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絞死前說了什麼?如何評價永曆皇帝?

用戶62781199621


1644年,大明王朝在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中戛然而止。崇禎帝朱由檢在悲憤交加中,自縊於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其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從此開啟清朝近300年的歷史。

但是,一部分明朝官吏卻不願接受這個亡國的事實,紛紛擁立明皇室成員為帝。在經歷了福王朱由松、唐王朱聿鍵這些曇花一現的政權後,1646年11月,桂王朱由榔,被瞿式耜等人扶持上臺,建立永曆政權,成為南明最後一任皇帝。

(朱由榔劇照)

其後,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下,內外交困的朱由榔一退再退,最後聽取了黔國公沐天波的“急則退入緬甸, 緩則守兩關。間或仿南詔,據大理,圖謀一方”的建議,率軍西竄,越蘭津,過騰衝,抵達緬甸境內,過起了長達3的流亡朝廷生涯。

1661年10月,吳三桂領清兵十萬,從大理出發,向緬甸進軍。

清軍一鼓作氣,直搗緬甸都城阿瓦,命令緬王交出永曆帝,否則兵戎相見。緬王迫於壓力,準備將朱由榔等一干人交由吳三桂處置。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朱由榔得信後,含淚給吳三桂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長信,希望能感化吳三桂,讓他改變主意。

“將軍既毀我室,又欲取我子。將軍猶是世祿之裔,即不為僕憐,獨不念先帝乎?既不念先帝,獨不念二祖列宗乎?既不念二祖列宗,獨不念已亡祖若父乎?不知大清何恩何德於將軍,僕又何仇何怨於將軍也?”

但朱由榔此舉並沒有得到吳三桂的憐憫,他勾結緬廷官員,假稱李定國派人接應朱由榔,將他送至河岸邊,交給清軍。

當清軍揹負朱由榔上岸時,朱由榔問了一句:“你是何人?”來人回答道:“我是平西王麾下先鋒高得捷。”朱由榔一切就都明白了。

1662年3月,朱由榔一干人被吳三桂押解回雲南,清廷將這一喜訊昭告天下。雲南百姓目睹朱由榔回來後的落魄情景,盡皆泣不成聲。

“永曆之自緬歸也,吳三桂迎入,坐輦中。百姓縱觀之,無不泣下沾襟。永曆面如滿月,須長過臍,日角龍顏,顧盼偉如也。”

(吳三桂劇照)

關於如何處置朱由榔,吳三桂內部是有爭議的。吳三桂本人主張直接砍頭,以絕後患。但有大將提出異議:“永曆嘗為中國之君,今若斬首,未免太慘。仍當賜以自盡,始為得體”。

在處死朱由榔之前,吳三桂也曾覲見過他。兩人之間,有過下面這段頗為有趣的見面情景。

吳三桂“初甚倔傲”,沒把朱由榔放在眼裡,既不下跪,也不作揖。朱由榔問你是誰?吳三桂“噤不敢對”。朱由榔“再問之”,吳三桂才“伏地不能起”,並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朱由榔怒火中燒,當時朱由榔接連責問了吳三桂三個問題:“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吳三桂跪在地上,始終默不作聲。顯然,他無法回答這三個問題。

朱由榔知道大限將至,也不再多言,只是提出了一個要求:“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還見十二陵而死,爾能任之乎?”

吳三桂滿口應承:“某能任之。”

1662年4月25日,吳三桂在接到了清廷“不必到北京獻捷”的命令後,用弓弦將朱由榔絞殺在了昆明篦子坡的一個小廟中。此地被後人稱為“逼死坡”。

辛亥革命後,蔡鍔將軍在此樹碑“明永曆皇帝殉國處”。

李定國聽聞朱由榔的死訊後,悲憤不已,吐血身亡。臨時前仍然表達了寧死不降的決心,對兒子說:“寧死荒繳,勿降也!”

朱由榔之所以有如此悲慘結局,是和他的懦弱分不開的。

(李定國劇照)

當初,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決定擁立朱由榔時,其母王氏就曾說道:“諸臣何患無君乎?吾兒柔仁,非撥亂才,願更擇可者。”

可見,朱由榔生性柔弱,是難成大器的。

到後來,朱由榔在瞿式耜和李定國的扶持下,反清復明形勢一度頗具氣候,曾控制了兩廣、雲、貴、川、江西和湖北七個省的不少地區。但他只要聽聞清軍獲勝的消息,就不顧大臣勸告,一味逃跑。先後藏匿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各地。

見此情景,瞿式耜曾不無擔心地說:“今乃朝聞警而夕登舟,不知將退至何地?”

1657年,孫可望率14萬大軍進攻李定國,但其麾下諸將一致反對內戰,反水投靠了李定國。孫可望只好帶著數千殘餘部隊跑到了長沙,投靠清軍。

清軍趁著朱由榔實力削弱之際,派遣吳三桂分三路大軍向朱由榔發起總攻。此時的朱由榔,立即慌了手腳,召集大家商量對策。

李定國提出,向湘粵邊境撤退,團結當地的少數民族以圖東山再起。實在不行,渡海南下也可以聯合鄭成功。其他將領還提出另外一種方案,建議去巴蜀,開荒屯練,保存實力。但都被朱由榔一一否決,最後他採納了沐天波的建議,遁入緬甸。

本來緬王對待朱由榔還不錯,但在1661年,緬甸王室發生政變,新緬王對待朱由榔的態度就徹底改變了,想方設法除掉朱由榔的近臣,由此發生了“咒水之難”,殺死沐天波等43人,女眷不堪受辱而自殺的不計其數,並最終釀成將朱由榔拱手送給吳三桂的結局。

如果不是朱由榔的懦弱無能,一味逃跑,在尚有良臣輔助,大軍在握的情況下,或許南明政權會同大清周旋更長時間。至少,不會如此不堪一擊,一敗塗地。

(參考資料:《明史》《廣陽雜記》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根據史料記載,永曆皇帝被吳桑俘獲以後,發生了這麼一段對話。

吳三桂把皇帝送到公所。皇帝自己面朝南坐下了,到天亮的時候。吳三桂和屬下的官員們相繼過來見過皇帝,有的人下拜,有的人則是磕頭。

過了一會兒,吳三桂覲見,一開始他表現的十分高傲,見了皇帝后只是長揖,並不磕頭。

皇帝問他:你是誰啊?

吳三桂沉默不言。

皇帝再問他。吳三桂遂伏地不起,直接就跪下不敢起來了,然後才說了自個的身份。

皇帝問他:“你不是漢人嗎?你不是大明的臣子嗎?為甚麼甘願當漢奸叛國負君?你自己問問你自己你的良心在哪裡?

吳三桂啞口無言,就像是個死人一樣什麼都說不出來。

皇帝最終說:“算了,我也沒什麼說的,我是北京人,我想看見祖宗的陵寢而死,你能做到嗎?

吳三桂說:'我能做到。'

皇帝說:“那你走吧”,吳三桂這個時候伏在地上起都起不來了,左右人把他扶出去,見他臉色如死灰,汗流俠背,從這以後就再也沒有敢見過皇帝。

有次可以看到,吳三桂的內心裡,也是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自卑的吧。

他不敢見皇帝,也不敢把皇帝送到北京獻俘,怕中途被人劫了去,就提議說就地處決把,這時候連滿洲的將領都看不下去了,愛星阿說:“永曆怎麼也算是我們的皇帝,這要是直接斬首,未免失了體面,還是讓他自盡,留個全屍比較好”;安南將軍卓羅也說:“怎麼都是死,他既然做過皇帝,我們就全了他的體面把。”,於是吳桑就把朱由榔父子抬到門首小廟內,用弓弦勒死。永曆皇帝由此殉國。

作為南明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的性格是十分懦弱庸碌的,也就是所謂的無能決定命運,他喜好權利。曾經和廣東擁立的邵武帝發生內訌,又極度懦弱。每當清軍來襲的時候,朱由榔就開始跑,於是在其有生之年到處逃竄,甚至是逃到了緬甸,更缺乏能力。正是他的無能才使曾經一片大好的局面毀於一旦,所以說做皇帝他是失敗的,但他在臨終的時候沒有搖尾祈憐做出皇帝叛國的事情,最終殉國而死,也算是不負他身體內流的那點血脈吧。


關河南望


公元1662年6月1日,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用弓弦絞殺,之後焚屍燒棺,終年40歲。永曆之死,和他懦弱庸碌的性格有直接關係。



永曆政權鼎盛時期曾控制半壁江山,包括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個省。還有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一帶以及福建浙江沿海。臺灣鄭成功也一直高舉反清大旗。但內部互相傾軋,永曆不能平衡安撫各方勢力。終致主將孫可望降清。永曆不聽從將領李定國和夔東十三家會合的建議 ,一路南逃至緬甸,給緬王奉獻了大批珠寶,隨行官兵放下武器才得以入境。緬王弟弟政變篡位,殺盡永曆侍從近衛,永曆淪為俘虜,受盡屈辱。吳三桂進兵緬甸,永曆修書給吳三桂乞憐無效,緬王屈服把永曆獻給吳三桂。



永曆和吳三桂見面,史料記載了這樣一段內容:

三桂進見,初甚倔傲,見王長揖。王問之誰?

三桂噤不敢對。再問之,遂伏地不能起……

王切責曰:“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

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

汝自問汝之良心何在?”……



據相關記載,清廷內部在是否殺永曆一事有爭議,吳三桂堅持主殺,最後因為恐生意外,上書就地處決。吳三桂主張斬首,在滿洲將領愛星阿和安南將軍卓羅勸說下,將永曆父子絞殺,並命昆明知縣燒棺焚屍,吳三桂撿了幾塊骨頭回京交差。被封異姓親王。

吳三桂叛明降清,剃髮易服,屠戮漢族同胞,殘殺永曆,罪惡滔天。降清復叛,反覆無常,寡廉鮮恥,狗彘不如。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在公元1659年,也即是清軍入關15年後,在清軍吳三桂的衝擊下,永曆皇帝不得不逃往緬甸。而緬甸國王提出,要永曆皇帝繳械才能進入,單純的永曆皇帝被逼贊同,繳械進入了緬甸。而1661年,面臨清軍的壓力,緬甸發作政變,國王的弟弟篡位殺了哥哥。新國王派兵突擊永曆皇帝駐地,進行了血腥的殘殺,永曆皇帝的大多數隨行人員,在沒有任何兵器的情況下被殘殺殆盡。

永曆皇帝被逼做了俘虜,此刻南明的大將李定國,派軍不斷進入緬甸,企圖接回永曆皇帝,可是最終都失利告終。而此刻大清戎行不斷陳兵緬甸。新國王為了討好大清的統治者,所以將永曆皇帝押解送到了吳三桂的兵營。而其時的前史也記載了永曆皇帝在被殺前與吳三桂的對話。

其時的皇帝朝南而坐,吳三桂卻十分的高傲,僅僅作揖。皇帝問:“你是誰?”三桂默不作聲,皇帝再問:“你不是漢人麼?不是大明的臣子麼?為何甘為奸細?”三桂此刻急速跪在地上,頭埋在地上,仍是一句話不說。皇帝嘆了口氣,說:“算了,我本是北京人,想見12陵而死,你能夠做到麼?”三桂回答說:我能做到。然後退了出去,面如土色。

永曆皇帝知道自個的命要損失在這個奸細手中,而僅有的請求是死在北京,難免讓人唏噓。可是虛偽的吳三桂卻連這點請求也沒能滿意,真實的小人也。因為吳三桂怕押解永曆皇帝進北京的途中,出現意外,或許李定國等人的阻攔。因此,主張清軍就地將永曆皇帝殺死,並且是斬首。這對一個皇帝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最起碼的莊嚴也沒有。

就連其時帳下的清軍將領都無法承受,將領愛星阿以為,永曆皇帝畢竟是我國的君主,直接斬首未免太慘了,自殺保全全屍更是穩當。吳三桂才不得不容許,最終命令,將永曆皇帝押解到小廟裡,用弓弦活活勒死。吳三桂做奸細,做到這個程度,也是沒誰了。李定國知道皇帝被殺後,吐血哭泣,感到大明已完了。以為自個辜負了國家,無顏面見世人,此後不斷吐血,很快就死了。

臨死的遺言只要七個字,“寧死荒郊,勿降也!”意思是,甘願死在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也不能屈服清軍做奸細。最終的大明殘軍記住了這句話,誓死不屈服,最終在清軍的衝擊下,進入了緬甸的邊境,在此久居,繁衍生息。如今在那裡還有幾十萬的明朝後嗣,說漢語,寫漢字,連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是我國供給,他的姓名叫做果敢。


幽默滑稽君


永曆皇帝是誰?永曆皇帝名為朱由榔,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端王朱常瀛之子。 1646年至1662年在位,南明最後一位皇帝。

這個永曆皇帝只活了40歲,便被吳三桂用彎弓絞殺,而對於他被絞殺前說了什麼,很多網友很好奇,下面有書君將真實記載的場景原景重現一下:

根據史料記載,永曆皇帝被俘獲以後,發生了這麼一段場景:

吳三桂把皇帝送到公所,皇帝自己面朝南坐下了,到天亮的時候。吳三桂和屬下的官員們相繼過來見過皇帝,有的人下拜,有的人則是磕頭。

過了一會兒,吳三桂覲見,一開始他表現的十分高傲,見了皇帝后只是長揖,並不磕頭。

皇帝問他:你是誰啊?吳三桂沉默不言。皇帝再問他。吳三桂遂伏地不起,直接就跪下不敢起來了,然後才說了自個的身份。

皇帝問他:“你不是漢人嗎?你不是大明的臣子嗎?為甚麼甘願當漢奸叛國負君?你自己問問你自己你的良心在哪裡?吳三桂啞口無言,就像是個死人一樣什麼都說不出來。

皇帝最終說:“算了,我也沒什麼說的,我是北京人,我想看見祖宗的陵寢而死,你能做到嗎?吳三桂說:“我能做到。”

皇帝說:“那你走吧”,吳三桂這個時候伏在地上起都起不來了,左右人把他扶出去,見他臉色如死灰,汗流俠背,從這以後就再也沒有敢見過皇帝。

以上便是史料記載的一段話,那永曆皇帝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有書君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1、 永曆皇帝朱由榔是一個喜好權利的人。

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他們佔據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並建立了弘光政權。

隨後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池破,清軍屠城,史稱""揚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

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史稱隆武帝。他發動了短暫的北伐,但以失敗告終,而後隆武帝被俘後絕食而亡。

隆武帝身亡後,廣州的明朝殘餘勢力擁立了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為帝,史稱紹武皇帝。

當時的狀況十分混亂,幾位皇帝先後被清軍所亡,領土僅剩邊疆貧乏之地。

而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朱由榔還是決定了登基為帝,並且與邵武帝發生了內訌,開始了爭奪皇位的戰爭。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由榔是一個醉心於權利的人,是一個權力慾非常強的人。

2、 朱由榔是一個極窩囊的人。

在清軍來襲的時候,朱由榔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抵抗,如何去戰敗清軍,而是選擇了一逃再逃,最終無處可逃。

其作為一個君主,完全沒有能力給南明小朝廷貢獻出任何的力量,完全是一個逃跑皇帝。

他最後逃往到緬甸,而緬甸王因為懼怕清軍,也不敢收留朱由榔。他將這位皇上安置到一塊空地,僅送來草料與木材,讓他們自己搭建住所。

結果只有皇帝有一間小茅屋居住,只能用玉璽換取糧食果腹,依靠賣玉璽來維持生活,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了,這樣的皇帝也是窩囊到頭了。

3、 朱由榔是試圖藉助天主教保護自己的人。

為了抵抗清軍,朱由榔求助天主教的力量。他派人去澳門,當時在澳門的葡萄牙人的確對他們有所幫助。

而後,除了朱由榔本人外,朝廷大員、太后、后妃、大員、太妃、太監都加入了天主教。

但朱由榔再度遇到危機時,澳門的葡萄牙當權者卻僅提供百枝火槍,而這點支持對於清軍的攻擊卻是微不足道。

於是太后決定去羅馬求援,只是遠水解不了近火,最終朱由榔還是被緬甸王交給吳三桂。最終被不講信用的吳三桂,生生用弓弦勒死,到死也沒能在最後看一眼皇陵。

縱觀永曆皇帝朱由榔的一生,又是極為矛盾的。他膽小怕事,遇到清軍只是一味的逃跑;他又是個權力迷,在外有清軍,內有紹武政權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登基稱帝。

在他遇到危機時,主動求助於葡萄牙的天主教,最終除了他之外的前朝、後宮皈依天主教,在歷史上也算不尋常。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說到永曆皇帝和吳三桂那段前塵往事之前,我們先說一下它的前戲。

崇禎最後一年,西北闖王李自成大旗一舉就率領著大順起義軍攻進了北京城打土豪。


(李自成入京)

而山海關那一塊,作為守關將領的鐵騎將軍吳三桂正看著城下那些個滿清韃子費勁巴拉而寸土未進氣得牙癢癢的樣子而志得意滿的時候,突然北京就有消息傳來!

“大明亡了!皇帝自殺了!”

沒過多久,闖王就扣留吳三桂家眷(包括陳圓圓),一頓粗暴操作後拿到吳三桂面前耀武揚威逼他投降。另一邊聽到風聲的滿清韃子馬上也見縫插針對吳三桂拋去橄欖枝。

吳三桂不願意投降給滿清手下敗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於是回投大順政權。半路上便聽到自己家人的遭遇,深感農民階級與他資本階級的矛盾非殺伐而不可調和,馬上轉投了多爾袞,領清兵入山海關。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吳三桂才能是有的,但是德行上卻是差了些。三國裡,呂布被猛張飛戲稱為三姓家奴,吳三桂也不遑多讓。在明朝,大順,滿清之間,叛而復降,降而復叛,反覆無常,毫無節操與氣節,最要命的是為了自身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弒君把大明最後一點希望南明永曆皇帝給勒死去向順治邀功請賞,得了個雲南親王的頂戴。

吳三桂一生真正貫徹了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好了,故事到了這裡總算牽除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


(永曆皇帝朱由榔)

大明自李自成入京,崇禎自縊後就已經亡了,疆土被一分為三,北為滿清,中為大順,南為南明。南明在南方一塊苟延殘喘,因為吳三桂與多爾袞的鐵騎從北而下,首當其衝是先收拾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加上南方前明將領的死守,南明也算是偏隅一方了一段時間。

朱由榔生在北京,後來隨父親到湖南就藩王,也算是度過了一段令人豔羨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滿清的鐵騎很快到了長沙,朱由榔便隨父親出逃,然後走散。

其後,一直到隆武皇帝死後,朱由榔一直都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等地徘徊輾轉流亡。

實話說,當時南明疆土遼闊且資源豐富並不比滿清差多少,隆武帝后,朱由榔作為明神宗最後一位可承大統的子嗣,若是能夠勵精圖治一番,雖不敢說能夠挫敗滿清,但是偏安一方倒是不成問題。


可惜的是,常年的流亡生涯讓朱由榔變成了驚弓之鳥,遇事不想著解決而想逃。在廣東肇慶時,南明權貴推其為監國,其實就是走走過場的未來皇帝。本來他應當展示出皇帝該有的神武與氣魄,但是,沒多久江西那邊就傳來消息,贛州失守了。這位未來的永曆皇帝也是太窩囊懦弱了些,隔著十萬八千里就先想到逃,到那廣西梧州避避難。他這一逃,可是傷了廣東一塊留守重臣與將領的心“我們這位未來的皇帝也太蛇鼠心性了,毫無帝王該有的氣魄。”

這不,沒多久,贛州雖然失守,但是廣東一帶因為將領死守,到底是守住了。然後廣東的那撥子人馬上就找到了個南明新的代理人了,雖然非大明正統,但到底是後裔。

這不,廣西的朱由榔聽到風聲可不樂意了,馬上屁顛屁顛跑回廣州,打算收攬人心,乃至急不可耐稱帝。


稱帝后,廣東那一快乃至說南方所有地域都不安寧,為什麼呢?

兩位南明帝在內鬥唄,這可是高興壞了滿清多爾袞他們。

等到他們鬥得差不多的時候,多爾袞認為該收麥子了,於是率先發難命人攻打廣州,朱由榔再次逃亡梧州,不久肇慶失守,這一下連梧州也待不住了,於是又逃亡桂林與全州,在全州時,差點被手將領下賣給了清軍。

之後就是四處逃竄,還在孫可望手下過了三年寄人籬下的阿斗生活。雖然沒有尊嚴,倒也安穩。

一直到了1658年永曆十二年,清軍三路攻打雲南,這下朱由榔連安穩日子也過不了了,在心腹大將李定國等的保護下由昆明到永昌,最後連永昌也待不下去,只能出國逃亡緬甸了。在向當時緬甸王莽達一番賄賂與過年話之後,躲到了緬甸那。


哪知,吳三桂步步緊逼,到了騰越一帶,就要攻打緬甸。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吳三桂的本意在永曆皇帝。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緬甸在禍難之際又發生政變,莽達被自己弟弟莽白殺害篡位,然後作為向吳三桂等搖尾企和的條件將永曆皇帝作為禮物送給了吳三桂。

說實話,永曆到底是明神宗後裔,帝王氣還是有的。據說,直到滿清一些將領看到永曆真容後都為其帝王之氣所傾倒,不少人私下裡攛掇著要救他呢!

吳三桂見永曆,於是經典橋段出現了。

吳三桂見永曆作揖而不拜,永曆三問其身份,吳三桂拜俯在地,默不作聲,羞愧難言。


最後永曆皇帝也只能作罷,拿出了君王該有的氣節表示要殺便殺,但是要死在北京。

吳三桂滿口答應。

回押路上吳三桂唯恐多變又上奏滿清要在半路咔嚓了朱由榔,這時候就連滿清其帳下一些將領都看不下去了。

“人家好歹是皇帝,死也要留個全屍嘛!”

這邊滿清收到吳三桂的奏表,也是為吳三桂的心狠手辣、破釜沉舟的決心驚呆了。


(吳三桂)

此舉無異於表示此後吳三桂將徹徹底底與滿清綁在了一塊,他吳三桂自絕於天下漢人,何樂而不為。

於是欣然准奏其殺永曆,但留其全屍。

1662年6月1日,南明永曆皇帝被吳三桂永弓弦勒死在雲南昆明蓖子坡。

所以,從永曆在南明那幾年的營營苟苟來看,真的是天要亡大明。我們回看,若是亂世,就像漢朝劉邦乃至他的老祖宗朱元璋那樣,哪怕有一點兒條件,也能夠建立天下。他有南方一大塊風水寶地,兵力旺盛,糧草充足卻毫無作為,也只能說非帝王之才罷了。

千古君王事,笑談長河中。

時也命也!


不書


南明永曆皇帝名叫朱由榔,他的父親名叫朱常瀛,是明神宗的七兒子,被封為桂王。朱由榔是桂王的三兒子,被封為永明王。

順治三年十一月,朱由榔在肇慶宣佈登基,年號永曆,不久奔往梧州。 以後奔走在桂林、柳州等多地,後來進入雲貴,倚重李定國、孫可望。

後來李、孫二人之間內鬥,孫可望落敗,率軍投降清軍,永曆政權實力大減。

清軍三路大軍進軍雲南,永曆皇帝和李定國、白文選逃入緬甸境內。平西王吳三桂鎮守西南,決心趕盡殺絕。

朱由榔給吳三桂寫了一封信,提起當年崇禎皇帝死後,吳三桂縞素誓師、提兵討賊的壯舉,大加讚美。又說起自己當前的處境,說自己的命運現在都掌握在吳三桂的手中,自己願意服從新朝,只求能夠活命。

在書信的最後,朱由榔哀哀地懇求:“僕今日兵衰力弱,煢煢孑立,區區之命,懸於將軍之手。如必欲僕首領,則雖粉身碎骨,血濺草萊,所不敢辭。若其轉禍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與太平草木,同沾雨露於新朝,惟將軍是命。冀裁之。”

吳三桂毫不理會朱由榔的哀求。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吳三桂的大軍進入緬甸,緬甸人把朱由榔父子送到軍前。

《南疆繹史》記載了朱由榔和吳三桂見面的情景。朱由榔南面而坐,吳三桂入見,朱由榔“切責良久”,最後嘆息說:“今亦已矣!我本北人,欲見十二陵而死,汝能任此事乎?”

顯然,朱由榔明白自己不會有好結果,希望在死之前能夠看一看祖宗的陵墓。

吳三桂答應了,帶著朱由榔回到雲南。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元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派楊坤、夏國相等人,在滇城的篦子坡用帛帶把永曆皇帝朱由榔和皇太子等人勒死,火焚屍體。

至此,南明永曆政權滅亡。


於左


永曆皇帝朱由榔是萬曆皇帝的孫子,父親朱常瀛是萬曆皇帝的第七子,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也許能做一個和平年代的郡王,逍遙於世界,享受這個世間的榮華富貴。但是很不幸,他生在亂世,怎麼也沒有想到命運可以讓他延續明皇室的血脈。

(永曆帝)

1.初露頭角,襲受桂王

天啟七年(1627年),桂王朱常瀛就幡衡陽。崇禎十七年(1644年),這一年張獻忠親率大軍主攻湖南,目標直指河南,衡陽最終失守,於是桂王南逃梧州。這時桂王朱常瀛已經病入膏肓,朱由榔沿襲受桂王之位,這就是永曆皇帝。

(張獻忠作戰路線)

2.寄人籬下,監國稱帝

1646年,隨著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建汀州被俘,在萬曆這一枝裡也只有桂王朱由榔最近了,於是在兩廣總督丁魁楚等脅迫下在廣東肇慶稱監國,此時他只有23歲,隨著前方戰敗的消息不斷傳來,永樂帝又被裹挾回了梧州,隨後在肇慶宣佈登基稱帝,在一個多月內實現了由親王到監國,再到皇帝的轉變。

(此時南明形勢)

3.顛沛流離,東躲西藏

他沒主見,沒氣魄,沒眼光,在永曆朝完全成了權臣內鬥的工具,甚至還被被孫可望以武力脅迫到安龍府囚禁過三年,雖然此時一度有迴光返照,永曆政權一度佔據東南數省,以大西軍為主幹組成新明軍抗清,連獲大捷。但不久就再次流離失所,吳三桂親率兵攻雲南,永樂帝逃到緬甸,最後被清廷抓到,身死國滅。

(南明覆滅)

身在亂世,擔不起歷史的重任,永曆皇帝就是一個悲劇。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第32篇)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永曆做了十五年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吶喊:我太難啦!滿清追殺他,大臣架空他,軍閥爭奪他,藩國凌辱他……最後,漢奸殺了他!

永曆皇帝朱由榔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的身份!

他登基做皇帝的最大依靠,除了南明的一些遺老遺少之外,軍事上主要有兩大支撐:李定國和孫可望。這兩人都是農民起義軍的將領,但他們對永曆皇帝的態度卻完全不同。李定國忠心耿耿要擁戴永曆恢復大明江山,孫可望卻把永曆當做降清籌碼認為奇貨可居。

永曆手下的大臣,很多人和孫可望想法一樣,都想把皇帝賣個好價錢!

這種情況下的永曆,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有個風吹草動立馬就開始逃跑!而幾度曾達到高潮的抗清大好局勢,也在內部不停的傾軋中近於崩潰!

永曆十一年(1657年),孫可望投降滿清,將西南一帶的軍政情報和盤托出。第二年,滿清大軍攻佔雲貴,李定國殿後,永曆皇帝帶著大臣和親眷一路不停逃跑,最後逃進緬甸境內,開始了最為屈辱的最後生涯。

大明是緬甸的宗主國,而且當時背後又有李定國的大軍震懾,緬甸國王莽達的態度還比較友善的,定期接濟糧米等等物質。但莽達心中明白,永曆雖然是喪家之犬,但卻是和滿清打交道的重大籌碼,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為了能把永曆控制在手裡,在永曆入境後,緬甸軍隊便將他的後路斷絕,落後的大臣軍民都被殺掉後毀屍滅跡。他們把永曆君臣等人安置在了和王城隔河相望的地方,在那裡用竹子修建了臨時居所,這裡估計也是歷史上最寒酸的皇宮了!

這個小朝廷到了如此地步,所謂的大臣們也不肯消停,各種醜陋嘴臉暴露無遺。他們互相撕打著搶奪緬甸人送來的糧食;逼著永曆拿玉璽換吃的;為了控制永曆而千方百計地切斷和李定國的聯繫:甚至在稍微安定一些後又開始調戲緬甸女子。

永曆面對這一切,真是欲哭無淚!

永曆十五年(1661),緬甸國王莽達被他的弟弟莽白乾掉了,這意味著永曆最後的悲慘生活的開始!

此時吳三桂大軍壓境,給了緬甸巨大的壓力,莽白決定把永曆作為見面禮,他開始向永曆身邊的大臣們舉起了屠刀。莽白請永曆過河到王城去喝咒水盟誓永不相負,永曆害怕其中有詐沒有前往,派他身邊的沐天波和馬吉翔等人作為代表,結果這些人剛剛過了河就被全部殺光了!

隨後,緬甸人蜂擁而至殺進了永曆的“皇宮”,在那幾間破草房裡搶劫強姦無惡不作,甚至連永曆的宮女都不能倖免!永曆的兩名后妃和幾十個大臣的女眷,為了避免被侮辱而自殺!永曆當時和皇后也要一起自盡,卻被身邊的人攔住了:你是皇帝,還有利用價值,怎麼能死呢?

這皇帝做的真是“我太難啦”!

李定國忠心耿耿,幾次深入緬甸尋找永曆,希望能把他接回去繼續抗清,可惜都被緬甸人從中阻攔,最後因為防止後路斷絕,只能無功而返!而莽白那邊,和吳三桂的接觸一直沒有間斷,最後吳三桂大軍入緬,永曆終於要結束他顛沛流離的生活了!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永曆皇帝被送進了(也有記載是被明朝降清之人騙去的)吳三桂的軍營,吳三桂很狂傲地去見他,永曆明知必死,保住了大明皇帝的最後尊嚴。他責問吳三桂:你難道不是漢人嗎?你難道不是大明的臣子嗎?你為什麼心甘情願做漢奸,背叛國家和君主?你問問自己,良心何在?

據說吳三桂當時趴在地上渾身發抖,不敢抬頭看永曆皇帝!可見當漢奸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吳三桂向滿清朝廷請示如何處置永曆,後來因為擔心在押送北京的路上,有人解救他,最後決定在昆明處死永曆!據說是吳三桂親自動手用弓弦絞死了皇帝。

永曆這十五年皇帝的生涯結束了。這十五年對他來說,更多的是煎熬,這樣的結局雖然悽慘,但也總算結束了!


李飛叨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攻佔了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自縊,朱由檢倒是一死了之了,但是明朝剩下的半壁江山,大臣子民們可不願意就此了結啊,於是明王朝宗室,文武百官就紛紛南下逃亡,福王朱由崧到南京監國不久繼位稱帝,南明政權就此建立,之後清軍入關了,很快就集合部隊南下,不久南京城破,朱由崧被俘,之後唐王朱聿鍵稱帝,為隆武帝,繼續抗清,但是沒過多久被俘,然後絕食身亡,在這個危急的情況之下,剩餘的明朝軍隊和官員們一致擁立朱由榔稱帝,也就是永曆皇帝。

但是永曆皇帝登基後卻不能安撫,平衡各方反清勢力,以致於被大將孫可望囚禁,孫可望想要廢帝而自立,但是在事情敗露後孫可望投降清軍,永曆皇帝本來可以聯合起來的反清勢力變成一盤散沙,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永曆皇帝只能一路由桂林逃亡昆明,又逃至緬甸,被緬甸王莽達收留,永曆皇帝的逃跑,也讓原本支持他的民眾們心灰意冷,永曆皇帝卻還一直天真的認為,緬甸也算是外國了,清軍可能會迫於國際影響停止追擊,但是很快滿清就讓吳三桂率領十萬大軍逼近緬甸,就在這時緬甸王莽達的弟弟莽白髮動政變殺死莽達,並來信給永曆皇帝,讓他率隨從渡河,共飲咒水結盟,結果卻被緬軍伏擊,永曆皇帝的隨從盡數被殺,永曆帝被俘。

雖然大明殘部多次企圖救出永曆,但是都以失敗告終,1662年,吳三桂大軍逼近,莽白迫於壓力交出了永曆皇帝,據說當永曆皇帝被送到吳三桂軍營後,吳三桂十分高興,立刻前來看永曆皇帝,在這期間他們發生過這樣的一段對話,永曆帝朝南而坐,吳三桂進入帳內,開始態度十分傲慢,只是微微向永曆做了個揖,永曆皇帝問道:“你是何人?”吳三桂默不作聲,不願回答。永曆皇帝又問道:“你是何人。”吳三桂忙跪在地上,埋下頭,但是仍然默不作聲。永曆見狀再次問道:“你難道不是漢人嗎?不是大明臣子嗎?你怎麼就甘心做漢奸,背叛國家,辜負君主到如此境地,你還有良心嗎?”

據後來文獻記載永曆帝被俘之後,滿清對於怎麼處置永曆皇帝其實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吳三桂這時就彰顯了自己漢奸的嘴臉,不斷上書建議朝廷斬殺永曆皇帝,以絕後患,甚至連清軍的將領們都看不過去,滿洲將領愛星阿和安南將軍卓羅極力堅持之下,吳三桂才同意留永曆皇帝全屍,最後用弓弦勒死了永曆皇帝,之後一把大火燒燬了永曆皇帝的屍體,撿了幾塊骨頭回去向滿清覆命。

永曆皇帝也算是臨危受命,他是明王室宗親,在危機存亡之時上臺,但是他卻沒有什麼魄力,在軍政事務上就是個小白,所以執政期間就沒有什麼作為,另外他本人又沒什麼主見,這也導致了他難以在明王朝衰微之時出來力挽狂瀾,本來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皇室宗親的正統地位,將本來在自己手上反清的十餘個省份的勢力集中起來,共圖大事,然而卻在最後選擇了一路潰逃,也導致了明軍士氣大跌,所以朱由榔承擔不起復興明朝的重任,反而成了亡國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