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恩仇录:金融VS技术,谁胜谁负?

比特大陆恩仇录:金融VS技术,谁胜谁负?

全球最大矿机芯片公司的权力争夺战进一步升级——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第一大股东詹克团正式发布声明称,会通过法律途径尽快回到公司,结束这段非常时期,恢复公司的正常秩序。

这是在比特大陆另一创始人吴忌寒发布邮件,解除詹克团职务后,詹克团作出的首次回应。吴忌寒此前要求,比特大陆任何员工不得再执行詹克团的指令,不得参加詹克团召集的会议,如有违反,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

市场人士认为,比特大陆的权力斗争或源于行业与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位创始人的专业背景差异引发的公司走金融还是走科技的分歧。

根据胡润研究院去年底发布的《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詹克团、吴忌寒分别以295亿元和165亿元的身家,分别位列富豪榜第一和第二。

詹克团称兄弟捅刀从电影变成现实

在被第二大股东解除职务后,比特大陆的第一大股东詹克团终于在11月7日作出回应。詹克团在声明中表示,在政府部门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居然会在自己因公出差、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突然改变。“很尴尬,身为比特大陆创始人、第一大股东的我一直不知道。”他表示,“当巨变来临的时候我才知道,在影视剧里发生过无数次的,被自己曾经最信任的合作伙伴、一起奋斗的‘兄弟’,背后狠狠捅刀的桥段真的会发生。”

詹克团强调,将会通过法律途径尽快回到公司,结束这段非常时期,恢复公司的正常秩序。

比特大陆恩仇录:金融VS技术,谁胜谁负?

在10月底,比特大陆发生了一场“政变”,詹克团被剥夺了在比特大陆的一切职务。比特大陆的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就向全员发送邮件,其在邮件中声明道:“经比特大陆创始人、比特大陆集团董事会主席、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吴忌寒决定,解除詹克团在比特大陆的一切职务,即刻生效。”

吴忌寒还对比特大陆员工强调,比特大陆任何员工不得再执行詹克团的指令,不得参加詹克团召集的会议,如有违反,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对公司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司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比特大陆的控制权意味着什么?

比特大陆的控制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块肥肉,总部位于北京的比特大陆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詹克团、吴忌寒。2017年9月,比特大陆获得来自红杉资本、IDG资本等5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6月,比特大陆完成了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估值约为120亿美元。到2018年,创立仅仅四年的比特大陆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矿机公司、排名仅次于华为海思中国的第二大IC设计公司。

该公司的价值无论按照互联网金融公司,抑或芯片公司来看待,都是一家行业巨头。2017年比特大陆实现25亿美元收入,9.5亿美元净利润。而到了2018年,比特大陆该年度的第一季度营收18.7亿美元,当季净利润高达11.4亿美元,净利率达60%。一个季度的净利润高达80亿人民币。

这意味着什么?比特大陆2018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规模,已逼近蚂蚁金服2018年全年税前利润的规模。但是,蚂蚁金服的估值是多少?大约为1万亿人民币。虽然比特大陆无法享受类似蚂蚁金服这样的估值水平,但因詹克团和吴忌寒合计持有比特大陆的股权高达60%,这也足够他们在公司上市后坐拥数百亿美元的财富。

比特大陆去年就开始谋求登陆资本市场。2018年9月份,比特大陆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披露,詹克团持有比特大陆36%股份,为最大股东,其次是吴忌寒,持股比例为25.25%。从营收结构看,比特大陆的营收主要来自矿机销售、自营挖矿、矿池运营、矿场服务。2018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这四部分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4.3%,3.3%、1.5%、0.8%。

比特大陆恩仇录:金融VS技术,谁胜谁负?

招股书显示,比特大陆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1.37亿美元、2.78亿美元、25.2亿美元,经调整溢利分别为4860万美元、1.1亿美元、9.5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比特大陆的业绩与加密货币市场的行情密切相关,在数字货币牛市的2017年,比特大陆的经调整溢利同比增长760%,但这也可能成为该公司上市失败的原因,2018年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大熊市,比特大陆的盈利能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