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八段錦運動健身技法——

八段錦是由八節動作編集而成的一套集而成的一套深受歡迎的運動醫療保健操,又分武八段與文八段兩種。

武八段多為馬步式或站式,又稱北派,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現在流行的是晚清時所傳的歌訣: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文八段又稱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高濂《遵生八箋》括為歌訣:“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託,低頭攀腳頻。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嚥下汨汨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子後午前後,造化合乾坤。循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八段錦運動健身方法的作用:

(前四段作用:調養身體內在機能)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雙手託天理三焦

第一式——雙手託天理三焦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腎,掌心向上託,小指和無名指有麻的感覺。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左右開弓似射鵰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確會有麻脹的感覺。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調理脾胃須單舉

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作用:調理脾胃。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五勞七傷向後瞧

第四式,五勞七傷向後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頭旋轉,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脈。

後四段作用:更注重於健身強身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搖頭擺尾去心火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作用:健腎(去心火即強身)。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兩手盤足固腎腰

第六式,兩手盤足固腎腰,作用:健腎 通過身體前後動兩手至命門。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攥拳怒目增氣力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氣力,作用:練內氣。

八段錦運動健身術為何又稱“武八段”和“文八段”?

背後七顛百病消

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作用:血脈通暢,氣血充足。

中國傳統健身方法有很多種類,其中包括太極拳、五禽戲等,八段錦的錦字有三層含義:

1、從金從鉑,金表示貴重物品,鉑在古代代表色彩鮮豔的絲織品,這也表示這個練習是比較珍貴而且華麗的。

2、錦代表織錦,織錦的特點是連綿不斷的,說明這個聯繫需要連綿不斷勻速進行。

3、錦有集錦的意思,表示八段錦是把前人總的練習手段和方法進行了提煉的。另外八段錦的“八”字可能和八段錦產生的年代與八卦盛行有關。

大多數人認為八段錦是由唐代的鐘離拳所創編,後來魏晉的一個著名的道士也是養生家許遜的一本書中也記載有八段錦。據考證八段錦這個名稱最早是起源於南宋。後人為了區別這兩套八段錦就把鍾離所創編的八段錦叫做文式八段錦,而把許遜先生所傳的八段錦叫做站式八段錦。據說,岳家軍都經歷過八段錦的嚴格訓練,戰鬥力極強,精氣神十足。鍛鍊時重點講究調心調息相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