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體檢時,
會查出各種“結節”“囊腫”“增生”...
看到體內長了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
甚至會擔心會不會發展成癌?
結節、囊腫、增生.......
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區別?
哪種發展成癌症的概率最大呢?
今天,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下!
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檢查中(如CT、胸片),發現類圓形的直徑小於3釐米的病灶通常描述為結節灶,直徑小於1釐米時被稱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時就稱為微小或細小結節。
隨著近年來多排螺旋CT的出現,小結節或微小結節發現得越來越多,但大部分是良性的。
✖
甲狀腺結節:體積大的要當心!
✖
調查顯示,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高達18.6%,其中有5%-15%為惡性,即甲狀腺癌。一般結節直徑>1釐米時就能用手摸到,這也是初步檢查甲狀腺最簡單的方法。
如果結節大小在 1-4 釐米,一定要定期做檢查。
如果結節的活動性很差,且檢查中顯示血流量比較大就一定要當心,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做穿刺活檢。
此外,如果良性的結節,但結節比較大,且對氣管周圍器官造成壓迫症狀,也需要考慮手術。
溫馨提示
如果甲狀腺的體檢報告上有這樣的字眼,應該引起警覺,儘快到醫院就診:
甲狀腺結節4級以上;
邊界不清;
微小鈣化灶;
高度懷疑甲狀腺癌。
✖
肺結節:選對檢查方式很關鍵!
✖
一般年齡大、肺部有基礎疾病的人,做檢查易發現肺部結節。即使發現肺部結節也不必恐慌,因為其中只有極少部分人最後被證實是肺癌。
但對於以下情況必須找專業醫生鑑別判斷:
● 對於小於5毫米的微小結節,僅做隨訪觀察,3個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檢查;
● 如結節沒有變化、沒有異常增大,一般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有的甚至會隨著時間變化慢慢消失;
● 1釐米以上的大結節,建議要儘早診治。
溫馨提示
每年做肺部結節三維重建CT,或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早診早治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這幾類結節最危險:
不斷增長且增長速度較快;
結節邊緣不規則,呈棉花狀;
微小鈣化灶;
開始侵犯胸膜的結節。
✖
乳腺結節:不痛的結節最危險!
✖
乳腺結節是對乳腺佔位的一種描述,常見於乳腺增生及乳腺腫瘤性疾病。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及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現為乳腺結節。
溫馨提示
雖然乳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但是,發現乳腺結節,最好到醫院就診,通過彩超、鉬靶照相等檢查明確是良性還是惡性。
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
囊腫有的是單獨一個,也有多個的,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體檢查出也不必過於緊張。只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存在壓迫症狀或發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療。
如肝囊腫過大,可能壓迫鄰近器官,引發不適症狀,則需積極治療。如出現併發症,像囊腫破裂、囊內出血等,需進行外科手術。
✖
乳腺囊腫
✖
乳腺囊腫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95%的乳腺囊腫無需做特殊處理,只要定期觀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歲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鉬靶檢查。
✖
肝囊腫
✖
絕大多數肝囊腫不會癌變,且不會影響肝功能,所以只要肝囊腫沒有導致身體不適都可以不作處理,但建議每6個月做B超複查一次,觀察囊腫大小變化。
✖
腎囊腫
✖
囊腫以單純性腎囊腫較為多見,絕大多數單純性腎囊腫為良性,惡變幾率微乎其微,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發現前,幾乎沒任何症狀。
如果腎囊腫小於5釐米,且沒有給患者帶來不適,大可不必治療,一般3-6個月複查B超觀察其變化即可。
增生:不一定會發展成癌
增生分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有時會對人體有益,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但也不意味著增生就一定會發展成癌症。
✖
骨質增生
✖
做X光檢查,經常會看見關節處有骨性增生現象,也就是“骨刺”,尤其是頸椎、腰椎和膝關節。
有些老人認為,骨刺就是病,發現一定要將其取出,甚至輕信虛假廣告,想要買藥來溶骨。其實骨刺通常被認為是人體代償性的增生,即通過增生來幫助支撐身體、穩定關節。
如果沒有給身體帶來不適,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
乳腺增生
✖
一個體檢下來,10 個女生 8 個有“乳腺增生”問題。這時很多女性往往會跑去醫院問醫生“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藥才能‘消滅’增生”。其實,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療。
在醫學上,有些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最典型的莫過於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
月經前乳房會特別不舒服,感覺脹脹的,還有點痛,但姨媽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另外,一些女性為了凸顯“好身材”,內衣經常會穿得過緊;亦或時最近發生了不開心的事情心情比較鬱悶,精神壓力比較大,同樣也會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看完這些,
是不是覺得多年的疑惑終於解開了?
對體檢報告中的結節、囊腫、增生,
你也可以對自己的身體情況,
有更深刻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
若報告寫有“建議門診檢查或隨訪”,
閱讀更多 全科與心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