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紅色邵陽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劇《沙家浜》新四軍指揮員郭建光的原型

紅色邵陽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劇《沙家浜》新四軍指揮員郭建光的原型

文/羅志元 李海園

陽澄湖畔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一出京劇《沙家浜》,讓無數觀眾記住了阿慶嫂、郭建光等抗日英雄。夏光就是新四軍優秀指揮員郭建光的原型。當年,經歷了激烈戰鬥的他和35名江抗戰士留在沙家浜養傷,在陽澄湖畔,與敵人鬥智鬥勇。“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夏光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百折不撓,血戰到底的英雄事蹟和鬥爭精神被一代代傳承下來。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陽澄湖的蘆葦蕩和湖中的小船

農民運動顯身手,新四軍裡好參謀

英勇殺敵掛了花,蘆葦蕩中留火種

夏光,原名夏克紹,1909年10月出生於武岡市鄧元泰鎮天心橋村,17歲參加革命,1926年7月北伐軍進軍湖南,掀起農村大風暴,他參加了當地農民運動。1927年考入毛澤東在武漢創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親耳聆聽毛澤東講課,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湖南省委派他回家鄉開展農運工運工作,擔任中共武岡特區委農運書記。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為躲避抓捕,潛伏外地,與黨組織失去聯繫。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夏光在長沙經徐特立、王凌波介紹參加新四軍。1939年5月,為方便統戰工作,新四軍一支隊6團團長葉飛按照支隊司令員陳毅的命令,把六團改為“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夏光任作戰參謀,隨總指揮葉飛東進到蘇常太地區,向敵後發展抗日根據地。他積極協助指揮作戰,爭取地方武裝進行收編,使江南抗日義勇軍不斷壯大,由原來的600多人發展到4000餘人。後江南抗日義勇軍整編為五路,夏光任第五路參謀長。

日軍為阻擋新四軍東進抗日,集中重兵進行頻繁“掃蕩”。國民黨頑固派也十分忌恨,不斷向新四軍施壓,頻頻挑起衝突。為顧全大局,保存實力,1939年秋上級決定新四軍東進部隊“江抗”西撤,向蘇北發展。

夏光在新四軍東進時擔任作戰處長,經歷多場惡戰,特別在顧山同國民黨頑固派“忠義救國軍”連續作戰,五天五夜未曾睡覺,也沒吃上一餐飯,終因過度勞累患上嚴重的眩暈症倒在指揮所,被送到陽澄湖後方醫院。部隊於是決定將他留下來,和其他傷病員一起,共計36人,隱蔽在陽澄湖畔密密麻麻的蘆葦蕩中,保留下了這批革命火種,即後來人們熟知的“三十六個傷病員”,夏光就是其中之一。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36個傷病員光榮榜

戰鬥負傷離戰場,養傷來到沙家浜

蘆葦深處把身藏,軍民魚水情意長

主力部隊走了,傷病員行動不便,他們的生存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在當地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掩護下,他們一面醫治傷病,一面與日、偽、頑軍周旋。後方醫院不得不經常轉移,每到一個村莊,傷病員就被分散安排到老百姓家裡,農家的客堂、廚房、牛棚、豬圈、堆柴草的小屋,湖中的小船等都成了傷病員的藏身之處,門板一架就是病床,蚊帳一掛就是手術間。

每逢敵人“掃蕩”,群眾和醫護人員就一起將傷病員抬上船,轉移到蘆葦蕩中。敵人走了,傷病員又被接進村子。有時,傷病員被敵人長時間圍困在蘆葦蕩裡,不得不常常以蘆根、小魚小蝦、螃蟹等充飢。

常熟縣委、蘇州縣委和當地百姓常常冒著危險,衝破封鎖,為傷病員送來食品、衣裳和藥物。有時情況緊急,一些傷病員來不及轉移,老百姓就悉心照料,做好掩護工作。由於得到了黨組織和老百姓的掩護幫助,傷病的指戰員不但陸續恢復了健康,而且和當地百姓結下了魚水深情。病癒傷員一個個摩拳擦掌,渴望找到部隊,重上戰場。老百姓深受日偽軍之害,十分盼望新四軍“江抗”能再打回來。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傷愈歸隊再請戰,起兵東進把敵殲

戰鼓驚天紅旗展,一舉收復大江南

1939年10月,葉飛派“江抗”2團政治處主任楊浩廬返回常熟陽澄湖畔,傳達了以傷病員為主體重建部隊、堅持原地鬥爭的命令。11月6日,以新四軍傷病員為骨幹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在常熟東塘市附近一個村莊成立,夏光任司令,楊浩廬任副司令。夏光帶領36個傷病員走出蘆葦蕩,在蘇州、常熟、太倉一帶堅持抗戰,重新燃起了東路武裝抗日鬥爭的火焰。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1939年夏光(左3)與戰友在水西村合影

“江抗”的旗幟一豎起來,常熟人民奔走相告,人民自衛隊也紛紛要求與其合併,在短短几個月內,就由36個傷病員發展成了一支500多人的隊伍。

經過幾次戰鬥,“江抗”不斷壯大,打得日偽軍縮進滬寧沿線的據點裡不敢出來。1940年2月6日在橫涇附近的北橋伏擊了日偽軍下鄉搶糧的汽艇,擊毀敵汽艇一艘。然後,向陽澄湖畔的洋溝漊村轉移,準備與當地群眾春節聯歡。2月8日正是農曆正月初一過春節,新“江抗”在陽澄湖畔的陽溝漊與前來偷襲的日軍展開激戰,斃傷包括指揮官齋藤在內的日軍數十名。

洋溝漊一役,不但粉碎了日寇妄圖一舉消滅新“江抗”的陰謀,也打出了新“江抗”的威名。周圍群眾紛紛相告:“江抗又回來了!”

1941年3月,只經過不到一年時間,部隊已經發展到4600多人。據記載,在新“江抗”成立後的一年時間,夏光率部經歷大小戰鬥共計47次,擊斃日軍147名,偽軍357名。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夏光留下的革命書籍

《東路一年》獲殊勳

《沙家浜》裡塑原型

一生沉浮意志堅,紅色基因代代傳

譚震林在1940年11月6日新“江抗”部隊誕生一週年之際,撰寫紀念文章《東路一年》,高度評價了夏光在新“江抗”發展壯大過程中的殊勳。他說:“如果沒有夏光同志獨當一面的鬥爭精神,和機智靈活應付當時的環境,那麼就不能夠有今天這樣順利的發展。我們東路的全體同志,應該學習夏光同志這種鬥爭精神,這種鬥爭決心。”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夏光與粟裕在淮海戰役華野指揮部

新中國成立後,傷病員戰士在蘆葦蕩與敵人“鬥智”的故事先被改編成了滬劇《蘆蕩火種》,後改名京劇《沙家浜》,迅速走紅全國。1982年5月,譚震林在南京召開的華東七省市黨史工作會議上說:“《沙家浜》的鬥爭故事是真實的,‘郭建光’現在就在臺下,他的名字叫夏光”。夏光卻謙遜說:“不能說《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就是我,我就是沾了一個‘光’字。”

红色邵阳之抗日英雄夏光——京剧《沙家浜》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

位於武岡的夏光陵園

夏光在抗日戰爭中身經百戰,英勇頑強,功勳卓著。解放戰爭期間,作為華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和30軍參謀長,隨陳毅、粟裕南征北戰,參加過蘇中七戰七捷、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戰役。1950年調海軍創建海軍聯合學校任校長,為初建的海軍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夏光因大革命時與組織失去過聯繫,1955年未予授銜轉地方工作,曾任江蘇省委黨史徵集委員會副主任。2012年,夏光以104歲高齡病逝於南京,骨灰安放在陽澄湖畔,衣冠冢葬在家鄉武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