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四十万骑兵包围三十二万刘邦汉军,为什么没有一举歼灭?

草根一族的空间


还原一下当年的战场形势,牛哥认为,只要刘邦率部登上了白登山,匈奴就没有了歼灭汉军的可能性。原因有如下四点,且听牛哥一一分解:

一、匈奴全歼汉军的唯一机会在平城郊野的平原上,可是冒顿没有把握住。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冒顿倾全国40万兵力,劳师远征,想与韩王信联手,窜入大汉边境地区,劫掠一番,顺手摧毁汉朝的边防设施。不料,在平城郊野上与刘邦的汉军猝然相遇,双方打了一场遭遇战。匈奴精锐骑兵迅速冲垮了汉军阵型,汉军招架不住,刘邦只能落荒而逃,率部撤入了白登山。本该一鼓作气,消灭敌人,无奈面对横亘在眼前的高山,冒顿也只能下令各部,就地安营扎寨,以铁桶阵包围白登山,困死或饿死缺少粮草补给的汉军。仓促之中,匈奴人不敢贸然冲入山中。汉军在山上,突围不了;冒顿在山下,也攻不进山里。速战速决的机会错过了,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虽然匈奴人还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已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丧失了围歼汉军的可能性。

二、汉军在山上,使匈奴丧失了天时之利。

寒冬天气,突降大雪,汉军士卒冻掉手指者有十分之二三,可见,战场环境之恶劣之残酷。但是,天时条件对双方是均等的,而且时间越久,对深入他人之境作战的匈奴越不利。汉军在迷茫的山地里困守挣扎,很艰难,但与此同时也拖住了匈奴大军。匈奴人擅长闪击战,往往是趁对手惊魂未定,一举消灭之。打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从来不是他们的长项,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承受不了,他们的将士身体承受不了。匈奴人也会冻饿交加,出现大面积非战斗减员的。包围了七天七夜,既不见汉军下山投降,又不见匈奴旗帜插上白登台,冒顿心中明白,自己的优势消失殆尽。他也焦急,我的40万大军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啊!

三、汉军在山上,使匈奴失去了地利优势。

刘邦北上作战时,率领着32大军,其中多数是步兵。因为被假象迷惑,他确认匈奴军都是老弱残兵,于是甩下步兵,率领轻骑,快速冲向平城。不想,汉军落入敌人圈套,被围在白登山上。此刻,汉军兵少将寡,无援无粮,士气低落,处境狼狈。但他们毕竟是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负隅顽抗,以待援兵。反观匈奴人,面对白登山,他们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山势陡峭,沟壑纵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仰攻难度极大;道路狭窄崎岖且雪厚路滑,匈奴人下马行进,极易遭受汉军密集箭雨的袭击……所以,思前想后,冒顿认为,这个白登山我是进不得的。

四、汉军在山上,使匈奴失去了人和之利。

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匈奴人的心态也渐渐失衡,军心也开始浮动起来。匈奴平时有控弦之士30万,此次出兵40万,说明他们倾尽全国之力,超负荷超常规地开战,不能持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冒顿单于是明白的。他的部下来自各个部落,为各自利益而战。各自付出极大的牺牲,是要以战利品做补偿的。而现在,刘邦在山上,围歼不了,此前单于的封赏许愿都化作了泡影,因而,匈奴各路首领都各怀心腹事,思量着如何撤兵,如何保全自己的实力,如何与冒顿讨价还价……匈奴人没有了同仇敌忾的人和优势,没有人想去打一场恶战了。

再看大汉这面。闻知皇上被围,后续的步兵加快步伐,向平城靠拢,威胁着冒顿单于的骑兵。各地勤王之师也分别从西面、南面和东面源源不断地开来,几天之后汉军将夺回兵力上的优势。白登山四周都是汉朝土地,那里的官员百姓坚壁清野,不给入侵者留下半粒粮食、半根马草,还不时地骚扰匈奴人,让敌人举步维艰,进退不得。这样,冒顿的匈奴人一点点陷入了汉朝军民的合围之中,哪里还有围歼刘邦汉军的可能呢?


懿头牛


匈奴四十万骑兵,包围的不是刘邦的三十二万汉军,而是先头部队,大概最多十余万人吧。

否则,以四十万骑兵,是不可能包抄掉32万人马的。

当时,刘邦不顾刘敬劝阻,不等后边的部队到来,一意孤行,被冒顿单于直接包围了。

为何单于没有杀了刘邦呢:

第一,双方相持了七天七夜,一直在打。那是冷兵器时代啊。四十万人,杀掉十万人,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双方损失都很大。刘邦可是皇帝,除非十几万人全部战死,否则不可能刘邦死的。几十万以上的大战,往往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

第二,刘邦这一方无粮草了,陈平派人给单于的阏氏送礼。阏氏向单于建言,没必要杀刘邦,汉朝还有几十万人马,正在赶来路上。

难道,双方正要拼完兵力吗?这对双方,没有任何好处。

第三,确实,刘邦的后续部队,正在赶来,只不过,一时不知道刘邦被围在哪里。但知道,也就是几天的事情。

所以,权衡之下,单于把刘邦放了。他为的是财,又不是汉朝的天下。

刘邦回去之后,一直到汉武帝继位十几年后,年年给匈奴送钱送物送人,还有和亲啊,那个确实是屈辱。


董江波


刘邦也是打赢了项羽,飘大劲了,真是不把冒顿放在眼里了;不过冒顿想把刘邦一口吞掉,倒也没有那么容易。

白登之围

刘邦把项羽拿下以后,顺利登上了皇位,东边的韩信也被他贬为淮阴侯了,结果西边的韩信却被匈奴围在马邑最后降了。刘邦心想,项羽那么厉害都被我干掉了,一个小小匈奴算什么,他哪里想到匈奴那边也是自古以来最强的匈奴啊。

刘邦带着32万大军就冲过去了,连续十几拨探子回来都跟他说匈奴那边都是老弱残兵,不堪一击,就算娄敬跟他说其中有诈,他也不放在心上了。直接带着骑兵主力就杀过去了,步兵直接被他甩在了后面。

冒顿当然不是白给的,直接放过骑兵,截住步兵。转回身就把刘邦的部队包了饺子了。白登山上,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结果还没被匈奴一举歼灭,是匈奴没动手?

“美人”计

匈奴自然也是想一下把刘邦的队伍吃掉的。包围之后,刘邦也曾几次突围,可是几次突围都失败了。不过大汉朝的军队也是身经百战,不是白给的,虽然突围失败,但是也是对匈奴造成不小的打击的。冒顿见状,也是挺不爽的,于是四路齐发兵,企图将汉军一举击溃,结果也没成功。

硬碰硬的结果就是,双方均损失惨重,所以只能僵持不下。冒顿倒是满不在乎,毕竟时间越长,刘邦那边越没战斗力,不过他没想到刘邦那边还找人来吹“枕头风”来了。

陈平给刘邦献计,贿赂冒顿的阏氏,果然取得了效果。阏氏跟冒顿讲:“虽然我们现在把他们皇帝困在山上了,不过万一灭不了他,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我们可就惨了,不如放他们一条生路。”

赶上冒顿跟汉军叛将约定的时间,对方没来,匈奴确实也有点慌了,于是就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此时,刘邦的队伍已经粮草用尽、饥寒交迫、危在旦夕了。

冒顿放刘邦的原因

1、就是阏氏说的,担心一时打不下刘邦,被援军内外夹攻。

2、冒顿的目的在于掠夺、而不是占领。

从后来匈奴跟汉朝的种种战争来看,匈奴人并不觊觎大汉朝的城市,而只在于他们草原民族更在意的肥沃的草场。所以,杀不杀汉朝皇帝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3、冒顿并不想与强大的汉朝结为死敌。

不管怎么说,一旦杀了刘邦,那汉朝与匈奴就是死敌了。这和抢钱、抢粮、抢劳动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综合考虑,冒顿还是把刘邦放了,当然得到的好处想来也是不少的。


水一白聊历史


这就是“枕边风”的威力,老婆在床上一撒娇,冒顿单于受不了,就答应议和,放了刘邦一马。

匈奴围住的只是先头部队

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叛乱,和匈奴勾结,给汉朝北方造成极大威胁,汉高祖刘邦亲自率32万大军出征平叛,平灭了韩王信,节节胜利。刘邦觉得匈奴面对强大的汉军不堪一击,就有点飘飘然。当时探马报告,看到匈奴都是老兵瘦马,队伍零散汉有战斗力。刘邦决定快速挺进,消灭匈奴主力,结束这场战争。

大臣刘敬劝刘邦不要轻敌,中了匈奴的疑兵之计。刘邦打得正在兴头上,认为刘敬的话扰乱士气,把刘敬押往大牢,让他看到汉军凯旋后,心服口服的接受惩处。刘邦命令大将周勃攻打东南方向的楼烦三座城池,自己带领十万精兵长驱直入,插入匈奴心脏。

刘邦很顺利的切入平城白登山,没想到隐藏的30多万匈奴主力突然一涌而出,将刘邦的十万人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原来正如刘敬所言,冒顿用的疑兵之计,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可以看出冒顿对这次战役做了充分的准备。刘邦虽然有夏侯婴、灌婴等人所率领的汉军精锐骑兵,但很难对付善于马上作战的匈奴,加上正值隆冬季节,气候严寒,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十个人中有两三个都冻掉手指头,七天七夜无法突出重围。

贿赂冒顿老婆得救

汉军当时轻装出击,没有带足够的粮草,被围后粮草很快吃完了,虽然是精锐的铁车骑、铁骑,但饿着肚子也失去战斗力,眼看着不支撑不住了。

这时陈平听说冒顿单于是个好色之徒,对小媳妇阏氏非常宠爱,打仗也带在身边,朝夕不离,情深意笃,言听即从。女人最大的弱点是贪财,对于偏远地区没见过大世面的女人,就建议送一些中原的稀罕物打动女人。刘邦撩妹经验丰富,知道女人喜欢什么,于是置备了很多女人喜欢的首饰珠宝,乘着雾天让使臣暗中送给匈奴大王单于的女人。

阏氏没有见过中原如此厚重的礼物,非常兴奋,晚上床上对冒顿单于说:"虽然大王暂时围困了刘邦,汉朝有三十万大军在救援的路上,如果赶到了,恐怕局势难以掌控。"单于问:"这种事情能发生吗?"阏氏回答说:"就算你打败了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如果灭不了汉帝,等汉反扑,内外夹攻,我们还会有今晚的乐趣吗?"冒顿单于贪恋女色,于是问:"那怎么办呢?"阏氏说:"我们包围汉帝七天,还攻不破,一定是有神灵在相助。如果将他赶尽杀绝,可能必违背天命,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冒顿单于有点底虚了。


当时正好是经常降大雾的季节,汉军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发现匈奴放松了围困。陈平看他的计谋奏效,便对刘邦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利箭,悄悄地撤出包围。"汉军很顺利的撤进平城,这时,周勃率领的三十万救兵也赶到了。

冒顿单于看到失去了取胜的最佳时机,汉朝使者来讲和,匈奴也达到自己谋取利益的目,于是的撤兵。

这场汉朝和匈奴的战役,称之为“白登之围” 。当时匈奴没有绝对取胜的条件,加之汉朝答应匈奴一系列亲和政策,包括以公主和亲,每年赠予大量财宝等,双方达成协议,换取边境和平。

后来,刘邦流氓成性,送给冒顿单于的竟是假公主,由此还引起单于调戏吕太后的桥段,有兴趣可以看聋王悟空回答:《匈奴单于为何给丈母娘写情书向吕后“求爱”?他喜欢吕后吗?》。


聋王异史


匈奴骑兵40万包围刘邦的32万汉军,没能一举歼灭汉军和刘邦沉着冷静,善用计谋密不可分。刘邦先去买通冒顿单于枕边人阏氏,让冒顿对歼灭刘邦的意义产生怀疑,为救兵赶到拖延时间。然后利用冒顿多疑性格伺机转移达到转危为安。

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韩信(韩王信,非淮阴候韩信)投降匈奴,和冒顿单于商量攻击汉朝。匈奴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韩信部下王黄埋伏在广武以南。冒顿带兵攻击太原,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迎战。冒顿诈败,引诱汉兵。刘邦以为冒顿不敌,想全歼冒顿,于是集合手头所有的兵将共32万,大部分为步兵,一路狂追。刘邦带着精锐骑兵部队追到山西平城白登山,把大部队步兵甩在后面。匈奴伏兵全出,冒顿率领40万骑兵把刘邦团团围住。刘邦轻敌冒进,陷入重围,史称“白登之围”。

刘邦冷静分析了形势。派人去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老婆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说,咱们是马上民族,在汉地待不习惯,何况我们与刘邦有没有深仇大恨,汉人狡诈,不如撤兵!”冒顿有些动摇。原先冒顿与韩信部将王黄、赵利约定好同攻击汉王,冒顿围困了汉王刘邦七天七夜,一直不见王黄、赵利人影。冒顿害怕中王黄、赵利靠不住,更害怕他们和刘邦勾结给自己设下陷阱,于是听了老婆的话,露出一个豁口放刘邦走。恰好这时候,漫天迷雾。刘邦害怕中计,陈平建议汉军用强弩向外,两边组成方阵,护送刘邦悄悄溜走。刘邦听了陈平建议,突围到了平城。汉朝大部队刚好赶到,冒顿一看,只好撤兵。

刘邦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征战中形成的宝贵经验,用重金贿赂已经是刘邦的惯用手段,当年鸿门宴也是贿赂了项伯才得以脱险。



长安遗少


请用四十个人去包围三十二个人试一试,怎么个包围法?怎么个一举歼灭?

如果没有武器代差的话,比如四十人这一方有机枪,而,三十二人一方只有大刀长矛。

就算四十人把三十二个人堵进了死胡同,困兽犹斗!双方都是肉身凡胎,三十二人齐拼命!怎么也可以逃出去十个八个吧?

这比喻貌似有点不讲道理。

好,那就谈战争!

在战争中,一支部队,尤其成建制的大部队,还是要如果,如果没有武器代差的话,一支成建制的大部队如果被歼灭,只有唯一一个途径——自己歼灭自己。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怎么算自己歼灭自己呢?

  1. 要么投降,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所有的“歼灭战无不是投降”,要么事实国民党部队成建制的投降,要么国民党士兵们在战场上放弃战斗一个一个地投降。

  2. 要么失去了斗志放弃抵抗!比如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人是被白起吓的放弃了抵抗。

说,两支旗鼓相当的部队在战斗中一支部队把另一支部队杀干净了,中国有史以来,没有这样的战役。

说白登之围!

刘邦统“得胜之师”,所向披靡,士气正盛,几十万人马都等着回家升官进爵呢!大汉朝的力量在后面源源不绝就要到来了!一时被围而已!

  1. 怎么会接受投降?

  2. 怎么会失去斗志?

都不会的!

战士死战!以一当十,何足挂齿!匈奴人犯不上拼命的,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事情干么要干呢?

再说了,两千年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战向来进行的是“驱逐战”和“击溃战”。

双方之间很少有意识去进行什么歼灭战,也没有动力去进行歼灭战,更没有什么理由去进行歼灭战。

匈奴“击溃”汉人是为了抢钱财抢女人,汉人"驱逐"匈奴为了过个安生日子,维护地盘安全。

大家打仗可不是为了杀人,双方之间可没有仇恨。大家打仗只是为了发财而已!

这不,刘邦走夫人路线把钱财送来了,那就放开口子让他走呗!

再聊点题外话!

不会有人信陈平真的有能力可以瞒过冒顿单于而向冒顿单于的老婆单独行贿吧?

这怎么可能?

单于肯定也同意自己老婆接受贿赂了的。

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史记·匈奴列传》

单于的老婆亲自向单于进言说:“你得了汉地也没办法住,刘邦也是受神灵保佑的,你杀他有什么好处呢?”力劝单于放刘邦一马!

这时候,韩王信说好的接应也没有来,单于怕中了刘邦的计谋呢!才引兵带钱而去。

古时候,送礼可没有银行转账,全是实打实的金银财宝抬过去。

请问!单于看见自己老婆忽然有了一大笔金银财宝,老婆又来说好话,他能不问个为什么吗?

结论是:陈平的金银财宝是直接送给单于的。

至于,史书上为什么说金银财宝送给了单于老婆,自然是为了好看了。

难不成说刘邦的小命是买回来的吗?

用计谋赚回来的才好听好看嘛!

可惜我们没有匈奴的史书看,把钱送给了谁一定另有说法的。


葭明通半瓶历史


先说说这货是怎么被围的吧!

公元前201年的时候,匈奴内部发生了比较大的事情,这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将漠北全部收复了。

漠北一听名字就不是很好的地方,这里风大,而且也没有中原的繁华,所以冒顿希望攻打汉朝。

当时刘邦将一个叫韩王信的人扔在了汉帝国北部边疆,之所以将韩王信仍在北部边界,就是因为刘邦不信任他。所以韩王信是先和冒顿单于交手的人。

当时匈奴选择的进攻之地是马邑,这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让韩王信非常担心,敌军兵临城下,皇帝又不信任自己,所以和匈奴交战,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

而此时韩王信的选择非常让人痛心,他直接投降匈奴了,韩王信和匈奴合并后,势如破竹,直接攻到了太原郡。

自己的大臣竟然和匈奴为伍,这让刘邦非常生气,生完气刘邦就冷静了下来,这一次我刘邦要亲自将汉奸还有匈奴打趴下。

刘邦御驾亲征!

于是汉军三十二万人对韩王信和匈奴的联军发动了进攻,汉军毕竟人多,所以战争开始的时候,汉朝取得了胜利。

刘邦这时候也翘尾巴了,说我们应该一鼓作气,乘胜攻打敌人。

其实,汉军胜利,匈奴屡屡战败,这都是冒顿的诡计,他就是要引诱刘邦孤军深入,而刘邦恰好就信了这个。

当时,匈奴让自己的士兵一直败退到白登山,之后匈奴的精锐从白登山的后面包抄刘邦。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这也就是白登山之围。

当时刚好是冬天,汉军不适应,所以冻死冻伤的人不少,因为匈奴的围困,汉军粮草也不够了,而老刘是御驾亲征,这一回眼看也就玩完了。

不过刘邦不这样想,我昔日被项羽包围的死死的,现在被匈奴这些毛猴子包围算什么呢?所以汉军和匈军一直拉锯相持,双方并没有进攻彼此。

此时虽然双方都没动,不过汉军还是设计解围了,陈平直接找到了匈奴的老婆阏氏,陈平对匈奴的老婆阏氏说,老妹儿啊,你丈夫冒顿可是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啊,如果白登山之战击败了汉军,老妹儿就会受到冷落,单于会宠爱那个漂亮的女人。

于是阏氏给单于吹枕边风,而这也救了刘邦一命。是不是很滑稽,刘邦的幸运竟然和一个女人有关系。

对于枕边风的描述,这在历史上确实是有记载的。不过,我们不能轻看冒顿单于,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冒顿不排除有大猪蹄子的心理因素,但是他卓越的军事战略目光,才让他决定不杀刘邦的。

我们知道,匈奴的骑兵非常善于野战,这时候和刘邦相持在白登山,这对匈奴是不利的,双方面对面的大规模对抗,冒顿也是有权衡的,刘邦三十二万大军,一起给冒顿玩命,这是冒顿玩不起的。

所以,刘邦的幸运和当时的局势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呸!明明又是女人救了他)这也是冒顿单于卓越军事才能的体现。冒顿就是一个大猪蹄子。







方嘉威


实际上,大规模的攻坚歼灭战,往往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弱项这个问题直到成吉思汗后才得以改善。白登山虽然是个小据点,可只要拉起深沟高垒,匈奴的骑兵就得下马硬顶。当前战术上匈奴并没有太大优势。当然高祖这边劣势更明显,毕竟深陷重围,如果突围出去一定会被匈奴骑兵追击,届时会更被动。战略上,匈奴本来就是应战,不知道汉朝底细,于是出动颇多。刘邦也就是复个仇,虽然跟后面脱节,还不至于脱死。既然高祖承认失败,那么中间就要有人牵线,总不能二王直肛吧都是要脸面的。所以我们后来看到陈平贿赂胭脂的情况发生,刘邦退却而冒顿也并没有紧追不舍



卷卷流水


因为战局对匈奴而言并不是特别有利,被围的只是先头部队,等到大部队聚拢,就算打赢了也将是一场惨胜。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一旦主力被重创没个十来年的时间是不容易恢复元气的。况且匈奴内部向来是谁兵多谁当家,草率的压上主力可是赔本的买卖。所以最有利的决策是捞一笔大的就走,既留住了安身立命的兵马,又得到了垂涎的财富。所以,陈平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知道单于并不打算硬碰硬,才顺势出了个美人计解了白登之围。


JoYeeLi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弄明白冒顿出兵的动机。冒顿南下进攻汉王朝是客观必然,对于刚刚强势崛起扩张愿望强烈,又因冬季来临急需物资的匈奴而言,对比自身富庶的中原地区自然是垂涎三尺。此外,中原刚刚历经兵祸,边境防卫不似以往,通过此战试试这个南面对手的斤两怕也在冒顿的计划中,如若出师不利,大军也可以凭借游牧民族天然的机动性安然撤退。

刘邦虽然轻敌冒进被围困在白登山,但攻城并不是游牧民族的强项,汉军据城坚守,冒顿不可能冒着损失惨重的危险强攻,他的目的是为了试探,为了“捞一笔就走”。严寒酷暑,双方都已经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而且汉军背靠中原,还会有后续的兵力到来,权衡利弊,冒顿撤围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陈平献计,并不是根本原因,莫忘了冒顿是个什么样的人,杀父杀妻,这个人不会为了个女人影响自己的全局部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