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明天会更好1450366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大陆人口13亿多,有5亿多常驻在农村,市场经济形势下,城乡差距,尤其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使二、三产业很难延伸发展到农村,这样也就难以让依赖农业生产的农民从土地当中解放岀来,也就难以缩小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农村的问题真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突破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一朝一日能够解决的。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如何改革才能释放活力促进农业增效。

农业是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保住耕地是让中国人的饭碗里永远装有中国的土地上生产的粮食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无可替代的保障。但是,广大农民仅靠种地难以大幅度提高收入,尤其是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分散耕种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种植技术条件下,一家一户仅靠几亩地很难实现收入的突破。在这种形势下,仅有的几亩地束缚住了农民,耕种收入不高,弃之没有挣钱的门路。所以,如何挖掘农村土地的增效潜力成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难点。



二是如何拓展农民创收的渠道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诚然,外出打工去从事二、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也确实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确实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身份而成为了城镇居民,但是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不可能都成为城镇居民。就是转移出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绝大多数也都是盲目外出,无意向、无目标,无技能、无组织,难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农村剩下的人口,老弱病残、妇孺学童,以及没有门道离不了家的人等,其中有劳动能力的留守的农民只能依靠种养实现收入。走不岀去、留守在家,很难实现收入的突破。盲目外出打工难有稳定职业和收入。这些都是农民所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是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后的农村人口如何增加收益的问题。

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后,零散耕种的土地集中到了一起,实现了规模经营,但是土地承包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经营主体能够实现规模效益,他们的经营又能给供地户或入股的农民增加多少收益呢?农业生产也有风险,收益难保障,带动农户去创收也就难实现。

总之,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农村发展的问题是当前农村最主要的问题,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从而带动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等应是解决农村主要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图说农村事


应当肯定,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的交通、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发展和新面貌。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农村地区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人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就是农村优秀的村干部越来越不好找了。比如,我老家所在的乡干部对我说:“要说农村这难那难,最难的就是找不到优秀的村干部。”的确,农村里年轻的、有点本事的都出去打工了,上完大学、当过兵的又不愿意回农村。所以要选一个优秀的村干部,尤其是要选既有务农经历又有工作能力的村干部越来越难。实际上,农村没有一个好带头人,就不可能发展的更好,就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所以,这也是当前农村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就是农村的“空心村”情况越来越严重。比如,我老家的这个村,在10多年前还有300多户人家、1100多口人。而到了最近两年,只剩下80多户不到300口人。可要知道,农村没有人气,怎么去振兴农村啊?

第三、就是农村的教育越来越萎缩。据我了解,在我老家的所在乡,在10多年前的时候初中、小学加起来有7所,学生有3000多名。可是去年回到老家一打听,全乡的初中和小学只有3所了,学生也大大地减少到了只有不到800名了。

第四、就是农村的土地摞荒现象越来越普遍。比如,我老家所在乡在10多年前几乎所有的田地都种着水稻等农作物。可是近一两年却变成了几乎所有的田地都摞了荒,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第五、就是农村的“老龄化”、“少儿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村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在我老家的所在村,300口人中有85%是老人、儿童和生理功能不健全的人,就连50岁以下的妇女都很少在家中了。这样的“老龄化”、“少儿化”村庄,必然会带来很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可以说,这也是一时半会难于改变的问题。


润友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2018年人口普查情况,2018年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亿313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5亿6401万人 ,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尽管这几年城市热,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定居,农村常住人口在逐年减少,但是人口基数依然巨大,据统计我国共有60万个行政村(近几年乡村合并后的数据),全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问题越来越彰显。

一、农村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小农体制

为什么这么说,当年的土改,分田到户是为了刺激生产,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并且确实做到了,这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记得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业经济并不发达,城市建设刚刚起步,而农村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景象,小农经济迅速的解决了吃饭问题。吃饱才有精力发展经济,国家的崛起依赖于工业的发达,城镇化是一个必然历程,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决策,不断优化城镇的基础设施,必然导致对农村的忽视,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是有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农民工进城热,因为农民也想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而一个家庭经营那么几亩土地的小农经济已然不能让农民富起来,而现行的这个小农体制在农村确实难有作为,农业要发展一是集中土地发展大农业,二是用科学技术种田,三是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培养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而这些最要的还是以什么方法将土地再行分配,人多地少的小农体制,人均收入永远上不去,目前有很多地方以农村合作社、农业公司、个人承包等模式的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已逐渐崭露头角,但我觉得最终还得要有个更系统、合理的模式,毕竟农村人口这么多,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了一系列并发问题

农村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给农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strong>教育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的落后,导致农村孩子上学难,原先每个村庄都有小学甚至初中,现在由于人员减少、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孩子上学的距离远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医疗、交通设施的落后,生个大病得往城里跑,交通又不便利,路上个耽误人可能就没了。然后医疗报销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在城市医院还是有区别,报不了那么多,钱花了,人还受罪。

三、农村经济活力不足,空心村越来越多,难招来企业,难留住人才

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日子过得好得靠自己,农村也一样,要想发展,那你自己得有货。现阶段由于土地给不了富裕生活,农村不如城市活的方便,年轻人口,青壮劳动力都进城了,空心村越来越多,自己都留不住,还想着吸引企业,吸引人才来帮助发展农村,难......

四、国家扶贫力度大,但难以长效

<strong>现在是脱贫攻坚年,到2020年要实现全部脱贫,乡村振兴确实力度很大,但是根源没解决,这样的扶贫经不起风浪,稍微来个意外很容易返贫。国家这几年政策有、经济支持有、人才也有(大量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但真正实现农村富裕了吗?

五、农村留守人口情感、精神方面问题仍然严峻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仍然是困扰农村的大问题,他们由于关爱和情感交流的缺失,生活的压力,导致问题少年增多,农村离婚率不断上升,农村老人老无所依等等。另外由于城乡人口流动的冲击,农民已不再似以前那么淳朴......

城镇化向农村不断扩张,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技专业人才培养,让农民不再是一个称号,而是变成一个职业,期待我国农业的崛起...


番茄酱加点糖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毕竟现在农村每个村都不一样,而且全国有3万多个农村,各个村的村情、村容村貌、民族以及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所以主要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

农村是我国现在迫在眉睫,需要发展的一个大的问题,只有农民富裕了国家才更富裕,因为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而且大部分农民都住在农村。就从目前全国的农村情况来看,也是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下面简单的列举几项:

一、农村空村的现象日趋增加。因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加。但是对于农村农民的收入,依靠种地已不能解决家庭的正常开支,所以一些农民开始走出家门,走出村庄,走出大山,走向城市进行就业打工以赚取更多的钱,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因此在农村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或者是留守妇女。



一些年轻的农民工由于赚取了更多的钱,开始在城市买房居住,当然还有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群为了子女上学或者是为了结婚开始在城市里买房居住,当然也有的为了工作,这使得好些农村人离开家远游的现象。一句话就是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使得农村出现了空村。

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严重。对于农村现在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两类人群确实是在农村体现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三、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好些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已经进入城市打工。因为种地不赚钱,粮食价格低迷,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也不是太高,使得种地不赚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落荒的现象,加上农村空置的宅基地,也出现了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



四、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比较低。对于农村家庭,现代相比城市家庭来说收入比较低,而且教学环境也比较差,当然最终的原因就是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这个问题成为我国开始加大力度开发农村、实行乡村振兴计划的主要原因。

五、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比较差。对于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如残疾人,五保户,空巢老年,因病致贫的家庭等,这些弱势群体生活状况比较差,需要大家以及社会上的有关单位来相扶相帮!让这些家庭的温饱等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六、农村人的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对于农村人的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即便是现在已经实行了农村人可以买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是还不能够完全解决农村人的养老问题以及医疗问题。



总之,对于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非常多,但是社会关注的一些大问题主要有以上几方面,而且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好些问题各个村庄存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存在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毕竟各个地区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但最终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比较低,总之一句话:就是钱的事儿。


三农一姐


要说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别处俺不知,只讲俺这里。

一、党员老令化,干部文化低,党的政策掌握少,干起工作没有说服力。我村共有党员40名,60岁以上占总数百分之七十,虽然有几个年轻的,那是学校入的党,毕了业无单位,只把党的組积关系开村里,一年到头不见面,开个党员会也是空缺的。这次换届选举,三个党支部委员,支部书记67岁,支部付书记64岁,支部委员60岁。村委会成员共五人,沒有一个是党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开个党员大会,有些党员年迈多病,常年在家已不能出门,有些虽然沒病,但也难以料理日常生活,或是随儿,或是跟女在外生活,怂参会的实在无几位。

二、集体资金薄弱,村里没有收入,平时一些支出,全靠年底政府的转移支付。村里日常办点事情,所用费用全部要村干部垫付,有些工程做工,春天做了,要等年底才能兑现。所有支出,要经会议研究,贴榜公示,村财务实行乡里管理,村报帐员做表,经税务部门纳税发票,再经多部门审批签字,方可由信用社打收款人银行卡里,手续相当麻烦。由此,许多村干部就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得过且过,只完成乡里交待事情,不谋求村里发展,何谈带领群众致富。

三.农村的教育事业,实在成了农民的愁事。农村孩子上学,村里师资短缺,有的到了城市上学,有的只好到附近私立学校,近则七八里,远的十几里,家长每天送接,或者干脆租房陪读。现在村里的小学,一名公办教师教一名弱智儿童,上学几年也不知是几年级学生。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就连乡办中学也就十多个学生。教肓的出路在哪?农村教育又希望何方?

四.农村合作医疗,虽然交费年年提高,可农民真正沒有见到实惠。当年的赤脚医生都已老退,有些小病也没人医治,买些普通药品非常的贵。只有得了大病才能看到一些实惠。农民对于当前的合作医疗,有诸多的非议。

五.由于粮价偏低,农民仅靠种地己难维持生活的需要,于是有些年轻的就选择了出外打工,农村就剩下了妇女及老人。这些老人,有的年迈多病,已不能生活自理,生活自然很是凄苦。即使有些老人依然身健,也常参于劳动,但闲时非常孤单,缺乏了过去合家团圆的热闹。

农村的问题,要讲可讲三五天,我只讲了局部。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你我之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于,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把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少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期盼!





李增喜3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篇文章,北农小杨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给大家分享关于农村的人和事,如果感觉我写的不错,可以点个喜欢,如果还想继续看我后期的文章,可以点关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是一位90后农村大学生农民,父母供我上完大学,我也没有可以去找一份工作,由于学的是建筑专业,所以毕业后便找对象结婚了。

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很多农村的变化,记得那时我们交通不便,上学全靠走路,看书全靠煤油灯,穿衣服穿的全是补了又补的,村子里只要下雨,到处泥泞一片,路都不敢走,我上学去连把伞都没有,拿件衣服就当伞。

但是我们村变了,到处都是水泥硬化了的路,房子修的是二层砖混,环境干净整洁,生活条件比起以前就好了很多。

但是同时也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家庭、花费开支大了,得到处打工挣钱养家,没钱?或许连袋米你都吃不起。


再就是农村彩礼超高问题,让很多家庭往彩礼而却步,导致村里很多单身男,同时也让他们的父母操心操白了头。

还有农民养老问题,农民年轻时可以靠着自己的体力干活挣钱养家糊口,但老了呢?打工没人要,干活没力气时该怎么办呢?养老完全没有保障。


新农合问题,新农合那是年年涨啊,农民还的必须年年交,没得商量和选择的余地,一个人平均220元,四口之家可能就要把一亩地的粮食不吃卖了才能交新农合。

总之农民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北农小杨


我今年49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之后就在家务农,对农村的生活可以说太熟悉不过了。要说现在农村存在的问题很多,以前总是认为只要勤劳肯干,生活总能变好,对生活充满希望,但经过三十年的拼搏,每天与土地打交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每天都勤勤肯肯,可到头来,三十年的拼搏,还不如村干部三年,也赶不上现在年轻人学门手艺干上十来年。总的来说,靠勤劳致富仿佛成了梦想,换句话说,与土地打交道,光靠勤劳要想致富,好像已经不是那么现实的了,现在勤劳的人最多也就是解决了温饱,真正致富的人不一定靠勤劳。我认为这就是农村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


易继武2


我认为现在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防疫问题,农民不会饿死,但是会病死。全家一人得病,一夜回到解放前。现在病人看病,都要求量血压,有些人几年不上医院,吃得多,有力气,以为自己身体很好,一发病就是脑溢血后遗症,中风。我上次回村里,发现一下子三个中风,二个糖尿病。中风己死了一人。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好治疗的,只要每天按时吃药就可以了。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有病,防疫早治疗意识差。现在妇女主任不需要计划生育工作了,可以培训为防疫人员,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普及健康知识。我村一个死亡妇女,我一直不知道死亡原因,今年听说是高血压患者,以前一直吃药,后来正常了,就自己停药,还在村里告诉别人,说现在不用吃药了,其实是吃药后才降下来的,一发病就死掉了。


user2967448950190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是城市人,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我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对农村各种信息比较关注,也爱看中央电视关于农村的节目,关注农民兄弟在网上发表的各种意见,关注有关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关注结果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有些村已经集体致富,提前进入小康,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保障,住房等等无后顾之忧,令我们城里人都羡慕。忧的是贫的村问题很多,看到有一个7岁小女孩多次要求伤病的母亲把自己卖掉,帮她母亲看病,真是让人心酸。另外年轻劳力外出打工,老人无力劳作,土地荒芜等等。综上喜忧可以看出发展的不平衡,突出的是一个贫富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贫困村,许多农户有相当大的困难,着实忧心,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单干农户无力对抗市场经济,农产品价格无定价权,农产品受经销商压价,肥料种子农药涨价成本上涨,粮农一个劳动力苦干一年的收入不如进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对过度使用农药的农产品城里人又很不放心。又形成一个城乡矛盾。

介决农村因贫造成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提几点看法供参考:

首先观念要创新,别以为自己身强力壮靠单干就能致富,现在留守老农年青时都是好把色,有几个老人是富裕了?小船经不起风浪,一定要有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靠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学习富裕村集体致富的经验,走越走越宽广的大路。

向黑龙江省学习,发展生态农产品,柜绝转基因作物,保留自产的种子,把命脉掌握回农民自己的手里。有机食品是受城市消费者的欢迎的。做到既种作物又养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赢回市场。不要受眼前利益的忽悠要有发展眼光图发展。

农业生产紧贴消费市场,充分运用互联网加物流行业的功能,把优质粮食搞成规格化包装直销到消费者手里,减少流通环节把一部分商业利润回归到农业联合体中让农民直接受益,让农民有价格话语权。农民要成力国家的主人首先要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主人,对自己的产品有话语权。

村集体实行多种经营,结合本村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可盈利创收的加工或服务性行业增加劳动力安置,增加集体收入,也可及时帮助特困村民。

农业是国民生存之本,这个本由农民兄弟在支撑,城市人民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农民把生态农业发民起来,也是为了自身的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已经路人皆知,我们要以支持农民发展健康农产品,多消费农民兄弟的健康食品的实际行动把转基因食品挤出中国市场。


晶淼30193


婚丧嫁娶无度操办依然是广大农村亟待解决的顽疾。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可我隔三叉五就要回老家去吃席随礼。我的亲戚、朋友和同学虽然不多,可每家要办的喜事却是不少。

记得有一个同村发小一年之中邀我登门赴宴三次。要说该办该花第一次算是应该的,毕竞孩子结婚是大事,我去捧场应该应份。可相距不长时间的另两件喜事就有些欠妥了。

原来是发小和别人一起在外地买了一块河滩地,准备将来开荒种水稻,盼望着生意发财请大家来家道贺。另外一件事更让人哭笑不得,是他把自家的一个老牛棚扒了,重新翻盖,想图吉利就要庆贺一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看似非常规巧立名目的礼仪活动,除了城里来的少数几个外人心存不解,村里人都习以为常,十分坦然的接受。这一点从饭桌上频频举杯那些俗套的祝酒词就已窥出端倪。

在家种地的三哥事后对我说,别看你同学这阵子事挺频多收点礼,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还回去。在咱老家只要你两年家里没事,人情往份上就是赔钱了。大家为了礼上往来的平衡,都要借口找点名目,为的不是办事,而是回笼随礼的本钱。

话又说回耒,其实农村办事真正有赢头的也没几个,你办了我也张罗,你来我往转来转去,谁也没占多少便宜,钱其实都交给提供场所的饭店了。眼下农闲季节喜事多点,也是大家都没事做,凑到一起喝个酒、聊聊天,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农村随性小,花钱不多,随礼来一大家人,吃也吃回来了。

听了哥哥的介绍我似乎弄懂了很多,原来风气的兴起有基础,大家相互包容感很强,也许存在真有它的合理因素,村民们置身其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习以为常也就不足为怪了。

应该说近几年农村婚丧嫁娶的习俗虽然很盛,但干部大操大办,借机剑财的行为确有收剑,这是风向转好的苗头。

婚丧嫁娶取过度操办,甚至巧设名目,花样翻多,虽然是群众自觉的行为,况且已是常态,但旧的风俗习气不可助长,就算不为盈利,可也牵扯精力,包括在外打工的人员为了情面也不得不请假,桌上酒后口角甚至斗欧行为屡见不鲜。

希望农村基层党组织能正视这一问题,加强引导,争取在破除旧风俗,塑造新时尚方面取得突破,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