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失信被执行人”群体的不断增加,个人债务违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发生债务违约之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债权人不能及时收回债务,可能会造成资金链吃紧或断裂,影响下一步的投资、消费或者还债,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而对于债务人来说,违约会产生额外的利息和承受来自于债权人或委托人的催收压力。如果双方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就可能让矛盾不断升级,甚至会导致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

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一、债权人步步紧逼

当债务违约发生后,一般债权人会主动联系债务人,询问债务违约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果这个时候,债务人确因资金状况无法偿还债务,经过沟通可以获得一定还款时间的宽限和利息的减免。如果债务人没有还款能力,也没有还款意愿,那么债权人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催收措施。比较常见的是网贷逾期后的暴力催收方式,如打爆借款人的通讯录,通过对亲友的骚扰来给借款人施压,甚至会采取谩骂、文字和P图侮辱等方式来损毁借款人声誉。

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有些债权人会对债务人起诉,让法院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也因为如此,很多债务人包括担保人被列入到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当中,不但被滚动公示,同时限制飞机、高铁、酒店及奢侈品的消费等等。

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二、债务人东躲西藏

由于无力偿还债务以及遭受巨大的催收压力,很多债务人会选择拒接电话、拉黑微信等方式躲避催收,更有甚者,为了避免家人受到债务的牵连,选择净身出户,背井离乡,走上跑路和失联的道路。

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三、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

由于债权人不能及时收回债务,债务人因无力偿还而拒绝沟通,双方之间会产生极大的不信任,矛盾也会急剧增加。由于讨债无果,债权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来对债务人进行伤害,当然这种情况现在比较少见,扫黑除恶的高压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的人身安全。同时,一部分债务人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薄弱,尤其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不堪催收带来的心理压力,选择轻生。这些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无论对哪一方都不利。债权人要不回债务,债务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两败俱伤。

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总之,个人债务违约造成的社会矛盾客观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或其他方式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友好平等的沟通渠道,让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将矛盾逐渐化解。

搭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沟通渠道,迫在眉睫,否则两败俱伤

关于这个话题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欢迎关注,欢迎加入创业者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