所謂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那一套,沒有卓著的功勳是得不到爵位的。而且,這些人也沒有宗室那樣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特權,除了有“蔭”者,都必須老老實實走科舉之類的途徑(後來的捐納也算是一個途徑)。當然,畢竟是愛新覺羅家族的自家人,覺羅在政治待遇、司法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方面還是有相當多的特權的,只是要比宗室差一些。至於那些比覺羅血緣更加疏遠的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就只能跟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樣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天聰九年,皇太極下詔“宗室者,天湟(皇族、宗室稱天湟)之戚,不加表異,無以昭國體,甚或兩相詆譭,詈及祖父,已令系紅帶以表異之。又或稱謂之間尊卑顛倒,今復分別名號:遇太祖庶子,俱稱‘阿格’;六祖子孫,俱稱‘覺羅’。”。



自此清朝皇族分宗室和覺羅兩個“等級”,“宗室”為大宗,“覺羅”為小宗。

“宗室”一脈出自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他的直系後裔為大宗,束金黃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黃帶子”。

“覺羅”一脈出自努爾哈赤的伯、叔、兄、弟,他們的直系後裔為小宗,束紅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紅帶子”。



當然清制定“革退宗室者系紅帶,革退覺羅者系紫帶。”,也就是說系紅帶的,也有可能是被革退宗室的皇族。

同時“宗室”和“覺羅”雖都為皇族,但顯然“宗室”無論是在地位、權勢、俸祿上都要比“覺羅”高了許多。比如從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全為“宗室”,而沒有“覺羅”一事就可以窺知一二。



再如在對待閒散宗室和閒散覺羅一事上,也可看出“宗室”與“覺羅”的區別。清制定凡是閒散宗室男性,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二兩銀子,從二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三兩銀子,同時每年給米給米四十二斛二斗。凡閒散覺羅男性,從二十歲開始,每月由宗人府發二兩銀子,同時每年給米二十一斛二斗。



此外,清朝的皇族除了通過血緣來定等級外,還用爵位來定等級。

乾隆十三年將授予宗室覺羅爵位定位十四等,即和碩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三等)、奉國將軍(三等)、奉恩將軍。



其中和碩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等六等爵位一般只授予皇子,也就是“宗室”一脈,“覺羅”一脈幾乎從未獲得過這六等爵位。

同時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爵位為“超品”品級,他們能享受六種特殊的待遇,即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其中朱輪就是坐的車子可用硃紅漆輪子、紫韁就是駕馬可用紫色韁繩、背壺就是車上可帶暖壺、紫墊就是可用紫色的做墊、雙眼就是可戴雙眼花翎、皮條就是可用皮鞭驅趕擋路的人、太監就是可以用宦官。



而之後鎮國將軍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等三個等級,除在俸祿上有區別外,都視為一品武官。輔國將軍分三等,視為二品武官。奉國將軍分三等,視為三品武官。奉恩將軍視為四品武官。

同時在奉恩將軍下還有閒散宗室和閒散覺羅,自乾隆四十七年開始,乾隆欽賜閒散宗室、覺羅著四品頂戴、武職補服,但卻不給實職。



當然以上的爵位僅對男性而言,對女性卻有著另外的爵位。清朝宗室之女爵位分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六品格格等8個等級。

其中固倫公主、和碩公主一般僅給予皇女,也就是“宗室”,“覺羅”女子幾乎不可能獲得。而之後親王嫡女可封“郡主”,郡王、世子嫡女可封“縣主”,貝勒嫡女和親王側室所生之女可封“郡君”,貝子嫡女可封“縣君”,鎮國公﹑輔國公嫡女和貝勒側室之女可封“鄉君”。公以下爵位所生嫡女俱為“六品格格”。



以上就是清朝皇族的具體等級,當然有疏漏之處,這個請多擔待。


澳古說歷史


說起清朝貴族就會想起八旗子弟,所謂的清朝皇族不就是愛新覺羅氏嗎?

NO!姓愛新覺羅的也不一定是清朝皇族。

清朝皇族按照血緣遠近進行劃分,最親近的是“宗室”被稱為“黃帶子”,稍遠一點的是“覺羅”被稱為“紅帶子”,還有更遠一點的實在沒有辦法驗證,就只能淪為通的八旗子弟。

按照各朝的慣例,還有一部分清朝的功臣,被賜為國姓“覺羅”,於是出現了一大批所謂的“覺羅”。

康熙與乾隆曾經針對“愛新覺羅”有一段對話,乾隆說是“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金子,算是為此定性。

清朝296年的統治中,從努爾哈赤的爺爺愛新覺羅·覺昌安開始,愛新覺羅從只有二三十人發展到30多萬人,也就是所謂的清朝皇族。

清朝“宗室”,“黃帶子”

努爾哈赤的爺爺愛新覺羅·覺昌安一共有六個兒子,也被清朝尊為“六祖”,但是隻有努爾哈赤的父親這一脈,才是清朝的宗室,有資格佩戴金黃色的腰帶,這才被稱為“黃帶子”。

但是同為宗室也會有親疏之別,皇帝的兒子大部分都能封為親王、郡王,但是其他的遠親除了“鐵帽子王”只會越來越落魄。

清朝“覺羅”,“紅帶子”

除了努爾哈赤的父親,其他“五祖”留下的後代被稱為“覺羅”,實際上就是遠支的意思,雖然相對於“宗室”血脈有一點淡薄,但是也確實是清朝皇族,全部由“宗人府”進行管轄。

這些“覺羅”可惜佩戴紅色腰帶,簡稱“紅帶子”。

當然,在200多年的腐化下,不管是宗室、覺羅,還是八旗子弟,都已經完全淪為紈絝子弟,不堪一擊。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皇族向來是清朝社會中的一個特殊階層,他們在清初的建國大業中征戰沙場、衝鋒陷陣,輔佐君主開疆拓土,是清朝皇家管轄全國的重要保障力量,因此自順治入關以來,歷代皇帝都對皇族的管理十分重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瞭解這個已經逝去的特別的群體。

清朝皇族定義及等級劃分

皇族按理來說只要和皇帝們有共同祖先的,都可以算作是皇族成員,關鍵是要看從哪一輩開始論,顯然不能扯得太遠(比如說如果從北京猿人那兒開始論起的話,那麼全天下人都是皇族了),所以清朝就規定了皇族身份只能從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那一輩人開始算起。

由此就可以分成兩條分支,一條是塔克世那一系,他的子孫後代叫“宗室”,系黃帶子來彰顯他們地位的高貴特殊,所以宗室別名又叫“黃帶子”;另一條是塔克世的兄弟那一系,他們的子子孫孫則叫“覺羅”,他們的血緣離皇室又疏遠了一些,身份比宗室也要略低,只能系紅帶子來顯示他們與平民的不同之處,因此覺羅又俗稱“紅帶子”。



宗室之內男子按照爵位高低又分有十二等級,從上往下分別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女子也有八個不同級別,以上往下各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六品格格。

皇族特權

皇族們依仗著祖先的這條大腿,一出生就註定與常人不同,他們享有入仕當官、司法豁免(皇族犯法不能夠直接按照《大清律》依法辦理,只能夠送往皇家專用法院“宗人府”辦理,其結果也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俸祿優厚等等。

皇族發展趨勢

清朝皇族雖然在前期立下汗馬功勞,對穩固王朝統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皇族人數的陡然上升(順治時期只有一千多皇族,到道光年間的時候皇族人口已經膨脹到了三萬人之多),這個群體的消極性也日益凸顯了出來:優厚的待遇使得這些天朝貴族們早已失去了祖先銳意進取的豪情壯志,反而對奢華的糜爛生活推崇備至,聽曲遛鳥、遊手好閒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常態。

體制原因

一、皇族之所以一步步走向腐敗墮落,與清朝對他們採取的“包養”政策有很大關係,作為皇家的龍子龍孫,天生就擁有諸多常人所不具有的特權,即便他們違反了法律也不受國法制裁,甚至連死刑都給免除了,大不了也就是被判處“流刑”發配到邊疆充軍,這無疑提供給了他們為所欲為的客觀條件。

二、皇族成員都不需要工作,整天無所事事,他們既不用像老百姓那樣勞作,也不必參軍領餉,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長此以往的話會讓他們習慣於坐享其成,哪裡還有半點上進心呢?因此他們無能、腐化墮落那是必然的趨勢。


三、皇族人受教育程度低導致他們精神境界不高,大家別以為皇族成員出身高貴就一定才學出眾、品略非凡,其實清朝的教育嚴格也僅僅只針對皇子,目的是把皇帝的教育從娃娃抓起,至於那些一般的皇族,其教育統治者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流於形式罷了,這才導致了有清一代三百年間才出了崇琦這麼一個旗人狀元。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此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充分顯示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而失去了良好教育的皇族,又怎麼能奢望他們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呢?因此他們停留在物質享受這個低水平的狀態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正是因為皇族弊端太大,嘉慶、道光兩代皇帝才一直在嚴懲他們中的一些典型(如嘉慶朝的敏學),以為這樣就能殺雞儆猴、杜絕後患,但是卻沒有觸及最根本的體制問題,因此最終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忙的不亦樂乎效果卻不甚明顯。


棍哥觀史


古代的分封制根據《文獻通考》的解釋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對象主要是王族或皇族,另外還有部分異姓,包括皇室的親戚,再有就是功臣,主要是幫助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些人。

清朝入關後,承襲了中原王朝主要是明朝的制度,在分封制上也有沿襲的內容,另外滿族又有自身的特殊制度,形成了分封制。清廷又針對以往分封的弊端進行了改革,這對清代的政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提及分封制,就先要大致瞭解一下清代的皇族

清代以前宗室和皇族基本上是一個概念。清代有所不同,將皇族分為兩大部分,按照與皇帝本支親緣的遠近,而區分兩種人,血緣近的人叫宗室,血緣遠的人叫覺羅。宗室和覺羅的劃分範圍是以“六祖”覺昌安為準,凡是覺昌安留下的後裔都叫皇族。

又,覺昌安有五個兒子,老四叫塔克世,塔克世有五個兒子,即努爾哈赤、舒爾哈齊、穆爾哈齊、雅爾哈齊、巴雅喇,只有塔克世這一支的後裔,才劃為宗室,其他人都是覺羅。

清代的宗室和覺羅各有標誌,就是腰上要系一條帶顏色的帶子。凡是宗室,無論是親王還是一般閒散宗室,都系黃帶子。覺羅系紅帶,他們的政治、經濟待遇是不一樣的,即使一般閒散宗室都可以憑藉宗室科舉入仕,有固定名額,錄取率很高。但是覺羅和一般旗人一樣,沒有這個特權,其養贍銀米也低於宗室。

犯罪的覺羅被開除出宗籍後又恢復宗籍的,系紫帶子,以此與覺羅區別。宗室被開除宗籍,後來又恢復宗籍,系紅帶子。《清史稿·列傳》中有一個人伊里布,他曾參與《南京條約》的簽訂,其傳記上就寫著他是“紅帶子”,而不是覺羅。紅帶子在清代宗室中有不少,像多爾袞、阿濟格、莽古爾泰、德格類、費揚古等。他們因獲罪被開除宗籍,但他們的後代又被恢復,稱為“紅帶子”。

皇族的分封制

清代的分封制只實行於宗室,覺羅不分封。宗室分封的爵位,第一等是和碩親王,第二等是多羅郡王,第三等是多羅貝勒,第四等是固山貝子,以下是入八分鎮國公、入八分輔國公,再低的就是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代的封爵還有一種說法叫“大五等”、“小五等”,是按十等來分的(兩種公爵算一個等次)。所謂的“大五等”是指入八分以上的五個爵,不入八分以下的為“小五等”,大五等和小五等是相差較大的檔次。

清代分封制還有一種特殊制度,即分封的宗室王公領八旗中的下五旗佐領,都是主子,被領的佐領下旗人是奴才。凡是大五等都領佐領,都是主子身份,不入八分公以下爵等之人,與旗人一樣隸屬於旗下,他們沒有主子的身份,身份低的就是奴才。

清代宗室王公領旗下佐領,這種特殊的分封制度,實際就是領主分封制。所分給的佐領屬人,就如同西周分封制下分封藩國國君的屬民,只不過不分給受封領主王公領地,不建藩國,這種改革的分封制稱為“封而不建”,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分封諸子之時。

努爾哈赤將八旗封給子侄,但不予領地,不建藩國,八旗領主聚居京城,一來不使其成為各自獨立的藩國,防止分裂,二來後金政權可以隨時調動任何一個八旗,集中力量進行兼併戰爭。這也是當時後金能征服分散的蒙古及邊區部族,不斷壯大,最後打敗明朝的主要原因。

清入關後,滿族貴族中也有人提出實行分封地方的意見,但都被否決,這與維持入關前封而不建的經驗性舊制及吸取中央政權漢族王朝分封制的教訓有關。因此,入關後的清代宗室王公仍不分封地方,全都聚居京城。也不像明代那樣封王的王號上有地名,如封在陝西的秦王,封在山西的晉王。清代的王號只是一種嘉號,像多爾袞封睿親王,睿就是睿智、聰明的意思,鄭親王濟爾哈朗,鄭是鄭重、莊重的意思。

王公貴族不分封地方,集中於京城之中,處在皇帝就近控制之下,這是清代未發生宗室王公叛亂的重要原因,是滿族皇帝對漢族明王朝分封制的進一步改革。但清代分封之王會領有屬民,這是滿族落後領主分封制的殘留。

正是因為分封王公領有屬人,且有主屬性主奴關係,下五旗旗人又有不少人任官,因而這種主屬關係給清代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如皇子王公謀奪儲位,屬下旗人官員與之結為黨羽,加劇了政亂。另外,宗室王公憑藉其主子的身份,勒索屬下旗人官員錢財,迫使屬下旗員侵吞錢糧,助長了貪汙腐敗之風的惡性發展。

清代宗室王公參與軍政,但在經濟方面有和明代藩王不同

明代的藩王“列爵而不臨民,食俸而不治事”,就是藩王不直接管理軍民,拿俸祿不管政事。清朝宗室王公,則參與軍國大政。軍事上,任統兵大將軍和將軍。平三藩之亂時,康親王傑書、安親王嶽樂,都擔任領兵大將軍。康熙後期也有皇十四子胤禵任撫遠大將軍,驅準出藏。後來鴉片戰爭時,又有宗室貴族任將軍領兵。

再有就是宗室王公參政,如任攝政王、議政王,管理部院;皇帝出巡,以王公留守北京,處理政務。還有就是出任要職,如八旗都統、步軍統領、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出任軍機大臣。宗室王公參政,憑藉的是貴族的高貴身份,不一定有行政才能,而且在官場上,身份地位職位高的人壓抑其他官員的現象,在清前期、後期體現得尤為明顯。

中原王朝的皇族及其分封制,發展演變到王朝時代中後期,與國家事務有關的主要是經濟方面。到明代,主要撥與宗室藩王土地、按爵位發給銀米。清代承襲這一制度,但又吸取了明代教訓而進行了改革。

一是莊田的撥與和明代相比,具有地區小,一次性圈撥的特徵。地區小,是指不像明代那樣在全國各省都賜予莊田,清代只是在直隸地區靠近北京的府州縣,不是直隸全省。再有就是長城以北的一些荒地和口外(山海關以外)東北原來的莊田,其他省份一概沒有。

一次性圈撥,是清代分封宗室王公的關內莊田,指的是清初順治朝至康熙朝初的圈地,後來雖不斷分封王公,但不再為新的王公在民間撥給土地。因而,相對於明代的延續性撥賜皇子王公莊田而言,就是一次性的圈撥。

那麼清初以後宗室王公、皇家人口繁衍怎麼辦?它採取的是什麼措施呢?第一是將口外等地的某些馬場或者荒地開墾成莊田,分給子孫。再有就是將京畿、東北的一些皇莊,撥給分封的皇子,不再將民間的土地撥給他們。此外,皇子分封后也會有一些糧莊、銀莊賜予,但數量都不大。

總之,清代不像明代那樣,各個皇帝的皇子不斷封到各省,不斷地在各省撥給土地,而且數量大,動輒上千頃、數萬頃。明末農民軍嚴厲打擊各地藩王王府,與這些藩王王莊仗勢欺人、兼併土地有很大的關係,清末則未發生這樣的事情。

二是宗俸問題,凡時間長久的王朝,其宗室人口都較多,王朝後期就會出現宗祿問題。明朝的宗祿在嘉靖以後成為朝政大問題,當時全國的漕糧為400萬石。但是親王到中尉這些所封宗室的宗祿就應給800萬石,全給他們還不夠,所以不得不壓縮宗祿,但這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宗祿給明後期的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加劇了社會矛盾,加速了明代的滅亡。

為了防止出現像明代一樣的嚴重的宗祿問題,清代實行王公降襲,所以清代宗室王公世襲的非常少,只有少數鐵帽子王,王的總數量也少。因為實行降襲,清代宗室的高爵位的人很少,清中期以後,無爵的閒散宗室佔宗室總人口的98%以上,每個閒散宗室的養贍銀米,大致相當於一個八旗兵的兵餉,所以清代後期沒有出現宗祿問題。

清代看起來是限制了本宗族的利益,其實它是從本宗族的長遠利益考慮的,吸取了明代的教訓。這種宗室分封制,從減輕納稅民眾負擔的角度考慮,也是應當給予肯定的。










清朝貴族封爵分為十二等,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和碩親王之下又有親王世子、多羅郡王之下又有郡王長子,通常封給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的繼承者。

清朝貴族封爵方式有兩種:一為軍功封,一為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是何爵位均世襲罔替,永不降封。以恩封者通常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和碩親王降為鎮國公,多羅郡王降為輔國公,多羅貝勒降為不入八分鎮國公,固山貝子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為鎮國將軍,輔國公降為輔國將軍,不入八分鎮國公降為奉國將軍,不入八分輔國公降為奉恩將軍,直至閒散宗室。

清代共有十二家世襲罔替的王爵,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為軍功封,他們分別是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肅親王豪格、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莊親王)碩塞、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另外四家為恩封,他們分別是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恭親王奕欣、和碩醇親王奕譞、和碩慶親王奕劻。鐵帽子王是清代對“世襲罔替、配享太廟”王爵的俗稱,鐵帽子王見皇帝不參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俗稱“懶王”。


15速食


清朝貴族封爵分為十二等,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和碩親王之下又有親王世子、多羅郡王之下又有郡王長子,通常封給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的繼承者。

清朝貴族封爵方式有兩種:一為軍功封,一為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是何爵位均世襲罔替,永不降封。以恩封者通常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和碩親王降為鎮國公,多羅郡王降為輔國公,多羅貝勒降為不入八分鎮國公,固山貝子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為鎮國將軍,輔國公降為輔國將軍,不入八分鎮國公降為奉國將軍,不入八分輔國公降為奉恩將軍,直至閒散宗室。

清代共有十二家世襲罔替的王爵,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為軍功封,他們分別是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肅親王豪格、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莊親王)碩塞、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另外四家為恩封,他們分別是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恭親王奕欣、和碩醇親王奕譞、和碩慶親王奕劻。鐵帽子王是清代對“世襲罔替、配享太廟”王爵的俗稱,鐵帽子王見皇帝不參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俗稱“懶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