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連雲港會不會在以後被開發成國際大港口呢?

又下雨了1


連雲港是江蘇少有的擁有深水良港的城市,擁有集裝箱、鐵礦石、煤炭、液體散貨等萬噸級以上泊位70個,2009年連雲港港吞吐量已經突破1.13億噸,而2018年完成吞吐量為2.36億噸,是全國前20大港。至於“國際大港口”,這個概念比較模糊,沒有明確的定義,如果要像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廣州港等這樣的全球前十大港才稱得上國際大港口的話,那麼小編認為連雲港開發成為國際大港口的可能性不大。



連雲港,古稱“海州”,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但相對而言,連雲港在省內的發展並不突出,GDP常年舉全省倒數前二。江蘇的經濟重心在蘇南,但凡大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國前列的港口,比如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廣州港等,它們所處的城市都是“萬億俱樂部”,經濟發達。未來江蘇的經濟重心基本不會往北移,連雲港所獲得的發展資源有限,港口要跨越式發展基本不可能。



過去中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蓬勃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因此港口經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而如今我國正在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向中高端發展,而且全球經濟發展緩慢,需求不旺,全球貿易同樣增長緩慢,港口經濟發展已經過了它的黃金時期,因此連雲港港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可能性已經不大。


錦繡中源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先回顧一下連雲港這個城市的現狀,然後再品味下它發展的潛力和優勢。

連雲港是江蘇的一個地級市,古稱海州,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交匯點城市,國家中東西區合作示範點,上合組織出海基地,國際性港口城市等等,看了這一大串的頭銜,許多不知情的人以為連雲港肯定是個富裕的城市,其實不然,我們看一下2018年江蘇的GDP排名,很尷尬,連雲港僅以2771.7億元排外倒數第二位,經濟增速也不足,5%

不到,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得來看連雲港的地理位置,先看海路,港城位於黃海的內灣部位,遠離長三角的航線主幹道,本地又缺乏強大的經濟深度,北上的船隻通常不會選擇繞道連雲港進行轉輸,而魯南地區北下的貨物,你還得和日照、青島、煙臺等等港口競爭;再來看路運,由於地處東北邊,幾條大動脈幾乎都沒有和港城交匯,反而是徐州得到了天然優勢。又由於江蘇的經濟發展大方向一貫是輕蘇北重蘇南,又是沿著長江線發展,再者本地人才流失嚴重,缺乏足夠競爭力的院校和企業,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這種局面。

說了這麼多,那究竟有沒有出路了呢?我覺得機會就在5年內,首先是交通條件在今年底將迎來重大契機,有四條高鐵線將逐漸建成投用,港城的交通將形成一個區域中心樞紐城市,加之本來就有機場存在,這便解決了很多務工人員的一個心結。與此同時,連雲港還成為了全國七個世界級石化基地之一,據我所知,盛虹煉化和衛星石化項目正在推進中,建成後帶來的經濟效益可是千億級別的。最後就是江蘇省委或有意將省內的港口企業合併統籌發展,不過這種東西沒有明確的文件支持,還是靜觀吧。

總體看來,港城的發展是有希望的,畢竟這兒房價不高,生活節奏也不快,今後的交通也便利,我相信,只要政府肯出力氣,肯動腦子,出臺各種人才舉措,招商政策,注重發展,一定有出頭之日!


初晴陪你看和聽丶


洗洗睡吧,連雲港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裡面最差的。當時的含金量比現在的自貿區還高。城市發展的三要素,地理位置,人口,支柱產業。

位置方面,就港口來說,連雲港地處黃海的海州灣,但是北有青島南有上海,兩邊還有比自己強的南通和日照。就區域中心來說,周邊的青島,臨沂,徐州,鹽城個個比連雲港強,只有二百萬人口的日照人均GDP也是連雲港的兩倍。連雲港沒有成為區域中心的地基基礎,是邊緣化輔助性中小工業城市。

人口方面,連雲港人口也是周邊除了日照最少的且年輕人外流嚴重。房價偏高,高校稀缺,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很少,喪失了人口聚集地的要素,未來很難改變。連雲港今年作為新的三線城市是發展預期需要。

支柱產業方面,連雲港主要是靠化工產業,醫藥化工,石油化工等,這都是低勞動密集型度高資源消耗和高環境汙染的產業。這些產業結構為主的城市不會成為商業中心,其根本還是進口資源型城市。這種城市短時期內會經濟快速發展,幾十年後有落魄的可能。但是國家支持的話會比較富裕和繁華。

綜上所述,即使有了自貿區,連雲港還是一個外向型資源化化工產業為主的較富裕的三線工業城市。


潛龍在田1982


難度有點大,要看別人臉色。

連雲港是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又有天然良港優勢。理論來說早就應該發展成國際大港了。

但為什麼一直沒能如願?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都比較尷尬。

因為江蘇南部長三角區域有兩個世界頂級海港,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蘇南則是內河港口的天下,世界十大內河港口蘇南佔了三個。蘇州港標箱吞吐量放在海港當中都是世界前十。而江蘇北部有膠東半島三大港口,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

如此一來,蘇南依仗長三角港口,山東依仗膠東港口,蘇北夾在中間對於兩邊都沒有航運吸引力。加之港口經濟起步初期,蘇北經濟相較於蘇南和膠東發展有些遲滯,航運規模化起步較晚,競爭力自然十分有限。

在寧波舟山港整合之後,更大規模的山東港也完成了整合,協同性和整體競爭力增強,蘇北航運依靠連雲港還是獨木難支,想要獨此一家去和成名已久的集團化大港發展成一個級別,這不僅要自身加倍努力,還要寄希望於競爭對手掉鏈子,否則以目前這樣的差距要並稱“國際大港”不太現實。


城市發展報告


連雲港是深水港而且港口北部有6公里長的連島作天然屏障,南以雲臺山為依託,海峽有兩公里寬,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是一個終年不凍良港,並且連雲港地處橫跨我國東西的隴海-蘭新鐵路東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對交通運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完全具備成為國際大港的先天條件。

其實對於連雲港是否可以成為國際大港最簡單的一點就是看看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沒了解過建國方略的人先自行科普一下,包括三峽大壩在內的很多大基建都從建國方略裡延續出來的。有人又會說,最早開放的一批港口,這麼多年都沒起來就肯定起不來了。那說實在的是真不懂歷史。

自1933年開港,連雲港命運屢經沉浮,及至今日發展也不如人意,箇中原因較為複雜。連雲港發展過程所受重大沖擊之一,就是改革開放之初痛失10萬噸級深水港口,而給予連雲港痛擊的人就是山東人侯國本。

侯國本(1920~2007),山東即墨人,1947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系。建國後,先後任教山東大學、青島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工程學會海岸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太平洋海洋技術學會夏威夷分會第一、二屆理事,山東海岸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

歷史恩怨:

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國家決定要在沿海地區建設五個國際大港,包括青島、上海、大連、天津和連雲港。後隨著兗州煤礦的發現和開發,國家發現年超3000萬噸煤的外運需建10萬噸級的深水港口,離兗州最近的港址有連雲港和石臼港。由於出現了建深水大港和修建港口通兗州鐵路的機會,山東省和江蘇省都為了促進當地航運交通和社會經濟發展,分別提出了修建石臼港與兗石鐵路和修建連雲港與連兗鐵路的兩個規劃方案,報中央政府審批。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港址兩條鐵路爭建的局面。

期間,連雲港在江蘇省委大力推動下對連雲港建深水大港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論證,請李先念到連雲港視察,並請李為連雲港建設題了詞:“要把連雲港建成與世界級大港媲美的中國東方大港。” 在“長官意志論”的年代,連雲港建設利用國副主度題詞的契機,如火如荼地向前推進。礦業部長康世恩為此專訪荷蘭,與荷蘭簽約,由荷蘭協助貸款10億美元,總承包將連雲港建成10萬噸級煤出口港,隨即荷蘭的專家和築港機械相繼到達連雲港,已在多個工程區開始了作業。

山東省為取得證據證明石臼港有建深水大港的優良條件,於1978年1月組織了以青島海洋大學所謂的專家侯國本為首、數十位專家“論證”出連雲港港的不足,一是地處淤泥質深厚的海灘,距深水線20多公里,開挖航道港池,建碼頭,難度大,費用高;二是港區陸域狹窄,堆場及鐵路站線需回填造陸,軟基處理難;三是堵塞西口問題較多,泥沙回淤問題不清楚。後經李副主席批准,組織全國專家對連雲港港與日照港進行論證。

連雲港和日照港選港座談會於4月19日結束,經過專家投票,山東以海洋專家多而取勝。會後依據論證會的意見。國務院、交通部研究決定通知荷蘭人暫停連雲港建設,最後決定建設日照港煤炭、礦石碼頭,同時使用日元貸款進行建設。石臼港1982年開工建設,1986年投產運營,並正式對外開港開放,是我國重點建設的沿海主樞紐港之一,目前港口吞吐量已超1.5億噸。

後果:

深水港址由連雲港改在石臼興建,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荷蘭交通部長因停建連雲港而辭職,我國向荷蘭賠款800萬美元損失。而之後,日照以鄒兗滕煤礦外運為契機崛起,僅依靠一條兗石鐵路,成長為與連雲港“寸土必爭”的對手——為魯南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出海口,首先解決了魯南的煤炭外運。從此,魯南不必依靠連雲港。2006年,日照成為全國第9個億噸大港。連雲港就此沉寂,直到2000年後江蘇實施蘇北振興策略後方才恢復元氣。

連雲港港口目前擁有7個開普船泊位,最大航道水深19米,比日照港的水深還大,事實證明連雲港完全是一座深水大港。而連雲港自西大堤建好後,基本無泥沙淤積之虞,整個港口基本300天以上是藍色港灣。而當初失去的寶貴三十年時光終究不能追回。


犢子不怕



連雲港物流網


會的!連雲港港現在已經是國際港口了!港口是連雲港的核心資源和城市特色,連雲港市上下對做大、做強港口一直充滿了追求,對國家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充滿了期待和關注。連雲港地理位置優越,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又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城市。現在的連雲港在江蘇省內是比較落後的,但是放在全國其他大部分地區連雲港還是非常發達的!我相信連雲港人民一定會把握好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的!連雲港港也一定會成為國際性大港口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你的滕哥


你想多了,資源要素集聚,是要有需求大平臺的。連雲港周邊的需求在哪裡?徐、宿、淮、連,工業運輸成本怎麼將?上海為什麼發達?南京到上海,杭州到上海,兩條線水、鐵、公運輸成本很低,曾經是製造業的要素集聚中心,連雲港與其相比,差了多少自己沒一點數嗎?不要好高騖遠,如何做好國際原料與產品批發市場很關鍵,連雲港的自貿區,本質就是批發市場。立足這一點,做大做強。不要小看批發市場,阿里巴巴,本質就是一網上批發市場。臨沂的批發市場,支撐與帶動魯東南經濟發展至少三十年。發展經濟,要用大白話;如果用英、德、法語說多了,估計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什麼了。


私人住宅安全研究所


沒去過連雲港,真心遠

理論上有這種可能,實際上可能性很低,嗯,應該非常的低。

這個城市很尷尬,屬於江蘇,可是離江蘇經濟稍微好點的城市都太遠,卻離山東又太近。

即使有完善的鐵路運輸系統,完美的出海口和港口,但涉及到出口貿易,稅收,等能影響gdp的各種因素,山東都不可能坐視連雲港成為一個巨大吞吐量的國際性港口城市。

而且感覺江蘇自己也放棄了,這個城市成為國際性港口城市。

而且感覺江蘇省好像也沒有讓連雲港成為國際性港口城市的預期。

省內經濟運輸發達的城市都是以上海為中心的周邊城市。

長江以南發展快速,長江以北潛力巨大,尤其以南通為優。如果國家大力支持的話,南通這個城市發展空間巨大。完美的海岸線,與蘇南隔江相望,蘇北最前沿城市。長三角最具發展的潛力城市。

與其發展連雲港還不如大力打造環長三角經濟區。

最最想說的就是,江蘇省是個很搞的省,作為一個大省,可是省會卻非常靠近安徽省,而在本省內存在感真的很低很低。除了政治層面的東西以外,對帶動省內的經濟發展貢獻微乎其微。當然也不懂是否有助於安徽省的經濟。

總之連雲港成為國際性城市可能很低,離省會太遠,離蘇南也太遠。想要發展必須依託其他省,除非周邊各省發揚雷鋒精神,向連雲港輸送gdp否則很難吧。還是大力發展海洋捕撈吧。



飛翔的南通人


會的,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一百年前,上海人稱小無錫,四十年前,深圳也不過是個小漁村;萬一哪天成立淮海省,省會徐州,連雲港作為經濟第一大省淮海省旁邊的直轄市,承接淮海省的出海通道,經濟文化領域得到全方位發展...誰接著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