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世預賽上,國足主力中衛搭檔是初出茅廬的朱辰傑和邊後衛出身的張琳芃,替補鄭錚也是邊後衛出身,裡皮在中超16支球隊中竟然找不到兩個當打之年的球員,真的讓人感嘆,看來接下去只能指望布朗寧這個歸化球員了。而其實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在這個位置上還是有那麼一些優秀的人才的。今天,就為各位盤點十位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八大優秀中衛。

10.鄭智(1980年,180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有困難,找鄭智。“這個至今活躍在賽場上的39歲老將,絕對是中國足球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由於全面技術和適應能力,他可以踢球場上除了門將之外所有的位置。而他去年入選亞足聯官方評出的亞洲盃歷史最佳陣容,位置是拖後中衛,2012年入選亞冠最佳陣容,位置也是中後衛,阿里漢評價鄭智一直打中後衛是世界第一中後衛,說明在這個位置上他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中場出身的中後衛球員,防守上有著超越一般中後衛的判斷和上搶能力,跑動覆蓋能力幾乎一個人就能在特定時段守住禁區到中線的區域,充當一名合格的自由人。只是考慮他沒有在這個位置上呆的太久,所以排名放在最後!

9.金光柱(1968年,181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金光柱我個人感覺非常可惜,1994年廣島亞運會是這個朝鮮族球員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征大賽,當時他甚至將范志毅擠到了邊後衛的位置上,在比賽中身穿16號球衣的他將朝鮮族球員堅韌不拔、勇於拼搏、決不放棄的精神展示的極為到位,多次在場上上演飛身堵搶眼的場面,他的堅強意志甚至感染了整支球隊,一路上球隊先後力克伊朗、沙特、科威特等老對手,殺進決賽,最後雖然失利,但是這個成績已經是國足在亞運會上最好成績。只可惜此後的一場怪病,讓他從此遠離了國家隊,在俱樂部也沒有太多展示的機會,讓人扼腕嘆息。

8.季銘義(1980年,184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從小並不被人看好的季銘義在職業生涯前期沒有入選過各級國字號球隊的經歷,直到2003年,他才第一次入選國足集訓隊,這距離他19歲在實德成為主力已經過了4年。2年後的東亞杯作為隊長,季銘義拿到了當屆賽事的MVP獎盃,並隨中國隊以不敗的戰績拿了冠軍,而這個冠軍也是中國足球近20年來,所獲得的唯一一個冠軍獎盃。季銘義低調又不喜歡張揚,這也會讓人容易低估他的能力。巔峰時期的季銘義,到底有多強?曾經的隊友郝海東認為他足以勝任英超,這話或有吹噓成分,但也足夠說明季銘義的實力,而在那時許多中超外援眼中,他確實是個難纏的傢伙。

7.張耀坤(1981年,181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從1998年代表大連實德出戰完成聯賽處子秀,到2018年退役,張耀坤有著21年的職業生涯。相關數據表明,張耀坤在頂級聯賽中的出場達到411次,排名在所有球員第二位,僅次於徐雲龍。作為81超白金一代的重要成員之一,從小就是各級國字號球隊的常客,他與杜威的搭檔曾經被認為是未來國足十年的保障,他有著超出同齡人的冷靜,防守兇悍,動作乾淨,卡位精準,也有不錯的頭球能力,但是速度成了制約他更進一步的命門,也使得他在國家隊中始終難以佔據主力。

6.杜威(1982年,187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在中後衛這個位置上,中國球員曾經非常早熟,杜威作為那支01世青賽給過我們許多美好回國青隊核心之一,頗具大將之風的他得到了米盧賞識,於是在20歲的年紀參加了國足唯一一行世界盃正賽之旅,並且在對陣巴西和土耳其時連續首發上場,也由此實現了從國青隊隊長到國奧隊隊長,再到國家隊隊長的隊長全滿貫的國足生涯,從2001年-2016年,杜威的國腳生涯15年之久,共71次代表國足出戰。俱樂部方面,他在上海申花出道,曾為母隊奪得過末代甲A冠軍,但是之後由於性格問題,與球隊關係逐漸疏離,最終不得不離開。而隨後無論在綠城、魯能、華夏幸福還是貴州恆豐,他都是高開低走,最終在今年宣佈退役。

5.馮瀟霆(1985年,187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馮瀟霆應當是中國足壇難得的天才球員,身體強壯、速度極快、意識出眾、技術優秀,以及與生俱來的大將之風年僅18歲就是國青、國奧和國足三棲球員。老球迷肯定還記著2004年世青賽上,馮瀟霆上演千里走單騎連過德國隊數人打進的精彩一球,在那屆盃賽上,馮瀟霆被當時的德國媒體評為未來世界足壇最具潛力100大球星,你可要知道馮瀟霆可是與梅西一同入圍此項名單的。那時許多歐洲球隊想將他收入帳下,可最終由於俱樂部問題,他沒有在最好的年紀去歐洲提升自己。雖然此後在恆大他得到了中超七連冠和亞冠冠軍這些榮譽,但是和他曾經出眾的天賦相比,真的非常可惜。

4.張恩華(1973年,182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甲A時代霸主大連萬達“七冠王”核心球員,許多球隊在於他們對陣的時候,往往感嘆他們除了有三位優秀的歐美外援之外,還有一個土生的“非洲外援”,說的就是張恩華,外號“黑色橡膠”的他,速度也快,出腳也快,身體也好,那時甭管什麼水平的外援也好,國腳也好,被他盯上就像橡膠一樣的粘住你,別想跑了,整場就被凍結了。而且彈跳,滯空時間相當了得,往往雙方同時起跳,別人早已落地,他還在天上看風景,這使得他頭球得分成為常態,他與徐弘一剛一猛的搭檔就是那個時代中國足球最完美的組合。他共代表國家隊出場59次,進5球。

3.徐弘(1968年,183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有人稱“穩”字當頭的徐弘是中國版的巴雷西,因為他的預判與補位意識一流,他的領袖氣質堪稱球隊後防的鎮場之寶。位置感極強,在拖後中衛位置上的判斷力出眾,正面防守能力並不弱於以身體對抗為外人道的范志毅,不僅比賽風格沉穩老練,盤帶技術不俗,而且有一腳精準的長傳調度,常常是球隊發起反擊的出球點。除了速度不快之外,徐弘是每個教練都夢寐以求的球員。他帶領大連萬達,從1995年甲A第11輪到1997年甲A第21輪的近兩年多的時間裡,保持住了55場聯賽不敗的驕人戰績,可謂震古爍今。此外面相忠厚、行事低調的徐弘在他的球員時代,不僅憑藉其豪爽內斂、不怒自威的個人魅力統馭著“大連幫”,更與脾氣火爆的范志毅與魏群均能相處融洽,胸有城府、鞘裡藏刀,他才是中國足壇的隱形大佬。

2.李瑋峰(1978年,182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李瑋峰是國足歷史上脾氣最火爆的球員之一,在為國首發出場次數高達111次的同時,他還是吃紅牌最多的球員,而且經常用鎖喉來控制對方,曾經在東亞四強賽中日大戰當中,李瑋峰怒掐日本隊長鈴木啟泰的一幕成為經典時刻。與他性格相符,在球場上李瑋峰總是極為鐵血,捨身拼搶是常態,身為硬漢中衛李瑋峰為爭頂一個頭球,鼻樑都被對手撞歪了。他的頭球能力是威力十足,甚至是國家隊的得分利器,在2002年十強賽上兩個頭球為國足進日韓世界盃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1.范志毅(1969年,183CM)

鋼鐵長城,90年代以來國足十大優秀中後衛,其中五人出自同一城市

範大將軍也許是中國球員中身體素質最勁爆的球員,甚至沒有之一,讓也讓他勝任球場上所有的位置。除類似亞洲盃、世界盃奪冠這些對於中國足球都遙不可及的夢想之外,他做到了中國球員能夠實現的一切。世界盃去了,中國隊的主力;歐洲聯賽也去了,雖然說水晶宮不是英超,但畢竟也是留過洋;甲A聯賽冠軍也拿了,還是以中後衛改打中鋒的身份拿到的。當中國足球人對於亞洲足球榮譽望眼欲穿時,范志毅在2001年當選亞洲足球先生, 他共代表中國國家隊出場90次,進14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