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被雕刻在清华园里的话,说出来很短,可做起来很难,这句话看起来不长,可这条路走起来很长。

今天或许很多人觉得思想自由容易,精神独立容易,但其实不是,即便是到了如今,精神的独立,依旧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境地,自由地思想仍旧是一面高高的栏墙。

一百多年前,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人们还敢怒不敢言,有话不敢说,思想是封建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女人三从四德,人们不自由,不独立,个人的人格被时代的思想所遮掩。

五十年前,陈寅恪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遥不可及,远即是远在外界环境的压迫,也是远在个人奴性的难以摆脱。

马相伯曾说:我像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他要叫醒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人民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吗?

而陈寅恪则说: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是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什么是独立之精神?

哲学家张世英说:在过去,中国的人格都是集体人格,个人人格始终依赖于集体人格。考虑个人则是自私,所以不关任何有关个人人格的东西,首先都要先考虑集体的利益。

所以就不少人而言,更习惯说:“我们都这样!”“别人都这样”“大家都这样”,而不是说:“我想怎么样”“我要怎么样”,总是要先考虑全体,然后才回头看看自己。

甚至大多数人的行为,首先要参考别人的做法,按照大多数人的方式去行动。

这不是精神的独立,而恰恰是精神的依赖。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什么又是自由?

自由就是没有束缚,可以自由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其他的事情干扰。

中庸有言,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其实我们常说的思想自由,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除了可以随意思考之外,我们还要明白,自己的思考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所思所想,虽然由自己的脑袋表现出来,由自己的口说出来,但是那并不是我们自己的。

陈寅恪先生这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不管是他那个时代,还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都是一种精神的雅望,都是一种向上的追求。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陈寅恪,是一个官三代,也是富三代。

他的祖父是清末高官,父亲陈三立也是著名诗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从小就读着最好的书,上着最好的学校,却没有拿到一张文凭。

1902年,陈寅恪东渡日本,在日本留学,然而,1905年,他就因为脚生病而辍学回国,回国之后,在当时由马相伯创立的上海复旦公学,但当时上海复旦公学还不是公立学校,没有学籍。

然而,在1910年,陈寅恪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和发过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才回国,毫无疑问,这一次他留学海外,依旧没有拿到一张证书,倒是看完了几个大学的图书馆。

也许对于他来说,知识的分量,要远比一张纸要大得多吧。

四年后,他得到江西官费资助,再度出国游学。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在学校里,他努力学习,学会包括梵文在内的二十多种语言,他觉得,语言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只有精通更多的语言,才能更好地研究历史。

多年来,他学得比很多人努力,可是当很多人连博士学位都拿到的时候,他还是只有高中文凭。

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是呀,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一个人在为了文凭读书的时候,其实离真正的知识就已经隔了一点。他读书,是为了知识,是为了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不是为了那一张可以被别人看见和承认的文凭。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是当所有人都在为了文凭努力的时候,知道自己是为了知识而学习。就是当所有人都在外身外的名利努力的时候,他内心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不被其他东西影响。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1925年,陈寅恪35岁,他回国了,同年,清华创办国学院,聘请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为老师,吴宓推荐到,陈寅恪可担此任。

校长曹云祥还不知道陈寅恪何许人也,就问梁启超:这个人是什么文凭,有什么著作?

梁启超回:没有文凭,没有著作。

曹云祥说:“不是博士,又没著作,这就难了!”

可梁启超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著作加一起,不及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要说当时也真是奇怪,用人唯才,一个校长,听从老师的建议,任用一个没有文凭的人担任清华大学的老师。

且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还有另外一个没有文凭的人叫梁簌溟,他也成了北大的老师。

陈寅恪成为清华老师后,并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老师,他真正在传递给别人知识,而不是学校要求什么,他就教什么恶,而不是社会要求什么,他就讲什么,也不是什么火他讲什么。

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什么是自由,就是不管做什么,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人格,都要活出自己,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理性主义哲学家安兰德在《源泉》里面借助霍华德·洛克的嘴巴说:很多人都过着一种二手的人生,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用别人的思想,过自己的生活。

一个真正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指导自己,而不是让外界的思想指导自己。

他把这种思想,传递给了别人,也感染了别人。

季羡林说:“听他的课,是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吕德斯,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有句话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感动另一个灵魂。

一个有趣的灵魂,就能感染一群有趣的灵魂,一颗真正自由独立的心灵,会真正让人看见生命的美丽。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现如今,许多人都在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其实很多人恰恰不具备这种精神和思想。

陈寅恪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什么是俗谛?

陈寅恪说的俗谛就是当时流行的一套主义,或是三民主义或者是其他什么主义,总之是市面上最流行的东西。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小康、标配生活等主流观念。

读书治学,就是为了摆脱这些主流价值观念,获得真正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不然,还不如死。

为什么不摆脱俗谛,就没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理解,今天很多人都去北上广,曰北漂,那为什么要北漂呢?就是因为北上广具有巨大的机会,可能会让人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可是很多人真的是自己内心就想去北上广吗?不,不是,很多人只是跟风。

再比如说,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上升,相关数据统计,今年有三百多万人报名考研,这考研的那么多人,真的就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吗?不外乎就是考研出来更好找工作,发展机会更好,但这岂不就是一种俗谛呢?

但要摆脱俗谛,是困难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只爱读书,不为文凭

所以陈寅恪还说: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这话从一个知识分子的口中说出来,有点今天说的愤青的感觉,但是可以感觉到,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在陈寅恪心里是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看似自由,其实处处都有俗谛。

今天,我们看似独立,其实思想处处都是依赖。

越是自由的时代,越是不自由,因为让你不自由的东西你很难意识到,他在你内心深处。

越是有信仰的时代,越是缺乏信仰,因为你的信仰你并不了解,他只是你随波逐流的工具。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