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古代山水畫藝術?

郭洪陽


中國古代山水畫不講究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說不太在意畫得逼不逼真,而是講究畫的神韻意境,以簡潔飄逸的筆法給欣賞者帶去精神上的享受。

第一、奇 中國古代畫論中既強調多樣性又強調統一性

多樣性即反對平鋪直敘,反對景物雷同。五代李成《山水訣》:"千巖萬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獻)層巒但起伏崢嶸而各異"。同時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變化,要有強烈的比照。"既追險絕,復歸平正。"也就是說中國山水畫通常不畫缺少對比的平原景色,總是喜歡錶示地形地貌對照強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 關山行旅圖 關仝,五代宋初長安人。早年師荊浩,後又師唐代名家王維、畢宏等,有出藍之譽。喜作宏偉山勢,求意境。

第二、遠 具體說就是散點透視。 中國宋代的山水畫家王微說:"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 也是宋代山水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則提出山水畫的“三遠”表現法。也就是說中國山水畫不採用西方那種平視靜觀構圖“所見不周”的表示方法,而是採取了視點活動的“三遠”表現法。這種體現法與古代的走馬燈或今天電影表現手法中的"搖"相似。所以中國畫的畫幅,若不是縱長的條幅(scroll)立軸就是橫長的橫卷。或者說一幅中國山水畫中,不論是以高遠、深遠、平遠中的哪一“遠”為主,但都結合以其他的二“遠”,總之是追求一個“遠”字,打破了光陰和時間的限制。







王北齋


(1)中國山水畫講究意境。它以高度的藝術概括,運用以少勝多的藝術手法,作品的意境更為濃厚、鮮明,顯示了中華民族美學傳統的重要特色。

(2)其次,中國古代山水畫在空間處理上,採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就是把山水畫家自己龕作一個巨人,而對自然就像人觀盆景狀。這樣,千里江山盡收眼底,或用長卷的形式表現如《千里江山圖》長達11米。或以中國畫特有的高遠、平遠、深遠的構圖方法,畫十分複雜的山嶺,如《溪山行旅圖》、《早春》《青卞隱居圖》等其空間處理突出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獨特的構圖方法。中國古代山水畫創造的這種獨特的處理空間的藝術手法,既體現了中國畫家獨特的觀察自然的方法,同時也蘊含著中國民族的審美胸襟,體現中國人的自然觀。

(3)此外,中國畫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如表現各種山石就有各種皴法,什麼披麻皴、雨點皴、荷葉皴等。在這些表現程式的運用上,主張靈活運用,不斷有所發展。在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上,也更為豐富多變,如筆法中包括上述的山石的多種皴法好點苔法等;墨法中溼者為“染”,幹著為“擦”還有“破墨”“積墨”等等。可見,中國古代山水畫也同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和體系。


曉牧文化


如何評價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藝術?

這個問題很好。

首先,中國古代山水畫是我們中華名族的一大國粹,是獨特的,是我們這個民族專屬的藝術,並且這種藝術已經傳承了千年了。

中國古代山水畫在世界的藝術史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基本上,有華人的地方,如果你還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就一定會承認和喜歡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如果挑選幾個極能代表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符號的話,中國山水畫和詩詞書法一樣都是能進入前十的。

其次,中國古代山水畫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價,古代山水畫從唐代的大小李將軍起已很成熟了,五代的荊、關、董、巨,劉、李、馬、夏,宋代范寬以及後來的元四家,明四家,四高僧,揚州畫派,金陵畫派,新安畫派,直到黃賓虹為止,可以說是群星璀璨,光耀奪目

就山水畫而言,歷代都很輝煌,但追求和評價各不相同

個人以為,元代之前的山水畫,主要以嚴謹為追求,院畫為主體,這和宋徽宗這個人的喜好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也有馬一角這種畫殘山剩水的畫家,但整體風格都是以嚴謹為主,那個時候,一張畫畫個十天半個月都是常事,即便是很小的一把團扇,也是畫的一絲不苟,絕對不允許草率的態度的,那個年代對於山水畫的評價最關鍵的詞就是“嚴謹”

元代山水畫就不同了,追求瀟散,散淡,逸筆草草,大體上,幾乎和宋人山水風格是相對立的,代表人物有倪瓉,方方壺,黃大痴,梅花道人,黃鶴山樵,對於元代山水畫的評價關鍵詞是“散淡”

明清作為一個時期來講,風格多元,是古代山水畫發展的一個大時期,這個時期,山水畫的各種面貌風格都非常成熟,學宋人的有,學元人的也有,這是一類,代表人物有明四家,和清六家,這一類沒什麼好講的。重要談談清初的四高僧,他們能在這一時期脫穎而出,也就是能代表這個時期的。

石濤的出現給山水畫帶來了很新的面目,他主張寫生,搜盡奇峰打草稿,他的這種思想,風格甚至能影響至今。八大山人的山水雖然學董其昌,但用筆極講究,幾乎把山水畫的用筆提到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新高度。漸江的畫中那種冷逸逼人的空靈把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又推到最高峰。石溪的瀟散,逸氣,禪意,古樸也是前無古人的,其實,這一時期山水畫高手倍出,絕不止四僧,還有龔賢,戴本孝,梅清,他們的造詣都不在四僧之下。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評價的關鍵詞是“多元”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山水畫就進入現代時期了,這裡就不評價了...






懶柯


中國畫的古代,以宋朝為分水嶺,宋包括宋以前的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黃金時代,山水畫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因為那時的山水畫很純粹,畫就是畫,畫家一生的修養就是為了畫好畫。

這個黃金時代出現的大師,真的高山仰止,無以倫比,可惜,中國畫後來走向了文人畫的發展道路。

文人畫一方面是很美好的藝術,是幾種傳統藝術的綜合體,其藝術性,當然也是有的。

但另一方面,文人畫的出現乃至盛行,甚至一統中國畫的江湖,其實,是斷送了宋朝已達高峰的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

或者說,是中國畫的發展走了彎路。

瞭解一下中國美術史,中國畫發展到了宋朝時,無論山水,人物,花鳥畫等,均已發展成熟,且表現技巧豐富,出現了風格各異的諸多名家,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異常精美的畫面效果,中國畫可謂鼎盛之極了。

那時的中國畫,就是畫,畫家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畫畫上,天才畫家再專心研究一生只研究畫畫,不用受詩書印等束縛,畫當然好,好到什麼程度?

好到後人只能望其項背!

如果沿著這條路發展,中國畫的技巧,觀察客觀物象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與材料,都必定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系統化,畫面效果也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美妙,影響力必定更強大,可能也就沒有歐洲文藝復興的三傑什麼事了,即使出現了那三傑,其影響力也不會這麼厲害了。

因為,與之同期的中國畫相比,他們的就不見得有多優越了,如果再借助傳教士把中國畫帶回歐洲,估計當時歐洲的人都要來中國留學學畫畫了。

可惜,上述都是假設,歷史沒有如果。

但是,宋即出現了文人畫,雖不成氣候,但對接下來的元代影響已大!

因為,元,民族分裂,漢人之慘,幾乎滅族,而,人才,永遠是漢族最多。人才幹什麼了?蒙元不用,想用的都隱居去了,出家當道士,做和尚去了。

而,這些人才有思想要表達,個性想展示,唯有通過書畫舒解心中鬱悶,顯示自己的清高,展現自己的品質高潔,是故文人畫大盛。

經元明兩代畫家努力,文人畫也算髮展得相當厲害了,甚至影響到中國人的審美思維了。

但純粹的中國繪畫則日漸式微,甚至發展到後來不題字,沒有詩與印章的畫被看不起。

文人畫把詩書畫印統一到一幅畫中,畫已淪為一個元素,而且,好象還不是主要元素。

在這種思維指導下,畫要“寫”出來的才是高妙的作品,才是最高超的技巧!

這還是畫嗎?

好在,近現代不少畫家發現了這些問題,他們紛紛提出要改革中國畫,不少畫家付諸行動,純粹繪畫類的中國畫又漸漸的出現,到了當代,已在中國畫壇又佔一席之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