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自從“嫁入”北京朝陽區國資委之後,“園林皇后”何巧女仍未真正從嚴重債務危機中走出來,近日,何巧女已卸任東方園林董事長、總裁。

很多人不由會問:接連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權、管理權後,身家大縮水的“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兌現約95億元人民幣“豪捐”嗎?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園林皇后”何巧女痛失公司控制權和管理權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東方園林創始人、原董事長、總裁何巧女

三年之前,從園林升級生態環保,乘上了P2P的翅膀飛翔,“園林皇后”何巧女的步伐似乎踩在時代的節點上,她給東方園林制定了一個“五年千億夢”——2020年將東方園林打造成市值千億的公司。

30歲結婚、40歲生子,從一家花店起步,為了綻放千億只花,何巧女只有一個字兒“拼”!

在她看來,PPP將為東方園林開啟又一個春天,不算兩個10萬億的水生態領域、土壤汙染治理及生態修復,單就東方園林進入生態環保四個子領域中的水務、固廢處理這兩個子領域,已形成存量資產的PPP轉化和未來需要的投資累計會在7萬億以上。

過去的2018年,對於走過26年風雨歲月的何巧女來說,簡直是她人生又一個至暗時刻,痛不欲生,更是東方園林史上最難的一年。跨過2019年後,嚴重的債務危局並未太多緩解,即使何巧女帶領東方園林四處突圍,積極圖謀“自救”,可號稱“中國園林第一股”東方園林依舊境遇艱難。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園林皇后何巧女

自2018年5月21日遇上史上最涼發債,深陷債務危機441天之後,“園林第一股”東方園林被迫選擇“出嫁”易主。

今年8月5日,東方園林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唐凱與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全資子公司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委託協議。

何巧女、唐凱合計向“朝匯鑫”協議轉讓東方園林5%的股權,並承諾將其持有的除上述轉讓股份外的16.8%的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委託予“朝匯鑫”,“朝匯鑫”將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朝匯鑫”是今年7月23日成立,是北京朝陽區國資委持股100%的全資子公司。

2018年12月,何巧女已將5%股權轉讓給朝陽國資中心旗下北京盈潤匯民基金管理中心,而“盈潤匯民”和“朝匯鑫”為一致行動人,股權權益變動後,東方園林成為北京朝陽國資中心下屬首家A股上市公司,東方園林實際控制人也變為朝陽國資委了。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東方園林

不久前,易主朝陽國資委後,東方園林又完成經營管理權變更和一系列人事變動。

10月29日,東方園林發佈《關於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並換髮營業執照的公告》,公告稱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何巧女變為劉偉杰,同時,東方園林當月28日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公司董事會聘任劉偉杰為公司總裁併擔任法定代表人。

29日這一天,東方園林又發佈《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選舉慕英傑女士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為三年;聘任劉偉杰先生為公司總裁,任期為三年。

慕英傑,生於1972年,現任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劉偉杰,生於1978年,於2016年加入東方園林,曾任公司環保集團總裁、董事、聯席總裁。

順帶說一下,東方園林新任女董事長慕英傑所在的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組建於2009年,是北京朝陽區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一級企業,區國資委是唯一出資人。

東方園林始創於1992年,至此,創始人何巧女“暫時”告別自己一手創辦的上市家族企業,控制權和管理權交接後,東方園林又迎來了新主人——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

記住,上述表達裡用的是“暫時”,長達27年創業史的何巧女曾多次遭遇事業“滑鐵盧”,但都是挺了過來。另外,何巧女和生於1970年的丈夫唐凱(現為東方園林非獨立董事),仍分別持有佔總股本33.39%和5.74%比例股份,位列東方園林前十大股東第一、二名;只不過從三季度報顯示,夫妻二人股權尚處於股權質押狀態,但理論上,何巧女家族仍有希望重掌東方園林的那一天。

暴風雨後終見彩虹!東方園林不久前發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東方園林於2019年第三季度扭虧,實現營收16.45億元,淨利潤850.63萬元,業績變動也預示東方園林有望重獲生機。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以來,東方園林所處的公用環境行業也迎來來自財政、金融、資本市場等諸多政策性利好,這也為東方園林從涅槃走向重生提供新的機遇。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園林皇后陷入債務泥潭,是貪婪還是德不配位?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何巧女和丈夫唐凱(左4)、兒子(左5)

何巧女,生於1966年,祖籍是浙江金華武義縣城西北的下埠口村。她的父親何永彩,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村裡“先富起來的人”,靠搞花木種植賺了一點錢。

出身農家的何巧女,在四個兄弟姐妹中排行在二,1984年何巧女從武義一中考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畢業後分配至杭州林業局工作。當年的何巧女一心想考託福出國,最終未能如願,工作也辭了,只好回家幫父親推銷盆景。

90年亞運會,北京舉辦盆景展覽會時,一口流利英語,又加上大學學到知識,何巧女幫父親賣出了不少花卉苗木,她也變為“北漂”,靠賣花卉、盆景起家。

自1992年創辦花房起,這一路以來,何巧女走的並不平坦,總是磕磕碰碰。1993年她遭遇了創業第一次挫敗,聘請的經理捲款逃走,投資的鐵礦又被騙,她被上門討薪的民工逼著寫下無數個欠條。她的父親何永彩痛惜地說:“你別開公司了,就自己賣了多少賺多少行了,開公司太累了!

東方園林日後上市,何巧女也曾幾度麻煩纏身。由於快速擴張,質量出了問題,曾官司糾紛不斷;另外,還出現高管“另立山頭”,有人拿著公司內部資料在她的面前公開威脅過。不過,個頭不大的何巧女,抗壓力卻很強,性格強硬的她,從不服輸。

作為“園林第一股”的東方園林,也被稱為“PPP民營第一股”。民企參與PPP模式,尋求企業資產擴張,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靠瘋狂的負債堆積資產規模,極容易陷入資金鍊流動性困境,甚至是坍塌、一敗塗地。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東方園林前董事長兼前總裁何巧女

公開信息顯示,東方園林前董事長兼前總裁何巧女和他的丈夫、前副董事長唐凱,在2019年頻繁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其中,今年7月22日,浙江嵊州法院還對何巧女實施限制高消費令,也就是常說的“老賴限高”。

總的來看,一手交出自己辛苦創辦的上市公司“東方園林”控制權及經營管理權,卸任公司法人、董事長、總裁,對於陷入苦境而難以自拔的何巧女來說,既是“被動”,也是危情處置的“主動”行為。

從最冷發債到違約虛驚再到國資馳援,再到“易主”,何巧女如今能緩一口氣了。從債務構成主因來說,何巧女的東方園林從事的項目多與環保有關,且與項目所在地的民生及環境息息相關;過去,東方園林是A股市場“白馬股”,一家相對質地較好、且為行業龍頭型民營企業,問題主要出在P2P運營上。也正因如此,政策“暖風”一到,質地好的公司,通常獲取資金的支持相對容易一些,且更會受到來自政府層面的重視、施以援手。

另一方面,股權被質押,又被限制高消費的何巧女,即便不交權,也短時間很難有所作為,“退一步海闊天空”,主動“撤退”也是規避經營、訴訟等多重風險,日後圖謀東山再起爭取“主動”的好策略。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福耀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

11月3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一番“曹氏直言”引發熱議。發言中,曹德旺呼籲媒體不要再用“老賴”這個詞:“

稱為‘老賴’不公平,人家破產了,有的賴了,有的沒有賴,賴的是少數”,他說:“企業家的事業是風險事業,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奮鬥,要從人格上尊重他們。

另外,曹德旺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企業家德不配位,碰到困難一定要想辦法自救,你們出的問題大多數是貪婪。

曹德旺建議,企業家們自己要去提高,碰到困難一定要想辦法自救,你們出的問題大多數是貪婪,擴張太快,你可以適當的賣掉你的資產,用賣資產的錢來還銀行或者債務問題,趕快賣,現在賣比後面賣更好。

曹德旺說,我這次在淄博調研的時候,也跟他們講,賣掉,三個公司先賣一個,不能解決再賣一個。我跟他們講,勝敗是兵家常事,你第一代失敗了,第二代還會起來。企業家們碰到困難應該自己醒過來,自己救自己,不要等待。

卸任董事長,園林皇后、中國女首善何巧女還會兌現95億元豪捐嗎?

東方園林創始人何巧女之“花房精神”

說到“德不配位”和“貪婪”,曹德旺談了數個方面,他認為,作為企業家,要理解中國的文化,就是要德配位。曹德旺說:“我總結了一個企業家的成功之道,第一是必須具備文化自信,就是你必須有信仰,而且有一定段位,能夠把儒家提倡的東西用在你的管理上。第二必須具備你所從事的事業的專業經驗,第三你必須具備很淵博的知識,第四你要有一個胸懷境界,你要有為國為民的熱情,第五你必須具備市場經驗,告別那些懶散的作風,你才會創業成功。”

多年以來,東方園林創始人何巧女一直將“花房精神”作為企業文化,並認為這是企業“最初的力量,不變的夢想”。“花房精神”,曾被奉為東方園林的企業精神。1990年,何巧女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花房裡,開啟了“火紅的校園創業”。日後,何巧女將這種艱苦奮鬥、開拓精進的創業精神,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題是,“花房精神”在近年來何巧女創業歷程中,變成了“祥林嫂式哭訴”,四處宣揚生怕外人不知道似的,將企業文化當成公司對外宣傳的招牌。靠P2P擴張獲得“資產大豐收”的何巧女,是否真的回頭看那副高掛的“花房精神”圖?

何巧女曾以267億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國女富豪榜第六,誇口15億美元“豪捐”又讓她收穫“女首善”名聲,可她卻忘了,危機早就在身後暗流湧動,迷戀P2P冒然激進,忘乎所以高發債務,豈不是千億慾望下的賭徒行為?貪婪式快速擴張,最終是作繭自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