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导语: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人生人,但是人下人才是人生的常态。面对这个处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古人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句可以借鉴的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就不能在树下为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能在人下为人

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居于人下。况且风水轮流转,就算现在你是人生人,说不定就什么时候成为了人下人。所以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人下做事其实没有什么,重要的是面对“人下人”处境时候的人生态度。即便是在人之下,也不能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觉得生活没有盼头,这样是错误的。越是这个时候,反而越不能放弃,要更加努力,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从而后来居上。

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还有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你处于低位时,恰巧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因为在你的身边都是比你优秀的人,不论是做事还是为人处世都会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跟着优秀的人一起做事,你也会变得优秀。你需要做的就是学习他们好的一面,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也要对他们不好的一面引以为戒,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有朝一日,等到你的能力,超过了大多数人,脱颖而出,就变成了“人上人”。当然,这时候切忌妄自尊大,趾高气扬,要时刻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时刻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

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不在树下为树

为什么不能在树下面做树?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树木成长需要阳光、养分、水分,大树拥有粗壮的枝干和庞大的树冠,让生长在它下面的小树几乎接受不到光照。大树庞大的根系又将周围泥土里面的水分和养料吸收干净,所以在大树底下的永远是长不高的小灌木。

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一棵参天大树想要长成那一定是经历了无数的岁月洗礼,通过前期的能量积蓄才能有了后面的茁壮成长。当然在大树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自然的选择结果。毕竟万物生长靠太阳,只有不断的接受更多的养分和光照,才能让树木更好的成长。但在大树的生长中其他树木会因为吸收不到阳光而死,或许这就是自然的残酷之处。“不在树下为树”可以想象的出,森林里的一棵小树周围,被黑压压的大树围绕笼罩,见不到阳光,吸收不到养分。

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当然了,这句话不是说就一定不能在树下生存,而是说就算在树下,也要努力向上,冲破周围树的层层阻盖,拼力长出自己的树冠,获得阳光,成为一颗大树。

玄奘年轻的时候法门寺修行,法门市香火鼎盛,名僧如云,玄奘觉得自己在这里不能出人头地,就想离开,这个时候方丈告诉玄奘:“芸芸众生就像树木一样,很多树木虽然长在一起,但是为了一缕的阳光,一滴的雨露,这些树木都在奋力向上,于是这些树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的树,没有树和它们竞争,它们自己也不积极生长,最后都成了薪柴。”所以说就算不是树下树,不思前进,也不会成为栋梁之才。

俗语:“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为什么不能在树下为树?

老百姓通过长期实践,得出“宁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的经验,就是要告诫我们积极向上和学习的重要性。

小编有话说:小编觉得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跟着君子做事就像“人下为人”,能够进步;跟着小人做事就像是“树下为树”,毫无前景。玄奘虽然在人下,但是法门寺的高僧都是修行之人,自然乐意帮助他修习佛法。玄奘也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苦心潜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他的枝叶越长越粗,越长越长,穿透了森林,伸向了西天佛光。所以良禽择木而栖,在你不得不为人下人时,也要选对“人”,不能跟错“树”,有时候选择是比努力更加重要的。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