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尤其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在即的時刻,討論這個話題真的太有意義了。關於節目中正反方選手的辯論,我就不重複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節目。我想談談我的對這個辯題的看法,因為我覺得消費主義的問題,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一點不誇張地說,某種程度上,“精緻窮”,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其實這個辯題概念比較模糊,因為精緻窮這個詞兒可以拆分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

第一種意思是:窮,還要追求精緻,應不應該?

對此,我的答案是,窮,當然有權利追求精緻。就像黃執中在辯論中拿詹青雲作為例子,他說詹青雲留學時欠了很多錢,但是在地鐵上,她卻在讀著《莊子》。窮,但不妨礙她追求精神上的精緻。還有一個例子是說,有一個人,兩個月沒換過衣服,但是衣服卻非常妥帖乾淨,這也是在追求精緻。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就算是窮人,也有權利為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買單。不是說窮,我就非要接受自己的設定,把自己過得苦哈哈,什麼也不買,吃最差的,穿最差的,用最差的,得過且過。說句扎心的,如果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呢?一輩子都很窮呢?你就想一輩子這麼過嗎?

歐亨·利有一篇小說,叫做《麥琪的禮物》,就講述了一個窮且追求精緻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對夫妻非常的窮,可是聖誕節,他們都想送對方一件珍貴的禮物。女生想為男生唯一的一塊金錶買一個錶鏈,而男生則想為女生買一個“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好讓妻子去梳理她那瀑布一樣美麗的頭髮。為了買這份禮物,他們賣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男生賣了自己的金錶,而女生賣了自己的頭髮,他們最終買來了禮物,卻發現,和禮物相匹配的東西卻沒了!可這個故事依然感人,感人之處就在於,夫妻窮得叮噹響,卻都願意拿自己最珍貴都東西,去讓對方精緻那麼一小下!

但這個故事如果換一種寫法,女主拿著這個月的生活費去給男主買錶鏈,那,就一點也不感人了。因為如果拿著生活費去買禮物,去追求精緻,會讓生活陷入困境,變得更糟糕。

所以說白了,窮人也有追求精緻的權利,但不是透支自己的生活,去追求精緻。精緻雖好,但要量力而行。

“精緻窮“的第二層意思,可以理解為:因為追求精緻,我把自己變得很窮,應該嗎?換句話說,為了買我想要的東西,我月光,甚至於欠債、借貸,應該嗎?

看看那些拍裸照和裸露身體視頻去網貸消費的人,看看那些因為還不起貸款而選擇自殺的人,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毫無節制地追求精緻應該嗎?顯然,不應該!

追求精緻沒錯,但因為追求精緻而去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把自己陷入一種人生的困境,就不應該了!你追求精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糟糕。

我前兩天在知乎上的一個話題下看到一個回答,說一個非常漂亮的大學生,借了一大筆網貸,最後還不起,不得不去當了小姐。她本來是可以有很好的人生的,然而,她卻幾乎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這就是為什麼肖驍說人要隨心所欲,並沒有說服力。事情很簡單,看到喜歡的,就說,不管我有多少錢,買它!

最後活到了一定都年齡,當你覺得有更重要更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比如說房子,卻會發現自己銀行卡里一毛錢都沒有。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齡人去付首付、住進自己的家裡,你卻只能在自己的出租屋裡,拿著精緻的高腳杯,喝著精緻的紅酒,品味自己的辛酸!

《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消費主義的最大陷阱就是,不斷地告訴你“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無酒還能賒著喝!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要緊呀!可是他們沒告訴你,財富是要靠一點一點的積累的,很少人能夠像傅首爾,幾年前幾百塊的西裝是最好的衣服,幾年後想要的衣服能隨便買。大多數人不可能一夜暴富,所以就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把錢花在刀刃上,把錢存在腰包裡。

消費主義最壞的地方就是,讓你沉浸在精緻的幻夢中,然後一點一點掏空你。

最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活著》,男主角是葛大爺飾演的富N代福貴,他是一個賭棍,整日遊手好閒,在茶樓裡跟人賭錢。倪大紅飾演的龍二就每天陪他賭,和茶樓的老闆,一起算計著什麼時候能把福貴家的祖宅給贏過來。而福貴則完全矇在鼓裡,也不算計自己究竟輸掉了多少,總是記在賬上,於是日積月累,不知不覺之間,福貴就把自己的祖上的唯一的豪宅輸給了龍二。

《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龍二的套路和消費主義毫無區別,就是不斷慫恿你放縱自己的慾望,在不知不覺間掏空你。這樣的結果是,你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發現自己除了親手搭建的精緻的空中樓閣,錢財、房產、青春都將蕩然無存。

最後說說我自己吧,我從幾個月前,就關閉了支付寶花唄,也不再用信用卡,並同時開始了“計劃經濟”。也就是說,每個月我會拿出固定的一筆錢去支付生活各項開支,然後把剩下的錢存起來。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我發現用花唄和信用卡時,我每個月都在還債,每個月10號左右的時候,各種提醒和短信,讓我陷入了極大的焦慮。更可怕的是,工資一入我的銀行卡,就接著要還花唄。每每還的時候都會大吃一驚:我上個月怎麼花了這麼多?都花到哪兒去了?

花唄和信用卡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一個陷阱,它們容易讓你產生一種錯覺,讓你在買東西的時候,覺得彷彿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似的,於是你無拘無束,想買就買。但最後你就在不知不覺之間,花掉了你想象不到數額的錢,你或許都體會不到自己的生活究竟精緻在了哪裡,你只是在越來越多的花唄使用數額的催眠下,放縱自己的購買慾,你每個月都在花錢、還錢的循環中度過,甚至很多年過去,存下的錢仍舊寥寥無幾。你發現,你努力在大城市奮鬥,忍氣吞聲跟客戶陪著笑臉,最後的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堆額度嚇人的支付寶和信用卡賬單,以及一堆並不能帶給你安全感的所謂精緻物品。

就像詹青雲所說,“這個時代最傑出的頭腦,都已經毀於過度的精明,那我們期待,這個世界那些最可以改變,最傑出的頭腦,不要再毀於過度的精緻”。

而事實上,過度精緻,正在透支,甚至是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奇葩說》:過度精緻,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開始“計劃經濟”。首先是因為窮,其次是,消費主義是放縱你的慾望,而“計劃經濟“就是去遏制自己的慾望,每個月就這麼多錢,你具體花在哪個部分,就得去好好規劃了。如果你想精緻一把,那你就買自己想買的,但需要在其他方面更節儉。這樣連續幾個月後,我發現我的幸福感反而提升了,因為每個月再不用為還花唄和信用卡而焦慮了,還可以看到自己存錢的數額在不斷增長。

話雖這麼說,不過我還是承認,就算再窮,都有權利追求精緻,就像楊超越說的,拿800一個月的月薪,看上一條700的裙子,買不買?如果你做好了吃泡麵的準備,當然可以買,因為你如果不買,可能等到你有足夠多的錢了,你也許就沒那份買的心情了。你過了那個階段,就算買7萬的裙子,也買不到那種開心和自己很美的感覺了。

總之,人有追求精緻的權利,再窮也有這個權利,但不能因為追求精緻,把自己搞得越來越窮,生活變得越來越糟。追求精緻是權利,而剋制慾望是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