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根据《足球报》的报道,足协已经在酝酿2020年的改革了,联赛中对于外援与归化球员的政策尤其引人关注,按照媒体的说法,归化坚持注册2人上场1人的原则,应该说这个政策问题不大,影响也一般,但是,其中的一个解释就比较引人关注了,那就是,现有的归化球员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以及山东鲁能成了直接受益者,尤其是广州恒大,早就囤积了一批归化球员的他们,甚至可以排出一套超级归化阵容。关于归化的问题,又再度被推到大众面前,在有了艾克森等人的试验下,我们今天不妨再来讨论一下,归化对于国足究竟利弊如何。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艾克森李可归化初体验,场下效果明显大于场上效果

艾克森与李可已经成功代表国足以及各自的俱乐部出战了,应该说其造成的轰动效应比想象中的要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其场下效果明显大于场上效果。

先说场上效果,事实上二人放在中超外援中,水平也就是中等,并没有什么太过突出的实力,在中国或许还可以,放眼亚洲,艾克森顶多算是一个准一流,而李可估计也就是二流水准,国足的成绩并没有因为二人的加入而有质的提高,艾克森年事已高,李可本就是英冠水准,你很难对他们有所期待。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而场下,二人倒是蛮符合中国人的个性,行事低调,个性温和,甚至因为这个事情,在接受采访的,都是谨言慎行,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言语或者是举动,除了他们的面庞之外,你似乎找不出什么可以挖掘的东西,场下造成的效应的也极其有限,不过,毕竟是特殊身份,相对而言,其场下的效应还是要高于场上的。

因此,这第一批归化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疼不痒,没掀起什么浪花,但是,依然展现出了我们在归化的时候所看重的点,或许比起实力,其性格更为被足协看重,中国人历来讲究“德才兼备”,看来这种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继续放开,俱乐部与国足成绩必然提高

其实,足协这步棋走的不错,首先放出几个不温不火的人员,试试水,看看大家的反应,显然,这个预期还是不错的,尽管艾克森与李可并没有在实际上帮助到中国队,但是,大家对于二人的比赛态度以及对于中国的认可程度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间接造就了国人对于归化的接受程度,算是从思想上,进一步打开了国人的排外心理,毕竟中国不同于欧美国家,我们的民族意识比较强,观念也相对保守。因此,不得不说,这次试水是极其成功的,足协也难得做对了一件事情。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里的归化无论是力度还是被归化人员的实力,都将会大大提高,既然从0到1这一步已经走出去了,那么从1到10,甚至是更多那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样的举措,必然将会有助于短期内提高国足与俱乐部的成绩,尤其是可以借助2021年世俱杯在中国举办的东风,从而进一步加强民众对于足球的关注度与信心,吸引资本的流入,起码从资金支持上是有利的。这或许是归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吧!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强化竞争,本土球员将会更有危机感

而归化的另一个好处,则在于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 本土球员来说,也是一次促进其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机会。资金的大量流入,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业人员的收入提高,但是,相对应的,他们没有踢出应有的水平,又成了大家攻击他们的主要原因。

足球运动员无疑成为了运动员里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但是,却没有产出相对应的战绩,国足的拼搏精神以及进取心值得怀疑。一方面,国内薪水高,踢得也不累,导致了大家不愿意去欧洲高水准联赛踢球吃苦,最近,就有关于杨立瑜与韦世豪拒绝了恒大将其送出国踢球的新闻传出,中国球员长时间远离欧洲联赛,看起来不仅仅是水平问题。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另一方面,他们在场上的敬业精神也让人不满,今年6月杨立瑜在场上散步的表现,就在赛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恒大小将也再没进入过国家队,看着艾克森在场上不知疲倦的奔跑,以及轻伤不下火线的顽强意志力之后,相信我们的这些本土的国脚,更会有危机感,归化之后,给他们的机会将会更少,这是一种良性竞争,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如果可以起到这种效果,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政策一变,将会加剧联赛两极分化

如今的这个政策假如真的实施开来,那么必然会导致联赛的两极分化,强队更强,弱队更弱,竞争力进一步下降的话,实则不利于联赛的发展。

英超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联赛,并不在于他的球星数量,英超远离欧洲金秋与世界足球先生长达10年,欧足联的积分也不如西甲,但是缘何成为全球收视率最高的联赛,正是因为其激烈的对抗。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而近几个赛季的中超,基本上打到一半就进入了国安,上港与恒大三强争冠的局面,其他球队早早掉队,今年要不是更大接二连三的自毁长城,恐怕现在已经让联赛失去悬念了,在资金大量涌入的情况下,联赛身价第一的恒大的身价联赛身价倒数第一的人和的十倍,甚至恒大一队之身价,可以超过包括泰达,天海,人和等七支球队的身价总和,假如进一步开放归化球员的政策,这个身价差将会进一步拉大,联赛的竞争性也会进一步缩小。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而且,假如许家印自己“食言”,不用全华班征战联赛,那么恒大下赛季甚至可以排出6归化+4外援+曾诚的首发组合,这难道是球迷想看到的吗?

归化可行,但绝非长远之计

当然,总体来说归化是可行的,但是绝非长远之计,想要发展足球,依然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青训。

没有青训支持的归化,仅仅空中阁楼,瞬间就会倒塌,卡塔尔这个归化的先驱者,其成功之处也在于走的是青训+归化的路子,因此,归化也看怎么运用,用好了,这就是顺风,我们可以借势而起,用不好,这就是逆风,我们不仅不会前行,还会大幅倒退,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如果短期的归化,提高了国足或者是俱乐部的成绩,人们对于足球的热情与认可度加大,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足球从此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正面教材的话,那就是顺风了,足球必然是越来越好。

而反之,我们仅仅是急功近利,追求政绩工程,试问,归化球员的见效期快还是搞青训的见效期快呢?答案显而易见,到那个时候,资本不会再愿意投资青训,而完全依仗归化与外援,那么中国的青训将会彻底废掉,到那个时候,中国足球就是无本之木,无根可寻,说实话,现在咱们的各级青年队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利弊兼备的归化政策:良药还是毒药?关键在于怎么用

因此,归化必然是可行的,也可信的,用好了,那是中国足球的一针强心剂,助推器;但是,不加以正确的运用的话,他也可能是加剧中国足球滑落的一支毒药。如何运用,就看后续效果了,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祝愿中国足球越走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