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超早产双胞胎等钱救命 母亲崩溃:他们还那样小,得活着


2019年9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产妇刘从艳诞下一对25周超早产双胞胎,起名孙一贺、孙一畅。兄弟俩出生时体重相加不到2000克,均患有肺炎、贫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二十多项病症。其中,4毫米的先天性卵圆孔未闭,3.3毫米的动脉导管未闭等症状致死率极高,当地医院治疗1个月后建议立即转院。11月3日晚23点,北京八一儿童医院转运组抵达,李秋平主任连夜对两兄弟进行检查。过程中,仅900克的大宝举起了小手,彷佛在和医生招手。

刘从艳夫妇2007年结婚。二人曾经为了要孩子在十多年间四处求医,终于在2017年末迎来大女儿的降临。命运似乎惦记着他们朴素的心愿,在大女儿1岁多时,刘从艳又意外怀孕,而且是双胞胎。刘从艳说:“因家中经济并不宽裕,本打算不要这对双胞胎。”但怀胎不易,加之亲戚们的劝说,刘从艳夫妇决定生下这对双胞胎兄弟。没想到这对兄弟只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25周,就早产出生。图为:八一儿童医院医生正在连夜会诊,制定转运计划。

双胞胎兄弟出生后加起来还不到2000克,属超早产儿,直接住进新生儿科的保温箱,用上了呼吸机。他们都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生30多天仍不能建立胃肠道喂养,完全要靠静脉营养,出生到现在体重基本没有增长。但值得庆幸的是,当地医生告诉夫妻俩,双胞胎“活力非常好,值得救治。”图为:大宝在保温箱内被血氧监控头照射成透明状的小脚丫。


李秋平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提前一天到达淮北,评估双胞胎身体状况。据悉,这两名孩子出生后肺部都有出血和发育不良的情况,在航空转运过程中,对于呼吸的控制尤为重要。李秋平主任介绍,我国早产儿的定义是从28周开始,25周出生实则被视为晚期流产。由于宝宝胎龄太小,各个器官功能都不成熟,出生后面临很多风险,死亡率非常高。图为李秋平主任在查看孩子的x光片。

李秋平介绍,这对双胞胎的心肺功能都不太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等。哥哥还有肺部感染,血小板也比较低,病情更重。此外,兄弟俩都有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也给康复带来一定的困难:“病情危重,而且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多个系统方面的疾病,救治起来还是有难度,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才能解决。”图为:两地医生进行病情交接时,孩子的父母一直站在NICU门外静静等待。

11月4日,经过公益机构的对接与协调,这对双胞胎兄弟经历了一场生命接力,从安徽省淮北市转移到北京八一儿童医院。上午9时许,孙一贺、孙一畅兄弟俩从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出发,乘救护车前往徐州观音机场,再飞往北京继续治疗。图为:双胞胎被装在新生儿专用暖箱内准备启程。


11月4日12时45分,救护车抵达徐州观音机场,13时10分左右,乘坐医疗专机ICU506号航班飞往北京。由于飞机空间狭小,除了医护人员外,孩子父母一早乘火车前往北京,在医院等待孩子的到来。“这是今年以来,我们第三次转运危重症早产儿了,两个孩子病情比较重,所以我们派出了有着新生儿转运经验的团队,使用了新生儿舱等专用设备,确保此次转运万无一失。”OAMA首席医疗官李贝表示。图为:医生正在将新生儿转运暖箱抬上飞机。

11月4日14时40分,经过70分钟的空中飞行,医疗专机ICU506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公务机停机坪。双胞胎到达前,北京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ICU中心医生梁玉华介绍,双胞胎的病情需要多科室合作治疗,目前北京八一儿童医院已经组建了一个治疗团队,各项工作均已准备就绪,只等待双胞胎患儿到来。图为:医疗专机ICU506正在降落北京首都机场。

14时41分,北京市交管局官方微博“北京交警”发布消息,呼吁沿途车辆主动为运送双胞胎的急救车冀AY1G15和冀RQ9D60让行。随后,交警一路疏导,社会还主动发起为生命让路的号召,兄弟俩在15时45分左右顺利进入八一儿童医院,25公里的路程仅仅用了22分钟。父母短暂与孩子见面后,孩子就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图为:双胞胎进入医院。


孙一贺、孙一畅进入病房后,母亲掩面痛哭。从出生到现在,这是母子第三次见面,他反复说:“宝宝你怎么这样小啊,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吧!”北京八一儿童医院超早产儿NICU主任李秋平接受采访时介绍,兄弟俩到达比预期提前了约一个小时,创造了良好的救治条件。

八一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秋平说:“从三级医院,我们的调查来看,的存活率也就在40%-50%。”同时,很多超早产儿的疾病很复杂,需要多个科室协作,“不单是超早产新生儿医生,可能还涉及心脏、眼科、儿童外科等,所以需要多学科综合救治平台才能解决。”11月7日,经过医院全面的评估,双胞胎中的老大将接受心脏手术。图为:护士正在就大宝送入保温箱。

刘从艳夫妇原本生活在农村,主要收入靠二人打零工为主,经济条件已较为拮据。尤其在大女儿出生后,刘从艳又专职照顾孩子,收入愈加减少。目前,为了医治这对双胞胎,夫妻二人已借遍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欠了十几万,但距离治疗费用仍有很大缺口。图为刘从艳经常在NICU病房外站着,她说:我在这就能离孩子近点,他们能感受到妈妈在,他们会挺过去的。图为:刘从艳站在NICU外等待孩子的消息。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9-010-919。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