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在二战苏德战争中,希特勒德国为了打击苏军士气,对列宁格勒进行了长达872天的围困作战。但是,苏联军民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拉多加湖上唯一的一条生命之路,给列宁格勒源源不断送来了36万吨物资,3700车皮的工厂设备、文化珍品以及其它重要物资,尤其是面对德军的疯狂围堵,苏军还依托这条通道往列宁格勒运送了6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55万后备军。

人们一直很奇怪,被德军围困得象铁桶一般的列宁格勒,苏联军民是如何躲过德军飞机和大炮的狂轰滥炸,被列宁格勒军民称为生命之路的拉多加湖通道,是如何做到打不烂炸不断,一直畅通无阻的呢?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面对德军水泄不通的围城之战,苏联军民节衣宿食,用一周时间在拉多湖上修建了一条生命之路

列宁格勒保卫战是从1941年9月8日打响的,战役一开始,苏军就面临兵员严重不足,城内给养短缺和军民士气不高的诸多困难。由于德军每天都对列宁格勒狂轰滥炸,致使城内3000多座建筑物被毁,几十万居民流离失所。

到了11月底,列宁格勒城出现粮食危机,尽管苏军拼死把德军阻挡在城外,但缺乏食物和给养保障,几十万军民死于饥饿和轰炸。早在冬季来临之前,为了缓解列宁格勒的紧张局面,斯大林不得不把救火队员朱可夫从莫斯科前线调到列宁格勒救火。朱可夫从空降前线以后,他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苏联军民拧成了一股绳,除了组织军民进行积极防御外,还将城内食品按人分配,严重的时候每人每天仅能分到350克黑面包,没有参加战斗的家属和孩子,每天配给更是少得只有4两黑面包。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为了活命,城中的百姓千方百计要往城外逃,但都被德军的炮火撵了回来。面对城内出不去,外面物资进不来的危重局面,朱可夫领导列宁格勒军民利用寒冬水面结冰的有利条件,硬是在拉多加湖上开辟了一条水上通道。

这条被列宁格勒军民称为生命之路的通道,在整个战役期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冰上公路建起的第一天,第一批被送出城的就是孩子和妇女,为了这条通道,苏军将士和驾驶员前赴后继,把城内居民疏散出城,把城外军需物资运进来,有130万人通过生命之路活了下来,也有160万吨物资从通道送进城里。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为了充分利用这条生命之路,苏军在拉多加湖建立了立体运输线

很多小伙伴疑问,苏军仅仅凭借汽车从冰面上运输物资,那些容易被炸燃烧的燃料是怎么运送进城的呢?

其实,苏军统帅部在建造冰上公路的同时,就充分考虑到冬季到来利用拉多加湖运送燃料的问题,为此,设计师们紧急提出了冰上运输粮食和给养,冰下建造输油管道运送燃料的方案。由于湖面结冰之前,城内燃料都是靠船只来回运输,湖面结冰以后,苏军不得不采取在水下铺设输油管道的办法,以此来缓解城内汽车和运输线的正常运营。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为了达到在冬季化冰之前把输油管道铺设完成的目标,朱可夫命令必须在一个半月之间完成铺设任务。结果仅用了43天就提前完成了,建成以后,这条管道每天可向城内输送150吨油料,整个战役期间共运送了4万吨。由于这条输油管道不仅隐秘德军不易发现,而且还不会受天气影响,建成以后,德军一度怀疑苏军城内燃料来源去向,一直到战败也没有找到原因。

生命之路在炮火中通行无阻,并不是侥幸躲过德军打击,事先苏军也作了秘密部署

据二战事后解密,围绕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统帅部可谓是陆海空三军全部都用上了,虽然拉多加湖不大,但苏军还是把两艘小型潜艇秘密运送到了湖底,主要目的就是在水上监视德军舰船的航向。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军开辟的生命之路,为何一直畅通无阻

两艘小型潜艇的秘密行动德军一无所知,而苏军每次在冰上运输开始前,都要通过潜艇掌握德军的舰船动向,从而避免了德军的炮火打击,这也是苏军能频繁躲过德军袭击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拉多加湖的作用被利用到极至,这些智慧工程的发明创造,凝聚了列宁格勒军民抗击德军的坚强决心,也使希特勒要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掉的豪言破灭。1944年1月27日,被德军围困872天的列宁格勒终于获得新生,希特勒妄图以封锁和饥饿扼杀列宁格勒的幻想彻底被粉碎。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