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松鹰图 186cm×96cm

历代丹青妙手画鹰,大多强调的是雄奇霸悍势挟风雷,而白石老人笔下的鹰与众不同,英姿勃发,清俊飒爽,但同时更多透露出的是一份孤傲和自赏,这在精神层面似乎更丰富,也更加耐人寻味。

白石老人画鹰是从定居北京后的20 世纪20 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他画鹰基本上还是处于自然描绘状态,他把鹰作为自然界禽类的一种,虽然也注重了眼、嘴、爪的表现,但对鹰性格的刻画还远未达到。在手法上大多是以水墨渲染而成,注重体积块状结构而较少关注羽毛变化,鹰体以大笔饱水写出,比较润透。2009 年秋季在北京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456 万元成交的,齐白石于1928 年赠送给徐悲鸿的巨幅《松鹰图》即为这一阶段的代表。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白石画鹰以昂首俯视或回头居多姿态处于静与动的临界点上偶有展翅欲飞之作飞翔之鹰未得曾见到了1932 年,齐白石画鹰发生了变化,这与他观得陈半丁所藏八大山人画鹰之作有直接关系。齐白石在1932 年所作的《鹰》上记下了这件事:“余年七十矣, 未免好学。一昨在陈半丁处见朱雪个画鹰, 借存其稿。从此画鹰必有进步。”八大山人的这幅鹰确实对齐白石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他后来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那幅著名的《鹰》(1941 年作),从构图到笔法都与之极为相似。

齐白石后期画鹰手法大变,多用浓墨焦墨阔笔点出,讲究层次,更加注重鹰体不同部位羽毛的走势、长短、粗细等细部特征。羽毛收拢,画翅膀尖端和尾巴时用中锋干笔,雄健有力;画羽毛时表现有光泽的质感。

鹰嘴、鹰爪、鹰眼非常难画,也是刻化性格的关键。白石老人以焦墨勾勒鹰嘴、鹰爪和点睛,充分表现嘴长有勾,鹰爪健而利的特点,同时强调鹰眼的敏锐。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白石画鹰以昂首俯视或回头居多,姿态处于静与动的临界点上,偶有展翅欲飞之作,飞翔之鹰未得曾见。

白石老人以鹰寓人,是为英雄之意。他笔下的鹰坚毅从容,睿智博大,寄托着对英雄们的颂美之情和自己的理想情怀。他从不画群居之鹰,而是只画一只,立足于松柏之上或是巨石之巅。英雄独立、单刀赴会,人们也从形单影只中,看到了英雄的一份孤独和寂寥。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鹰139cm×59cm1941 年

题跋/九九翁齐白石画藏。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

印章/九九翁 白石 寄萍堂

风声萧萧,松涛阵阵,一只雄鹰傲视远方,有几多理想,有几多打拼,有几多坚持,有几多牵挂,这不就是白石老人自身的写照吗?这份孤寂也正是白石老人内心深处世界的自然流露。

哪个英雄不孤独?哪个成功人士不孤独?白石老人把鹰送给毛泽东,送给蒋介石,送给抗战名将黄琪翔,送给徐悲鸿,送给老舍,在他心目中这些人都是书写历史的英雄,而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怀揣梦想,忍受寂寞,披荆斩棘,踽踽独行的人?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诚如逆境才能出人才,往往只有孤独才能成就英雄。在某种意义上讲,英雄必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有着不同常人的思想和胆识,走的是一条千回百转,布满荆棘,世人少走的路。无人与之同行,也无需同行,成大业者不仅能承受而且还会在执着中享受着这份孤独。社会在发展,今天我们对英雄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已经看不到过去的硝烟弥漫和横刀立马,今天的英雄指的是各个领域的精英翘楚。世道在变,但成功的规律并没有改变,而且,今人若想成功,所承受的孤独和压力一定远胜古人。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成功者永远都是孤独的,他们喜欢安静地思考,坚韧地践行,即便有泪也会在无人的角落悄悄擦净。平庸的人才爱热闹,没想法的人才愿意扎堆,“二八定律”适合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20% 的人占有80% 的财富;80% 的人为20% 的人服务。不甘寂寞喜欢热闹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向了80% 的队伍,未来的生活可想而知。

若想成为一个有所建树的人,就要远离喧嚣学会思考,因为在嬉笑玩耍、左顾右盼、扎堆热闹中从来不会产生成功。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成功者注重是孤独的 | 齐白石·画鹰

齐白石画鹰



推广艺术新势力 | 主攻学术·引领收藏·私人定制

严禁图片运营商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