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戰爭。

協約國總司令法國福煦元帥曾在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簽訂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一語成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很多幸存者,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熠熠生輝的主角。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沙漠之狐隆美爾。)

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於一箇中學教師家庭,雖然非普魯士軍事貴族家庭出身,但身體孱弱的隆美爾依然被其愛好軍事的父親送入了德國軍校。

1911年11月,隆美爾從軍官學校比業,一戰爆發後以少尉的身份參加了戰鬥,他轉戰法國、羅馬尼亞、意大利戰場。

隆美爾意志堅強,刻苦耐勞,智勇雙全,在戰爭中展露出過人的軍事天賦。

第一次參加戰鬥時,就率領3名士兵擊敗了20名左右法軍的進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一戰中的阿爾卑斯前線,在當地,奧匈帝國和德國共同與加入協約國的意大利作戰。)

一戰中隆美爾最為輝煌的一次戰鬥發生在對意大利的一次戰役中。1917年9月作為中尉他率領“符騰堡營”沿著一條險峻的山路翻越阿爾卑斯山,連續運動50小時,偷襲意大利人,俘獲敵人五千多名,火炮三十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一戰時期的隆美爾。)

隆美爾因此戰獲得了“藍色馬克斯”勳章(該勳章起源於1667年,是德國軍隊的最高榮譽。)

初露崢嶸的隆美爾因此戰被譽為高山上的狐狸。

1917年的隆美爾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的隆美爾)

在一戰中,隆美爾兩次負傷,四次獲得軍功勳章。

一戰德國戰敗後,因一戰中的戰功和卓越表現,隆美爾在被裁減後僅剩的十萬德軍中得以留任。

從1919年起,他在德國國防軍中歷任步兵連長、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

在此期間,他在總結和學習,直到希特勒掌權後,被“慧眼識珠”的希特勒看中(希特勒很認可隆美爾寫的書《步兵攻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1939年,希特勒因該書決定隆美爾擔任其其大本營衛隊長。

德國閃擊波蘭時,隆美爾在最高統帥部任職,波蘭戰役結束後,因隆美爾的請求,希特勒滿足了他想指揮一個裝甲師的願望。

1940年2月15日,隆美爾勝任德軍第七裝甲師師長,該師在法國戰役期間戰績輝煌獲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阿爾卑斯山之狐”隆美爾


由此隆美爾進入了他軍事上的黃金時代。

隆美爾的一生同希特勒密不可分,因希特勒的賞識大展才華,最後也被希特勒逼迫自殺。

正所謂“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