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京劇名伶到了煙臺,有人備受追捧,有人被喝倒彩

煙臺過去有個“京劇碼頭”的叫法,自清末至民國間,國內數得著的諸多京劇名角,大都應邀來煙獻藝過。

這些京劇名家堪稱大眾偶像,既受戲迷追捧,自然也就成為媒體的追逐對象。對過埠演出的京劇名家,報刊無不追蹤報道,事無鉅細,不厭其詳。這些報道,不僅是時人的談資,更給後人留下了許多鮮活的記錄,關於這些名人的演藝生涯,關於他們的為人處世。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些日已湮沒的舊聞軼事。

麒麟童難捨丹桂舞臺

麒麟童是京劇大師周信芳的藝名。周信芳成名後,長期在上海丹桂第一臺演出,與老闆尤鴻卿感情極為融洽。兩人合作數年,“從無間言”。為了表示對老闆的忠誠,周信芳在上海從不搭他班之約。1922年,煙臺的丹桂劇院到上海邀請周信芳到煙臺演出。

煙臺故事 | 這些京劇名伶到了煙臺,有人備受追捧,有人被喝倒彩

考慮到上海觀眾看戲的口味——喜看新戲,自己在上海丹桂第一臺已演出多年,觀眾難免已有點乏味感,而煙臺方面開出的條件,一是承諾包銀大於滬上數倍;二是許諾麒麟童到後,為其更換新角,“可以以新觀者耳”。這些條件,實在讓人無法拒絕,周信芳由此萌生了北上煙臺的想法。

周信芳答應來煙演出,摒除煙臺丹桂舞臺的優厚條件外,煙臺人的熱情好客與欣賞自己的知音情懷,更是他所看重的。

原來,周信芳與煙臺丹桂劇院淵源頗深。早在1906年,當時年僅11歲、剛以藝名“麒麟童”出道不久的周信芳,這年下半年,應邀在煙臺德桂茶園獻藝《打漁殺家》。有一天晚上,周信芳在演出時,不小心出了“馬鞭甩到臺下”的洋相。按照煙臺觀眾的習慣,如果換作其他演員,觀眾早就起鬨離場了。正如當時北京奎德劇社的臺柱子、曾經到煙臺演戲的著名旦角碧玉花所說,“在煙臺唱戲,十分之難。那兒的人別看全是老山東,但是對於看戲,都有經驗,只要一錯,非砸不可,所以想在煙臺唱紅,也很難了。”

但這次,周信芳出了這麼大的失誤,觀眾們卻一反常態,沒有噓聲沒有倒彩,臺下反而有人撿起斷鞭,給他送到臺上。煙臺觀眾對自己的寬容與支持,給周信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後,周信芳又兩次在煙臺德桂茶園演出。麒麟童的表演藝術,徹底征服了煙臺觀眾。考慮到周信芳在上海的八年丹桂生涯,有人提議將德桂茶園更名為丹桂舞臺,以與上海的丹桂南北呼應,以紀念週信芳在煙臺的演出經歷。就這樣,1916年,煙臺的德桂茶園改名為丹桂舞臺。

煙臺這座城市,記錄了周信芳從稚嫩到成名的艱辛成長曆程,周信芳也因此對煙臺感情頗深。儘管當時邀請周信芳演出的劇院數不勝數,但他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北上煙臺。

周信芳與煙臺丹桂舞臺簽訂了為期三個月的演出合同,同行者有王靈珠、陳嘉祥、趙雲卿諸人,每月包銀六千元,周信芳一人可得四千元,而在上海丹桂第一臺,周信芳每月僅得一千二百元。

1923年3月,周信芳在煙臺丹桂戲院與高百歲合演,聲勢極盛。彼時,周信芳的表演藝術尚不為評劇家們重視,經過煙臺演出後,“其聲望之隆,與貴後俊、馬德成輩相埒”。

“王八出”唱紅“鐵嗓子”

1943年,應丹桂戲院邀請,有“鐵嗓”美譽的劇壇新秀張貫珠與青年鬚生李宗義來煙演出,成績非常不錯。

之前,二人在京濟等地數次合作,紅花綠葉,相得益彰。據說,張貫珠最紅的一齣戲,就是“王八出”,即《王寶釵》,張貫珠以此唱紅。李宗義和張貫珠搭檔的“王八出”,觀眾欽佩張貫珠的嗓音聽使喚,故此她的王寶釵,比李宗義的薛平貴得觀眾叫好的地方要多,甚或多至三倍以上。當然李宗義的“探母”,在煙臺也相當叫得響。

煙臺故事 | 這些京劇名伶到了煙臺,有人備受追捧,有人被喝倒彩

當時的報紙,曾以《一出“王八出”紅遍了煙臺》為題,報道張、李煙臺演出的盛況。

1947年5月,煙臺中華大戲院成立。為慶祝戲院開業,該戲院邀請張貫珠、李宗義、馬履雲等一行來煙演唱一期。5月18日,中華大戲院舉行開幕典禮,張貫珠剪綵祝賀後,張、李合演《桑園會》。演出大獲成功,“大博芝罘人士讚許”。

劇團在十九日上演了《四郎探母》,二十日上演了《玉堂春》、《失街亭》,二十一日上演了《王寶釵》,演期共為十二日。李宗義因為連日演戲,且多重頭戲,用嗓過度,到演出期滿時,“患氣管炎,嗓音失潤”,雖經煙臺中華大戲院挽留,但仍婉言謝絕,就近到青島休息。

是是非非孟幼冬

1944年6月,在北京曾以“孟小冬胞妹”為號召的坤伶鬚生孟幼冬,與金又琴、侯永奎、白雲生等人赴煙臺光陸戲院演出。孟幼冬為人狂傲,脾氣極為乖僻,此次在煙演出,前後臺人緣不佳,是非也不斷。

煙臺故事 | 這些京劇名伶到了煙臺,有人備受追捧,有人被喝倒彩

孟幼冬在光陸戲院演出,二牌為天津坤伶金又琴。金因嗓音不佳,一期期滿後,就被光陸戲院辭退了,更換為童玉苓。當時童玉苓恰隨周嘯天在威海演出完畢路過煙臺,在煙演出,每日代價一百五十元。孟幼冬頭期包銀每天四百五,後續一期,因頭期不好而減為每日三百,勉強續演十二天。在此期間,孟、童之間明爭暗鬥不止,矛盾不斷加劇。

某日,演唱《御碑亭》,其中有“賠禮”一場,有丑角拿墊子一幕。在這之前,孟幼冬與扮演丑角的陳浩華已有矛盾。演出到賠禮這一折時,陳浩華故意不給孟幼冬拿墊子,臺下報以倒彩。

戲後,孟幼冬的琴師小楊子罵陳浩華是“棒槌”,戲班行話,就是說此人沒能耐。陳聽後當然不滿,在後臺大罵。此時,孟幼冬正卸裝不久,就向陳質問。一時言語衝突,差點動了手。後經人解勸方才罷休。陳是童玉苓所帶傍角者,自此,孟、童兩人怨恨加深。

不久,孟幼冬竟暗中唆使當地人對童、陳刁難,並將陳毆打。童、陳二人對此不甘,也使出手腕,讓本地人在飯店對孟幼冬加以羞辱,並大罵孟幼冬技藝不純,使得孟幼冬泣不成聲。

此外,孟幼冬因抽大煙,加之欠煙臺飯店的賬目太多,入不敷出,一時經濟拮据。總之,孟幼冬的煙臺之行,受盡閒氣,出盡洋相。

“黃忠出來又進去”

京劇名家周嘯天曾多次在煙臺演出,演出成績也不錯,不過也出了點小插曲。

1943年,周嘯天應邀來煙獻唱。周嘯天在煙臺有好友,答應給他介紹些朋友,於是,他們約好了第二天晚上七點鐘在某票房相見。第二天,一眾人等早早便來到這個票房等候,他們都對周嘯天的光臨充滿期待。誰知一直等到九點鐘,也沒見周嘯天的蹤影。

煙臺故事 | 這些京劇名伶到了煙臺,有人備受追捧,有人被喝倒彩

直到晚上十點左右,周嘯天才姍姍來遲。按今天的話說,周嘯天這就有點耍大牌的意思了。周嘯天來晚了,少不得要向大家賠禮道歉。誰知這些人也真不給他面子,一鬨而散,弄得周嘯天好不尷尬,只好垂頭喪氣地返回旅館。

第二天周嘯天上臺演戲,演的劇目是《定軍山》。扮好了黃忠,剛上臺不久,卻衝過來一個雄赳赳的壯年漢子,過來一把扭住周嘯天,就給扯到後臺去了!

周嘯天驚問其故,這才明白是昨天那過節。原來這漢子氣惱周嘯天耍大牌,今天故意給他難堪。經過一番賠禮道歉,這漢子才消了氣,周嘯天才又上臺。

毫無懸念的,這則“黃忠出來又進去”的新聞,當天就傳遍了煙臺。

圖/曲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