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匿遺失的年華

故里看變化 | 尋匿遺失的年華

故里看變化 | 尋匿遺失的年華
故里看變化 | 尋匿遺失的年華故里看變化 | 尋匿遺失的年華

尋匿遺失的年華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二十二團一營中學坐落在饒河鎮北門外一營加工廠原址處,地理位置,學校座北朝南,東西為寬,南北為長,呈長方形。東靠烏蘇里江沿岸,於俄羅斯隔江相望,在饒河島道壩西測有一棟庫房,左測為學校倉庫、右側小二樓為養牛棚,南面一棟平房為教師辦公室和學生教室,於饒河縣酒廠為鄰,西面一棟平房為師生員工的宿舍和學校的大門。公路道西外為老百姓的莊稼地,北面平房為學校食堂,於饒河縣機械廠隔牆相望,院中間是操場,在操場的西北旁停放著一臺19世紀20年代破舊的老式四輪蒸汽機和木軲轆的老牛車,在彰顯它的滄桑歲月。

現如今,烏蘇里江沿岸旁綠樹成蔭、景色優美、曲徑通幽、鳥語花香......

據場史記載,1971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團建立中學,解決職工之女上學難的問題,團部教育機構在饒河片24隊建立二十二團一營中學,當時缺乏教師隊伍,團裡就從一營各個連隊和團部有關單位,挑選老三屆知識青年中最優秀的人才來當老師。1972年一營中學遷入饒河鎮內。當時的首任校長是:楊明孝,指導員:陳鵬,當時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工宣隊代表是:黃亦(永)能。

1973年初我小學畢業後,懷揣著少年的夢想和希望,朦朦朧朧的走上了中學時代,曾記得,我所在的初一班語文老師趙敏、數學老師張文成,俄語、體育老師張毅,物理、化學老師王惠東,地理和音樂老師孫黎敏、初二班語文老師王靜薇,數學老師柳偉祥等28位教職員工。除老教師趙敏、張文成等不是知青外,其餘教師均是各地知識青年。

軍 訓

為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嚴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組織紀律,改掉懶、散、惰的不良習性,營造一種緊張、活撥、奮發向上的學習氣氛,學校領導研究決定組織軍訓,時間大約七天左右,聘請有經驗、素質高、會軍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戰士來學校當教官,當時小學剛畢業,才脫離家庭束縛,自身解放的慾望還未展露,就被一場軍訓扼殺在搖籃之中,記得,軍訓排四行,大個在前頭,男排在前面得有方振雨、李建軍、劉得豹、朱洪利、姜龍發、馬明仁等,女排在前面得有劉亞麗、姜進菊、曲偉萍、孫桂娥、曾玉梅等人。在基礎訓練立正,稍息,起步走時,學生隊伍整排列不齊,走的步伐不一致,報數不準,氣的崔教官眼珠瞪得溜圓,大聲呵斥,重報、再重報,隊伍要“橫齊、豎直看齊了,看齊了”,一二、一、一二、一,走的時候“隊列要整齊、整齊、知道嗎”?嚴肅、怒空的聲音在操場上空飄蕩......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真對不起父輩們,我們一中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復轉軍人的後代,一點父輩的軍事基礎也沒有,難怪教官大發雷霆。為了更好的訓練,教官給我們班每排學生5人單獨訓練,有一次我們隊伍排列是小矮個在後好像有覃忠、曹文軍、劉子龍、陳建軍和我,我們在班級個小、膽子相對比較小,聽話、還是由於教官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感染著我們,在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的基礎訓練做的比較不錯,受到了小小的表揚,教官說“你們做的不錯、動作認真、乾淨利索、整齊、其他小組要想他們學習,我們聽到教官的表揚,相互看了一眼,心裡美滋滋得,在經過幾天的艱苦、認真的基礎訓練後,我們班的基礎訓練、自我約束、組織紀律、隊伍建設得到很大的提高。

體 育

做為一營中學的師生是幸運的,在烏蘇里江這快得天獨厚寬闊的江面上是學生們得天然運動場,我們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曾記的上體育課剛滑冰的時侯,連站都站不穩,東到西歪、劣劣趄趄,一不留心拽個腚墩,同學們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摔地熊樣,嘻嘻呵呵樂個不停。小時候只滑過冰板和冰爬犁,那裡滑過冰刀呀。當時上體育課的張毅老師看到此情況,集中訓練、耐心、細緻、一個動作、一個姿勢的分解示範給學生們看,登冰、速滑、壓彎、衝刺、一氣呵成,帥呆了。在張毅老師的親切指導下,我們滑冰動作,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從站不住,到站穩至能滑數下,在到速滑、壓彎、衝刺、同學們練的熱火朝天,不易樂呼,興奮不易,最後在冰上任意馳騁到能參加本校比賽了。

北大荒的冬天北風呼嘯、寒風刺骨,為了更高質量的上好體育課。張毅和其他體育老師頂風冒雪帶領上年級的王正國、王連忠、和我班劉得豹、方振雨、我,還有其他同學拉著鐵爬犁,上面油氣桶裝著水,輪番在柳樹島灣江面緩慢的在冰道上灑水、剷雪、清理彎道等,為每一節體育訓練科做好準備工作。

剛滑冰的時候,熱情高漲、情緒飽滿,但滑著滑著冰刀就不快了,只會滑冰,不會磨冰刀,磨冰刀來回直磨,張毅老師看著實在不行,就手把手得教我們磨冰刀,走8字,很快我們就學會磨冰刀和修冰刀版了。

東去春來,萬物復甦,四月初的烏蘇里江畔在陽光和春風的吹奏下,開始融化、解凍,大量的冰排從上游江面傾瀉而下,互相撞擊、卡嚓咔嚓聲震聾欲耳,成成疊疊的冰排堆成冰山靠在岸邊甚是壯觀,看到此景。我和鵬輝、建軍、文軍等玩伴向猴子一樣串上冰排,站在冰排上嬉笑玩耍,從這塊冰排跳到後面冰排,在從後面冰排跳到更遠的冰山上,全然不顧冰排的危險,小夥伴玩得高興時,不知是誰,突然唱起了,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小夥伴們不約而同齊唱,抒豪情、立壯志、面對冰山,毫不畏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遊 泳

夏日,烏蘇里江在陽光照耀下的江面泛著金光、江水碧波盪漾,岸邊青綠萬傾。在這炎炎之日,我班的學生在張毅老師的帶領下在積極的上體育課,老師一邊叫學生做蛙泳動作,一邊教我們游泳姿勢該如何正確把握,一邊看我們掌握游泳的要領和學生游泳的基礎情況。那時的我們只會在水中亂折騰、瞎胡遊、會狗刨的能浮起來得就不錯了,大部分學生基本都是從各連隊和一營出來的,在小河溝裡能洗個澡就行,沒有在江裡游泳的機遇。那時的學生相當佩服我們的教師,張毅老師的自由泳劈波斬浪、勇往直前,柳偉祥老師的蛙泳沉穩有力、時淺時浮,王惠東老師的蝶泳猶如彩蝶飛舞、魚龍翱翔,看得岸邊少婦、美女連連驚呼,讚歎、羨慕不已。

一日,班上體育課、男生們像久困在鳥籠的小鳥,狂奔到江邊柳樹島江叉子裡游泳,以解酷暑炙熱。在張毅老師的帶領下,青澀的我們在江叉子裡盡情嬉戲、耍歡、學游泳、正在大家泳的興高采烈時。突然聽到一聲聲呼叫“救命、救命啊、救命、救命啊”,大家順著聲音往後一看,只見廋高個李建軍在往江叉子裡撲騰、一沉、一浮、呼上、呼下、拼命亂撲騰,突如其來的呼救,我們當時嚇蒙了,張毅老師見狀立刻快速游過去,在李建軍背後往岸邊推了他一把,喊道,別慌、沉住氣、往前遊。其他老師喊道“快來救人”,隨之加入到搶救隊伍中,記得班長劉德豹和方振雨等其他高個學生在前、我和文軍、建軍等小個學生在後組成一趟隊伍、一個拉著一個的手,延續到李永軍附近進行搶救接應,老師們巧妙躲過李建軍亂抓的手,七手八腳的和男生們把嗆水者李建軍拖上了岸,經過搶救,已無大礙,真是有驚無險,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抗 暴

一葉知秋,滿山遍野的楓葉紅遍了完達山脈(那達哈嶺山脈)。仰望天空,大雁南飛而去。烏蘇里江航道迎來了金秋最繁忙的貨運季節。學校指導員陳鵬和校長楊明校為了師生的冬季取暖和食堂用煤問題,號召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每年到饒河江畔佳木斯船上卸運取暖用煤,已解決學校燃煤之急。當時卸煤相當原始,人拉肩扛,人工裝運,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尤其過跳板,燦燦呼呼、前後繞擺不定、在著肩上扛著煤,嚇得我們膽顫心驚。不過大家克服困難、共渡難關,全體師生正在乾的熱火朝天時,突然有一位學生不慎搓煤碰到了上船辦事的社會混混“候大”身上。這可捅了馬蜂窩拉,當時“候大”在饒河是個痞子、無賴、相當霸氣,當時賠禮道歉也不行,怎麼說也過不了關,罵罵吵吵,惡語傷人。說著搶過鐵鍬就要揍我班學生,身為班長的德豹挺生而出,說“也不是故意的,也給你賠禮道歉過,我們在幹活,真沒看著你,請你多加原諒,我們是學生、不懂事,不要動手打人”。但“候大”說“你算什麼東西,來管我,我揍他算輕的,說著就要搶鐵鍬”,這時德豹立刻和“候大”互相搶鍬撕扯、推搡、爭奪。王靜微老師實在是看不下眼也加入搶鍬隊列,說“你是社會人員和學生打架有什麼能來”,我們在幹活、你在找茬、挑事、給你賠禮道歉也不行,你要幹嘛?。“候大”罵道,你媽個逼、用你管、你個臭婊子,看到老師也受欺負,學生們反感之急、紛紛反擊,但“候大”狗急跳牆,撕扯、推搡、更加厲害。看到此時,身高馬大、體格健壯的王惠東老師一把搶過“候大”的鐵鍬,說,有本事、衝我來,跟女人、學生、使什麼勁?此刻,“候大”像瘋狗一樣更加猖狂、咆哮、亂咬,張毅老師見狀抓住“候大”的肩膀,王老師拿起棒子狠狠的砸向“候大”的腦袋,頓時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師生們義憤填膺,紛紛響應。“候大”同事見事不妙,好言的拉扯、勸說。“候大”,被砸暈的“候大”離開時,惡狠狠的罵道“草泥馬”“你們給我等著”。

通過這件不平凡的事,王靜微老師的身影在我和學生們當中瞬間高大起來,女老師不為強暴、身先士卒、掩護同學值得敬佩,當然也包括德豹和惠東、張毅老師,他們的事蹟一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祭 奠

清明節時雨紛紛、悼念英烈淚滿襟,校領導為了緬懷抗日英雄和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先烈們、弘揚民族正氣、繼承先烈遺志,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育年輕的一代。二十二團一營中學教職員工舉行了在烈士紀念碑前祭奠英雄的偉大壯舉。我代表初中一班同學在英雄紀念碑前朗讀宣誓文。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我舉起右手向英雄們莊嚴宣誓,愛祖國、愛人民、愛中國共產黨、向英雄們學習,學習無數的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革命事業前赴後繼,勇往直前,不怕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我們不能讓英雄們的鮮血白流!從現在起我們一定要努力讀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聽毛主席的話,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學習本領,為祖國的未來貢獻力量,為中國更加強大奉獻一生。牢記英烈,開創未來!

這是我學生時代唯一的一次在英雄紀念碑前莊嚴宣誓,那莊嚴、肅穆、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宣誓場面,至今在我腦海裡閃爍。回校後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們寫一篇作文,《祭掃烈士墓》的文章,學霸張慧玲此文章老師給獲評86分,學習委員馮波此片文章獲得79分,我的文章在趙敏老師的指導修改下獲評84分。在以後的人生歲月裡我已先烈為榜樣,時常勉勵自己向英雄學習,在工作中勤懇有加、不怠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砥礪前行。

春去秋來,月升日落、時光流失、落葉歸根,撫今追昔我時常想起一營中學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相處的日子,校領導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老師們言傳身教的音容笑貌、學生們那朗朗的讀書聲、還有那師生們純真的友情彷彿在烏蘇里江畔傳送......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圖文 / 波 林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