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与贵妃有什么区别?

谈文论史


表面上来看,“皇贵妃”相对于“贵妃”,其实就多了个“皇”字,然而就是多出来的这个皇字,让皇贵妃与贵妃就完全不同了。贵妃与皇贵妃在古代都属于高品阶的妃嫔,主要授予宠妃,皇贵妃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觉得“贵妃”封号无法表现对妃嫔的宠了,所以冠以“皇”字。

古代后妃的封号之中,原本除了皇后,其余妃嫔封号都没有“皇”字,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原本就是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的存在。皇贵妃只存在于明清两朝,明朝皇贵妃是比贵妃更受宠的妃嫔封号,而清朝的皇贵妃则更进一步,位比副后,能够被册立为皇贵妃的不是下一任皇后,就是死后因受皇帝恩宠而得。


按照明朝史籍记载,第一位正式拥有皇贵妃名分并且得到朝廷承认的是明宪宗宠妃万氏,然而最早被称为皇贵妃的,则是宪宗的祖母,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孙氏原本是宣宗的贵妃,极受宠爱,而当时宣宗正宫皇后胡氏膝下无子也不受宠,宣宗本想废了胡氏改立孙氏,却遭朝臣与皇太后反对。宣宗看着不能让挚爱做皇后,便在其贵妃封号前加一“皇”字,授予原本只有皇后才有的金宝,“皇贵妃”之衔由此诞生。

而贵妃的历史,则比皇贵妃悠久太多。汉晋时期大多承袭旧制,皇后之下设立三夫人,南朝宋时正式出现“贵妃”的封号,隋唐时期成为定制。贵妃是众妃嫔之首,在皇贵妃出现之前,很长时间内都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姬妾封号。明朝时期,后宫妃嫔的封号非常繁杂,然而在前期,贵妃依旧是所有妃嫔中最尊贵的一个。


明朝出现的皇贵妃,其实就是锦上添花——觉得贵妃还不够尊贵。明朝后宫制度相当沉冗复杂,规制也比较混乱,不同品阶的妃嫔人数方面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明朝甚至出现过两位皇贵妃同时被封立的情况,比如明世宗嘉靖十九年,王贵妃、沈贵妃与阎贵妃同时晋封皇贵妃,而当时阎贵妃已薨,王贵妃与沈贵妃仍旧在生。而到了清朝,皇贵妃明确只设一人,在后宫位比副后,绝无可能两位皇贵妃同生。

清朝承袭明朝的相关制度,并且进行了诸多更改,后宫妃嫔制度方面,清朝的等级更加森严也更加明确。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四妃六嫔,贵人与贵人之下的低阶庶妃没有人数限制。清朝时的皇贵妃,地位相当于副后,品阶极高,从不会轻易册立。而清朝的贵妃也明确限制人数为两人,贵妃的地位稍低于皇贵妃,但也够不着副后的地位。


从皇贵妃最早诞生的原因就可以看得出,皇贵妃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明朝时期礼法森严,何况皇后虽大多出身清白可未必受宠,皇帝对于宠爱的妃嫔,既不能册立其为皇后,那就只能在旁的地方弥补了。皇贵妃这个封荣,就是对于这些宠妃的格外恩宠。随着时间推移,皇贵妃也成为了一种荣誉,那些家世不低、生育子嗣于皇族有功者,也有机会被晋封为皇贵妃。

有些港地清宫剧之中,后宫妃嫔动不动就被册封为皇贵妃,简直信手拈来,而事实上哪怕是明朝,皇贵妃的册立也没那么容易。皇贵妃地位太高,尤其是清朝,若非中宫之位空悬,那么皇贵妃就是对皇后的莫大威胁。清朝的皇贵妃,大多都是妃嫔临终冲喜或者死后追封,要么就是继后的铺垫,与皇后分庭抗礼的皇贵妃极少。一般没有皇后,就由皇贵妃主理后宫,不过凡事也都有例外,比如雍正帝元后薨后,晚年真正在后宫主事的是乾隆帝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

简单来说,贵妃是妃嫔之首,而皇贵妃就是升级版的妃嫔之首,也是中宫无人后,新皇后的预备人选。


澹奕


皇贵妃和贵妃的地位差别还是很大的,下面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皇贵妃

皇贵妃始于明朝,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续后孙氏。孙氏在明宣宗继位后被封为贵妃,按照惯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但因为宣宗极为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同皇后一般享受金册金宝,由此皇贵妃从她开始,清朝也一直沿用。到了康熙时期,开始正规化,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皇贵妃为众妃之首。

贵妃

贵妃则比皇贵妃出现早得多,南朝宋孝武帝开始设有贵妃的位份,后面的朝代也一直沿用。唐宋时期,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正一品的四个封号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贵妃为四妃之首。到了明清时期,大部分时候贵妃还是众妃之首,除非皇帝立了皇贵妃。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个说法:“皇贵妃地位尊贵,位同副后。”正因为如此,所以皇贵妃一般不轻易设置,因为它随时有可能威胁到皇后的地位。除非皇后失宠、被废或者死亡,皇帝才可能册封皇贵妃。比如乾隆帝的富察皇后病逝,他便晋封娴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顺治帝不喜孝惠章皇后,独宠董鄂氏,便将其册为皇贵妃;乾隆帝的继后被收回金册金宝后,他便晋了令贵妃为皇贵妃,当时继后还未过世,但是后宫大权便已到了令皇贵妃手上。皇贵妃在非常时期,有权利和资格代理皇后职责,但是贵妃却没有,贵妃更多情况下只是皇上特别宠爱的妃子之一。


若浅话史


这两个等级差别还是很大的。皇贵妃这个称号始于明朝,是明宣宗朱瞻基为了自己的小老婆孙贵妃而增设的一个后妃等级,位在皇后之下,贵妃之上。朱瞻基的原配皇后胡氏是由爷爷明成祖朱棣指婚,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感情。加上胡皇后一直无子,明宣宗又是个性格活泼的皇帝与皇后恬静的性格完全相冲,导致明宣宗对这个皇后完全不喜欢。孙贵妃早年被养育宫中,算是与孙贵妃青梅竹马,孙贵妃相貌出众,而且与宣宗志趣相投,都是活泼好动的性格。这样一样宣宗心里就有了废掉胡皇后,立孙氏为皇后的想法。

增设皇贵妃这一后妃等级就是为立孙氏为皇后做准备。孙氏本来于宣德元年就已经封为贵妃,孙贵妃又在宣德二年生下了明英宗,随后就被封为皇贵妃,此时孙贵妃就只差一个皇后的名号了。宣德三年明宣宗最终下令废除了胡皇后,至此孙贵妃成了孙皇后。以后后宫中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中宫皇后还在,皇贵妃之一等级是空而不设的。

后来的清朝也继承了明朝的这一传统,虽有皇贵妃这一名号但是空而不设,就是不想给皇后造成太大压力,让人有觊觎之心。

乾隆30年,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无故被废。对于这一清史疑案,其中有一种猜测就是乾隆想要立嘉庆的母亲也就是延禧宫攻略中的魏璎珞为皇贵妃,打破了中宫建在不立皇贵妃的传统,导致了皇后的激烈反对,最终皇后断发明志,惹怒乾隆最终被废。

可以说皇贵妃是和皇后半步的之遥的存在,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皇贵妃就可以代行皇后职权,乾隆废掉皇后以后,魏佳氏(魏璎珞)就是以皇贵妃身份掌六宫之事,比贵妃拉风太多。

回答完毕。


小川说史


在皇帝的后宫之中,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或是失宠、被废时,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和普通嫔妃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级别高一点而已,并且皇贵妃因为位同副后,所以只设置一人,而贵妃则有两人。

皇贵妃与贵妃都是中国古代皇帝后宫嫔妃的等级之一。皇贵妃始于明朝景泰年间,明代宗册封其宠妃唐氏为皇贵妃。自此之后,皇贵妃成为了明朝宠妃的专有头衔,并且在不久之后成为定制,地位仅次于皇后,拥有金册和金宝,待遇也仅仅是略低于皇后,基本上相当于副皇后。明代宗、景泰帝曾经册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因为“夺门之变”的缘故,唐氏的皇贵妃地位没有得到后来明朝官方的认可。明朝第一位官方认可的正式皇贵妃是明宪宗的宠妃万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位万贵妃,实际上应该叫万皇贵妃才对。万贵妃的事情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


皇贵妃由于地位尊崇,位同副后,会对皇后之位产生威胁,所以轻易并不设置,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宠、皇后被废、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晋为皇后之前的预备这几种情况下设立。顺治帝宠爱董鄂妃,将其立为皇贵妃,宠冠六宫的董鄂妃让顺治帝一前一后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形同虚设,不能立足。


另外继后辉发那拉氏被幽禁后,令贵妃被晋为摄六宫事皇贵妃。皇贵妃在非常时期有权利和资格代理皇后职责,但是贵妃却没有。

清朝继续沿用了明朝皇贵妃这一等级,地位、待遇和明朝相当,仅次于皇后,高于所有的贵妃与妃。因为皇贵妃和皇后仅仅是一步之遥,对皇后之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为了避免后宫的“不和谐”,清朝规定,皇后在世时不册封皇贵妃,并形成定制。除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之外,无一例外。魏佳氏被册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时,清高宗弘曆的继后乌拉那拉氏(一作辉发那拉氏)的皇后之名并没有被去除,仅仅是不废而废。因此,魏佳氏成为了清朝二百余年里,唯一皇后在世的情况下被册封的皇贵妃。但是,这位皇后也仅仅只剩下一个虚名而已。

自此,皇贵妃头衔只能在宠妃们临终前或去世后被授予,基本上沦为了“荣誉勋章”一般的存在。唯一的例外就是代理皇后,即皇贵妃摄六宫事。这一类人当中,大部分不久后都会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当然,也有少部分生前没有扶正的,如清仁宗顒琰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和恭忠亲王奕訢的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仪纯皇后是在去世后多年、儿子清仁宗即将即位前才被丈夫清高宗追谥为皇后的。

而孝静成皇后,则是临终前才被养子清文宗奕詝尊为皇太后,去世后被追谥为皇后。但是,终清文宗一生,孝静皇后不袝太庙、不系帝谥,且谥号字数也比正牌皇后缩水,属于典型的“低配版”。直到祺祥政变之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对奕訢投桃报李,博尔济吉特氏才最终得以成为正牌皇后。

至于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同样是死后被丈夫清世祖追谥的皇后,而且终清朝二百余年,一直没有升袝太庙,也未系帝谥,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正牌皇后。不过,如果清世祖和董鄂氏没有早逝,或者董鄂氏的儿子荣亲王没有夭折,一切就很难说了。

总之,无论明清,皇贵妃都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其地位远在贵妃之上,不是一般后宫女子能够得到的。后宫女子如果没有皇帝的极度宠爱和/或深厚的母家背景,或者即将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几乎是不可能成为皇贵妃的。即便是清高宗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前在儿子被密立为储君的情况下,也仅仅被封为熹贵妃而已。当然,没有丈夫的宠爱、一定的母家背景或者优秀的儿子,想封贵妃也是非常困难的。


侯叔说历史


皇贵妃的地位只在皇后以下,这一妃嫔等级设立于明宣宗时期。

在后宫之内,皇后是众妃嫔之手,而皇贵妃的地位如同副后,相比于贵妃而言,无论是在享受的待遇,以及礼制规格上,皇贵妃都稳压贵妃一头。

皇贵妃的出现,意味着皇后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皇帝册封皇贵妃,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彰显对于某个女子的宠爱,贵妃的尊荣已经不足以显示出尊贵,而皇后之位轻易不能动,因此皇贵妃这种特殊的等级就出现了。

而且在此之前,只有皇后才有金册和金宝,后宫的其余妃嫔只有金册,贵妃也是如此。

册封了皇贵妃之后,这一等级的妃嫔不但有金册,而且有金宝,这样的尊荣不是一般的妃嫔可以拥有的。

在封建礼制之下,男子的正妻只有皇后一人,就算是贵妃也不例外,但是皇贵妃不同,这种等级的出现,严重的挑衅了正妻的地位。毕竟皇贵妃和皇后享有的待遇几乎没什么差别。

从等级的角度来看,贵妃比皇后低了整整一级,而皇贵妃只比皇后低半级。

最重要的是皇贵妃一旦在妃子生前设立,就代表着皇帝已经有了废立皇后的心思。但是贵妃却不同,这一等级虽然也是彰显妃嫔地位的一种象征,不过对皇后的威胁并不大。


东方大史


皇贵妃自明代开始设立,是皇帝专宠的妃子。在清代,

除了早期特例,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只设一位,一般不会和皇后同时存在,如果有皇后的话则不设皇贵妃,没有皇后则从贵妃中选择一位名位最居前的,封为皇贵妃,代摄六宫事。

皇贵妃的朝服为金黄色,贵妃只有在经过皇帝的特旨允许后,才能服用金黄色朝服。

皇贵妃在皇帝驾崩新皇帝即位后是了不起的存在,新皇帝会将其尊为“皇考皇贵太妃”,而皇贵太妃在后宫里,是仅次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存在,地位甚至还在皇后之上。皇帝本人见皇贵太妃也要下跪请安,逢年过节还要行两跪六叩大礼。

后宫后妃等级的高低排位大体是这样: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贵太妃

贵太妃

皇后

皇贵妃

太妃

贵妃

……


译路若扬


“皇贵妃”源于明宣宗,成于明代宗。

在《明史》中记载的第一个皇贵妃是明宪宗的妃子万氏。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最早获得“皇贵妃”尊号的是明宣宗的妃子孙氏,而最早获得皇贵妃正式名号的确是明代宗的妃子唐氏。



当年宣宗朱瞻基还是皇长孙的时候,他就与孙氏互生情愫,可谓是情投意合。就这样,朱瞻基登基后,他就立刻将孙氏纳为妃,当然原本宣宗是让心爱的孙氏做皇后的,只是苦于正妻胡氏还在,所以最终宣宗只能让孙氏作为贵妃。



不过宣宗真的很爱孙氏,他虽然给不了孙氏皇后的名分,但是却也要给她相应的待遇。原本按照礼制在册封妃嫔的时候,皇后是有金宝(印玺)金册的,而贵妃之下是只有金册,而无金宝的。所以在当时虽然给不了孙氏的皇后名分,但却给了她原本只有皇后才能得到的待遇,就是赐予她金册金宝,自此“皇贵妃”一称开始出现。



当然这个时候“皇贵妃”只是民间或私底下的称呼,官方上并没有承认。而皇贵妃作为正式的名号是在明代宗时才出现的,如《明英宗实录》所载“景泰七年八月(1456年)戊戌朔,○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 命武清侯石亨为正使礼部尚书胡濙为副使持节册封妃唐氏为皇贵妃。”直到这个时候“皇贵妃”才成为明朝官方所认可的正式名号。



不过由于明代宗地位特殊性,所以在史书上唐氏的皇贵妃名号并不被承认。而真正在史书上被承认的第一位皇贵妃就是明宪宗的宠妃万贞儿,据《明实录.万贵妃传》载“戊寅以定西侯蒋琬为正使,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安为副使,持节册,贵妃万氏为皇贵妃。”

可以说在明朝“皇贵妃”就是用于那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做不了皇后,但却又是最得恩宠,或最尊贵的妃子身上。比如明神宗的皇贵妃王氏,她虽然不得万历的恩宠,但是由于她的儿子是太子,不过因神宗的正妻王皇后还在,所以她就被册封为皇贵妃。亦如明神宗的郑贵妃(福王朱常洵母亲)就因受宠被册封为皇贵妃。



当然明朝的“皇贵妃”可以同时存在数人,人数并不固定,比如明世宗在十九年就同时册封了王氏、阎氏、沈氏为皇贵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皇贵妃”的权力远不如皇后,她虽然一样有金册金宝,但实际上只是有了相应的待遇,却并没有皇后相应的权力,它仅仅只是代表身份高贵罢了,却行使不了任何皇后的权力。实际上它始终都是妃一级的。



“皇贵妃”制度完善于清朝,职权开始被扩大

到了清朝,康熙之前清朝的后宫制度一直“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在制度上可以说基本无明制无二,因此皇贵妃的地位也未有变化,如顺治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就是为了以示特别的宠爱,其他别无他意。



直到康熙之后,随着清朝后宫制度的完善,并拥有自己的特点,即“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

虽然此时大部分时候皇贵妃都如同明朝一样,是代表着是皇帝最恩宠,亦或着地方最尊贵的人。但是在乾隆的时候皇贵妃被赋予了一些特别的权力,那就是“副后”的职责,简单的说就是充当皇后的“备胎”。



在当时乾隆因前任皇后丧期未满,后位空缺,但因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所以此时的乾隆就想到了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设计一个“摄六宫事皇贵妃”的妃位,简单的说就是在皇贵妃的名头上加上“摄六宫事”的名号。然后由她来总管后宫一切事物。当然设立这个名号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考察这位妃子是否有做皇后的潜质。



毕竟皇后是一国之母,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也就是如此,在当时乾隆设立这一个职务就是为了检验这个人是否有当国母的潜质。如果干的好就立她为后,干不好就去掉“摄六宫事”的名头。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不至于让一些不适合的妃子坐上皇后的位置,毕竟皇后是一国之母,不是说废就能废的,而且一旦皇后选的不好,丢的可是大清朝的脸面。所以让她在皇贵妃的位置上先试用下,这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做法。比如乾隆朝继皇后那拉氏、孝全成皇后就是先在“摄六宫事皇贵妃”干了一段时间后,才升任皇后的。



可以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清朝皇后有母仪天下的素质,美丽端庄知书达理的品质,及统摄六宫的能力。毕竟皇贵妃说白了就是妃一级的,废掉她远比废掉皇后来的容易,而且如果她不适合的话也只是需要去掉“摄六宫事”那个名头罢了,这对于皇家和朝廷来说都没啥影响。



当然“摄六宫事皇贵妃”这个妃位只有乾隆用过,之后的皇帝都未再用过。

可以说在清朝,皇贵妃的地位依然没有超过皇后,也绝不会出现电视剧那般皇贵妃压着皇后的情况。实际上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皇贵妃只是比较受皇帝的宠爱罢了,其他的根本无法和皇后相比。如在清朝,皇后和皇贵妃所生的子女,在待遇上就是天壤之别,皇后所生的女儿是“固伦公主”,而皇贵妃的只能是“和孝公主”,亦如皇子,皇后生的是嫡子,而皇贵妃生的只是庶子。



当然明清有些时候会将皇贵妃用于追封,或者是给予晋升先帝的妃嫔。比如清朝宣统年间的四大太妃,她们身为同治和光绪的妃嫔,在宣统年间被晋升为皇贵妃。而这里的皇贵妃很多时候都是资历深的表现罢了,资质到那个点皇贵妃位置就是她的啦。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皇贵妃与贵妃的区别了吧!这里我就以清朝的皇贵妃和贵妃来做介绍。在清朝它们有以下的几点区别:

  1. 皇贵妃的级别要比贵妃高一级。皇贵妃位同正一品,贵妃确是位同正二品。皇贵妃在地位上等同于黄太子妃,而贵妃却只相当于亲王妃。
  2. 如果是被册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的皇贵妃,她可直接管辖贵妃以下的妃嫔,并拥有皇后的一切权力。而贵妃无论如何也不会拥有“摄六宫事皇贵妃”所拥有的权力。
  3. 当然如果这位皇贵妃仅仅只是皇贵妃的话,其实她与贵妃并没有多大的差距。毕竟皇后才是正妻,而皇贵妃、贵妃都只是妾。所以皇贵妃与贵妃的差距极有限,无非就是在待遇上有些区别,比如皇贵妃年800两,贵妃年600两,亦如皇贵妃与贵妃的朝褂是一样的,只是皇贵妃领后的绦为明黄色,而贵妃是金黄色。


以上就是皇贵妃与贵妃的大概区别,如果单单就是皇贵妃的名头,其实本质上与贵妃没啥区别。比如她们生的女儿都是“和孝公主”,她们都是内命妇的妃一级,她们都是皇帝的妾室。所以在本质上她们区别其实并不大。


澳古说历史


在清朝后宫中,皇贵妃位同副后,当皇后病逝或者身体不好不能执掌六宫之时,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

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众妃之首,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宠、皇后被废、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晋为皇后之前的预备这几种情况下设立。

而贵妃却相差甚远,贵妃仅是一个封号,因为受到皇帝宠爱多一些,等级比一般妃子要高,贵妃与皇贵妃之间可以说是鸿沟般的差距。


爱历史的小曹气


区别就是等级不同,生活质量不同.拿清朝为例,后宫按名位、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银、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额、住房面积及其装修水平,还有仪仗的规模等等,都各有相应的规格。

清朝总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皇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而且和皇后一样只能有一个.没有皇后的时候后宫的管理之权就落在皇贵妃手上了.

妃子的地位就太低了,没见康熙王朝里演的惹怒了康熙就被派出刷马桶到死吗?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妃子的地位.至于那些答应常在什么的就更别提地位了,就比宫女强了那么一点点!只能强一点点!反正是肯定去不了二仙桥了.


淮左柒哥


皇贵妃是明代开始设置,等于是在贵妃这个等级上单独设置的更高级皇妃。清代延续。正因为如此,皇贵妃基本属于次后,与皇后不会同时存在。所以,皇贵妃就是没有皇后身份的代理皇后。

贵妃于南北朝时期出现,与贵嫔贵人合称为三夫人,是皇后之下最高等妃嫔。唐代,贵妃成为皇后之下四妃之一,与德淑娴等平级,但由于特殊的贵字隐约成为更高皇妃。如不能被公开封后的杨玉环实际代理皇后多年。明代开始贵妃成为独立皇妃等级,仅次于皇后。明宪宗另设皇贵妃,贵妃降为皇后之下的第二等的皇妃,高于普通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