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简介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德令哈简介

德令哈简介

MAP

相传1700多年前,一位部落首领来到了一片璀璨耀眼、一望无垠的金黄色草原,他惊叹不已,于是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阿里腾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这便是今日的德令哈市,德令哈市建政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是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是“一带一路”连接中亚、南亚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青海省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里是海西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和州域东部经济中心。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汉等1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

德令哈简介

花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矿泉水,这位旅客请收一收脚,送您一本“德令哈指南”……

日记

海子 现代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诗人海子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一句“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让这个城市充满了诗意。德令哈有着最圣洁的白雪,最湛蓝的天空,夜晚的星空格外透彻,感受天、地、人的浑然一体与自然和谐。

德令哈简介

德令哈深邃而美丽,兼有山、川、湖、盆、戈壁等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多种多样的风景名胜。

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约50公里的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它们“一咸一淡”牵手共连成为情人湖,相映成趣。名字分别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它们就象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可鲁克湖(可鲁克淖尔)是蒙古语,意思是“多草的芨芨滩”,也有人说是“水草茂美的地方”。它发源于德令哈北部柏树山中的巴音郭勒 (郭勒蒙古语意为河),流过200多公里后,形成了这个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多、库容4亿立方米的湖泊。顺便再提一句,在可鲁克有专门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螃蟹个体大、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又是在自然环境下长大的绿色食品,所以吃货朋友有口福了。

德令哈简介

可鲁克湖是一个外泄湖,巴音郭勒的水在湖中回旋之后,从南面的低洼处,流入与它相通的另一个湖──托素湖。

托素湖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内,托素湖为咸水湖。在距湖西北岸不远的水面上有两个小岛屿。区内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干旱。风蚀严重,蒸发强烈。托素是蒙古语“酥油”的意思。托素湖是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湖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气温较高,湖水的蒸发量很大,水中的含盐量增高,水生动植物和浮游动植物也很少。托素湖湖面辽阔、沿岸开阔,无遮无拦。风平浪静时,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天气变幻时,湖水浪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

德令哈简介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南邻白公山。

白公山山上有个UFO的标记,中国首个“怪圈”惊现,这种”现象都只出现在西方国家,如今在中国境内的青海省德令哈地区出现一巨型“沙漠怪圈”。具体位置在德令哈市出来沿315国道敦煌方向,约40公里,路上有明显指示标志,一个UFO的标记,这就是传说中的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据当地目击者称,一夜之间在沙化的牧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直径近2000米的巨型圆环图案,怪圈不但是规则的圆形,其中还有复杂对称的图案,图案的边缘相当的精准。此怪圈比一般40—200米直径的“麦田怪圈”要大很多,也更为壮观。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该地区(青海德令哈)就以外星人遗址闻名世界,给这次沙漠怪圈的成因更加蒙上了一副神秘的面纱,再一次让这一地区与外星人联系在一起,专家称沙漠上的怪圈在中国还是首例,而且是“最令人难以想象的”。沙漠怪圈特指那些一夜之间出现在沙漠地带或荒漠化的农田或牧场里的奇特图案。这些图案错综复杂,既有几何形状和圆形,也有抽象概念的形状,通常是在紧贴地面的高度,然后地表的土壤与周围土壤形成鲜明对比时形成的。有些沙漠怪圈可以解释清楚,有些则至今仍是一个谜。

德令哈简介

与这巨大神秘“怪圈”作品,不相上下的人类自己的岩画作品。

怀头他拉岩画位于怀头他拉乡西北约40公里处的哈其切布切沟内。初步测定,岩画的创作时间是北朝后期和隋唐时代。岩画制作技法精致,绘制风格独特,表现内容广泛,包括动物、人物、狩猎、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爱等方面的内容。岩画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弥补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献史料不足的缺憾。

德令哈简介

总感觉德令哈好像到处都透着神秘。

哈拉湖神秘莫测,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滴眼泪”。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又称黑海,面积 62506公顷,海拔4078米,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按照古老的传说,这个圣湖有九道险关阻隔,其中有难以跨越的雪山沼泽,还有凶猛而狡诈的野兽,更有甚者传说湖中还有水怪兴风作浪。因此,当地牧民极少到那里放牧,而外来人更是难以靠近。

德令哈简介

哈拉湖是深藏在祁连山腹地的一块尚未被开发的处女地。随着青藏高原旅游探险活动的开展,哈拉湖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从德令哈市前往哈拉湖的道路约140公里,前段是25公里的德令哈柏树山公园的景区水泥路,翻越第一个垭口进山后,基本为新修砂石路,道路蜿蜒于祁连山脉的高山丘陵之间,穿越多处草原、湿地,一路风光无限。由于路途遥远,湖边现已开设有蒙古包旅店式的住宿区,有移动信号仅用于通话。千万注意的是:须自备餐食。即使夏季,也应该携带防寒指数较高的羽绒睡袋。不能在湖边宿营。而且哈拉湖附近可能有棕熊出没,前往探险需注意安全,最好有几辆车组成车队同行。

德令哈简介

当然如果有点小害怕,还是去柏树山玩一会吧。

柏树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以北的柏树山 。柏树山风景区东起蓄集贡艾里沟,西至雅沙图,北至北阿拉郭勒河,南临巴音河,风景区面积10万公顷,距离市区10公里,交通便利,是德令哈市一处旅游胜地。柏树山西靠巴音河,东临国道三一五线,有被称为"国宝"的青海云杉,柏树山最高峰海拔四千多米。

柏树山风景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山势嶙峋,古柏郁郁葱葱,山间小溪纵横、野花遍地、蝴蝶偏偏起舞,百鸟争鸣、此起彼伏,犹如人间仙境,有很高的观赏、科研、教育价值。

柏树山

德令哈简介

德令哈简介

柏树山瀑布更是风致绝妙,闻名遐迩。如刀削般的断崖峭壁,清澈的泉水从高处流下,形成一汪碧波粼粼的大水池,碧水回旋,水波荡漾,天光山色与绿水相映成趣。瀑布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凹洞,人坐入其中,看瀑布银帘般垂下,活脱脱一个“水帘洞”。

德令哈简介

密密麻麻的柏林中,还有被称为“国宝”的青海云杉,这种白垩纪代的古老物种,高大苍郁,年龄长达四五百年,它和水杉、银杏一样是一种珍贵的“活化石”植物。柏树山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山势峻峭伟岸,有志者登上顶峰,鸟瞰山下,德令哈市容历历在目,万般风光尽收眼底。直、巨伞如盖的柏树是柏树山的绝景。柏树又称青海岩柏,其性格顽强,抗寒耐旱,不论砾石堆中,还是峭壁岩层都能茁壮成长。所以,在柴达木干旱的山峦丘壑,它始终蓊郁苍翠,葱茏欲滴。柏树林间草地,红柳丛丛,山花簇簇,蝶峰追戏,上下翻飞,是德令哈人的一块福地。

德令哈简介

当然,这么美丽的地方福地不只是这一块。

阿力腾寺院修行者的福地,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塔尔寺赛多活佛创建,法名“丹巴培吉林”,意为“佛法兴旺洲”。寺院总占地面积2383.2平方米,经堂一座(165平方米),寺内藏有珍贵的文物、琳琅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是一座佛教艺术的宝库。经历了重重劫难后,现迁于德令哈市河东幸福路北侧,座向朝东,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地处幽静,是德令哈市的人文景观之一,也是各族信教群众拜佛烧香进行各项宗教活动的圣地。

德令哈简介

除去人文景观不说,当代的德令哈更是一座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德令哈在建成大批光伏和风力电站的基础上,又率先建成了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基地。德令哈全力打造太阳能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新能源应用城市。

德令哈简介

同时,德令哈以循环化再利用的绿色理念,发展盐碱化工产业,纯碱产能在全国名列前茅,有“中国碱都”之美誉,为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贡献了力量。

当然对于来德令哈旅游的游客来说,还有一些地方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比方说,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就在白公山旁边,海拔3200米,也被称为德令哈天文观测基地。青海站在此设有13.7米直径的天文望远镜,是国内唯一一个毫米波观测站。德令哈地势高,空气透明度好,可以说是亚洲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之一。当你站在这里的夜空下,透过这个望远镜,甚至于根本不再需要望远镜,便能感受到身处星海之中,尽情体会浩瀚银河广阔无际。

德令哈简介

在诗人海子眼中的德令哈是孤独的。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当真正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才会得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德令哈,才能得到那属于自己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