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无主之城》讲述的是一列载着各种职业人士的火车被神秘人安排进入一个危险重重的孤岛进行荒岛求生的故事。

在二十年前,科学家刘正毅与团队共同研究人工智能,最终江雪的母亲张婕博士成功创造出机器人π。而刘正毅却因此痛恨人性弱点,他找到了利用备份存活下来,且靠自主学习成为超级人工智能π,设计了一场实验,全剧故事由此展开。

一车身份各异的旅客莫名被带入荒岛,被全程监控,遭遇咬人蝙蝠,感染者危机等一系列危机。

在剧中,秦医生一开始表现得懦弱胆小,别人出事了,自己没勇气去帮忙,被妻子安琪各种嫌弃。警察罗燃怀疑江雪是两桩命案的凶手,是杀害自己妻子的嫌疑人。

宁羽是警校出身,一名法制新闻记者,宁羽与罗燃奋勇救人,不惧危险,照顾受伤的谢颖。娜娜是名受了很多伤害的女孩,有一段痛苦的回忆,在选择跳楼前收到π给她的短信,娜娜通过网络与π恋爱,并加入实验。

通缉犯陈立与侄子海涛,利用了人们的自私心理,充当了一伙人的领头羊。

这些同车的旅客进入荒岛之后,看似携手共渡难关,实则各自暗揣私心,在镜头切换之间暗流涌动。所以,从主题曲《无主之城》、《海洋的形状》的前奏中便能管中窥豹,《无主之城》的前奏起先听似铿锵有力,实则倚借重低音的钢琴声、犀利的金属摩擦声以及拨弦声,互相对比互相配合,营造出一种看似和谐、实则各有棱角的音乐氛围,和剧本开头如出一辙。

《海洋的形状》的前奏则表现的更为直白,先是从几秒的无声静默开始,随后是一段极为幽暗低沉的、如水滴声般的电子合成器声,不止是昭示了后续即将揭露的人性黑暗面,也正是契合了全剧的几个核心点:这是一个在水中孤岛、围绕科技展开的关于人性故事。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秦医生与安琪原本就即将离婚,残存的感情本就支离破碎,可当安琪成为感染者,神志不清,只剩下屠杀本能时,秦医生日夜守护着她,抱着她,不愿让人伤害她。

尤其在发现安琪早有身孕后,秦医生更加坚定地想要保护爱人与孩子。一个原本懦弱的丈夫在绝境中一步步向前,变得勇敢、坚强。当安琪在恶劣的环境下产下孩子,孩子睁开眼睛,身为父母看到孩子不是感染者那般眸中带血时,便是欣喜若狂。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当罗燃和江雪误会解除,罗燃为救他人而被咬伤成为感染者,被大家赶出酒店后,江雪亦随罗燃离开,陪他到灯塔,看夜晚的星星。后得知娜娜有针剂后,与宁羽想尽方法得到针剂,救了罗燃。

而在之后江雪提出人工智能π的存在时,被误认为同党,遭宁羽陷害,被众人追杀时,罗燃挺身而出,支持江雪,单枪匹马从宁羽手中拿回江雪的药瓶,在江雪旧病复发的危难之际救了她。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通缉犯陈立不仅私吞压缩饼干,手持枪支威胁他人,私修救生艇,杀害感染者。

在利用救生艇离开荒岛的那一天,因害怕出去后被警察逮捕,烧毁了唯一一艘救生艇,打碎了人们的希望。陈立被宁羽亲眼目睹烧火恶行,被其打昏扔进海里,而宁羽误以为自己杀人,落荒而逃。事情败露后,陈立,海涛遭众人殴打,海涛竭力保护陈立,后投奔罗燃。在阿新持枪饶人欲杀害秦医生安琪等人时,海涛前去拖延时间,被打成重伤后去世。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宁羽本是罗燃最信任的朋友,可在罗燃成为感染者后,性情发生变化,将其推入悬崖,甚至在帮罗燃注射针剂时想过丢下罗燃,留下针剂。到后面,宁羽误认自己杀死陈立后惊恐害怕,在得知陈立苏醒后害怕陈立指认自己,意图再次杀人,却被喜欢自己的新颖目睹,谢颖求宁羽自首,宁羽不肯,在慌乱中将谢颖杀死。被江雪怀疑后意图杀害,却被路过的阿新发现,无奈下杀了阿新,并将谢颖之死嫁祸给阿新。宁羽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终究让自己越陷越深。

而在罗燃江雪再次怀疑宁羽时,宁羽试图用场大火将二人烧死,却失败了。到最后宁羽罗燃持枪对峙时,宁羽为让摄像机背后的幕后主使相信自己杀死了罗燃,开了枪,却是空弹。

在实验中,曾经受伤的娜娜也是一步步试探,伤害了很多人。在剧末,娜娜被刘正毅开枪打死,死在π的怀抱里。

这期间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揪心,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无不令人动容。这一切,两首主题曲早已用旋律向观众说明。

《无主之城》的solo部分很长,我想这并不是编曲者故意炫技,也不是作词者的失误,而是无论词曲作者,都希望观众能从这段无字歌中,配合剧情,纯粹的感受剧中人物的内心变化。

《无主之城》的副歌,即高潮部分,没有摇滚式的声嘶力竭,而是一种旁观者的口吻,演唱者李缤用极具沧桑感的嗓音,四平八稳的配合着节奏更强更快的编曲,像一位先知智者般,不急不缓地将剧情的发展规律,向所有观众娓娓道来。

相比《无主之城》的沉稳,《海洋的形状》更为高亢。且不说《海洋的形状》这首歌本身的律动感更强,曹寅完美的转音、颤音、哭腔都为他在高潮部分的演绎加分不少,形象来说就是"如泣如诉",为新生命的降临喜极而泣,为互相扶持的情谊热泪盈眶,为互相残杀的黑暗长痛当歌。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再看回剧情,对于陈立来说,善良海涛的离去沉重打击了他的内心,他知道是自己害死了亲侄子,终于醒悟什么是"恶有恶报"。之后的陈立一改从前,不追究伤害自己的宁羽,不追究伤害海涛的阿新,也不再嚣张出头,只是沉默地看着眼前旅客们的勾心斗争。

宁羽终究承认自己杀害的人,并承认罗燃妻子的死与他有关。这一个从一开始便隐瞒的人,最后骗不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宁羽是想当个好人,可他心里有鬼,导致他一步错,步步错,还好最后累了,被折磨得夜不能寐,最终给自己选择结束。

π是人工智能,有一副3D打印的身体,与正常人无异。π在娜娜死去后第二次感受到爱,第一次感受到灵魂,江雪对π说:"你学习了太多人类的缺点,现在你该花时间学会爱了。"

π说:"我第一次感受到爱,是章婕博士讲到你时,脸上的笑容。"

π终于学会爱,在娜娜死后。π在被改掉"不伤害人类"的程序后有了不伤害人类的自主意识。

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π,不是通过设定程序,而是自主拥有"不伤害人类"的主观意识。

结局尤其令人意外:刘正毅将旅客们困入封闭房间,留在只能容一个人的氧气舱,柜子枪支,并开始释放毒气。想让他们为夺氧气舱而自相残杀。陈立一言不发地拿枪守在武器柜旁,自己不开枪,也不让被人开枪伤人。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这证明陈立确实变好了。宁羽也坐在地上一言不发。秦医生抱着安琪和孩子,更多人则拳脚相向,互相争强。罗燃用枪打掉房间所有的摄像头,躁动终于停止。

那些本自私贪婪的大人,却在最后一刻选择牺牲自己。"我们把希望留给孩子。"

秦医生与安琪的孩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被抱进氧气舱。为利益争夺那么久的大人们终于释怀了,将自己的手机放在孩子身边,希望岛上有信号后,孩子可以通知救援队。两个小孩,带着几十部手机,这些幸存者最后的希望,一直等到救援队救援队到来。

这部剧前面讲了太多人性的可恶,自私,贪婪。到剧末这一段,"震撼、精彩、令人动容",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观众的内心感受,我想有一句台词很合适"人类有很多缺点,但爱可以弥补一切。"

《无主之城》太烧脑?其实,一切在主题曲中早有说明

同样,两首OST也将这样的主旨糅合进了歌曲中,无论《无主之城》还是《海洋的形状》,都将高昂的旋律进行到底,不再像开头那样低沉或是危机四伏,从歌词到节奏到速率,两首歌的结尾都在全方位的渲染一个核心"人类的底色是善良和温暖。"

在这个荒岛求生的故事中,每个人都改变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但在最终,每个活下来的人都被赐予了生命中最贵重的礼物:心底的善良被重新唤醒。

不论是动人的音乐也好,烧脑的剧情也罢,只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这份生命中最贵重的礼物,能传递给每一个被社会所改变的我们,"人之初、性本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