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化療後發生血象波動,牢記危險分級

多發性骨髓瘤早期控制力度強的治療以化療為主,大部分患者化療後可發生或輕或重的不良反應,常見骨髓抑制。這個期間病人的血象往往極度低下,除了必要的支持維持治療外,還需要做好觀察與護理,瞭解危險等級劃分!

多發性骨髓瘤常見四大副作用:①胃腸道反應、②骨髓抑制、③肝、腎功能損害、④心功能損害。

骨髓瘤化療後發生血象波動,牢記危險分級

——骨髓抑制表現

為什麼化療後骨髓瘤病人的血象會低下?甚至比化療前的數值還低?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化療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處於骨髓抑制期的骨髓瘤病人早期可表現為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的減少,嚴重時血小板、血紅蛋白均可降低,為全血細胞減少表現。

同時病人的自主感覺包括疲乏無力,抵抗力下降,在這個期間任何病毒真菌等很容易找到骨髓瘤病人的“頭上”,會出現感染,發熱等情況,此外還有自發性出血的表現。

——骨髓抑制分度

骨髓瘤病人化療後骨髓抑制會持續7-14天左右,主要觀察血常規,關注幾大血細胞,一是血紅蛋白,二是白細胞,三是粒細胞,四是血小板。骨髓瘤化療後發生血象波動,危險分級‘記’下來!

1、血紅蛋白一度是109-95,二度是94-80,三度是79-65,四度是<65

2、白細胞一度是3.9-3.0,二度是2.9-2.0,三度是1.9-1.0,四度是<1.0

3、粒細胞一度是1.9-1.5,二度是1.4-1.0,三度是0.9-0.5,四度是<0.5

4、血小板一度是99-75,二度是74-50,三度是49-25,四度是<25

骨髓瘤化療後發生血象波動,牢記危險分級

進行化學治療是有血象標準的,骨髓瘤病人骨髓抑制嚴重是不能接受化療,如果在化療期間發現了嚴重了骨髓抑制情況,必要停止化療。如果沒有及時的解決骨髓抑制的情況,將會影響到骨髓瘤的治療,影響到治療進度。

最後指出,有一個十分安全還可緩解化療副作用的方法:有關調研表明針對性的聯合治療配合進行,可有效緩解骨髓瘤病人因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血象方面也能夠得到支持,讓病人順利的度過化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