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混改操作指引發布 鼓勵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實施混改

央企混改操作指引發布 鼓勵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實施混改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道

國資委官網11月8日公佈了《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下稱《指引》),要求央企所屬各級子企業通過產權轉讓、增資擴股、首發上市(IPO)、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資本、集體資本實施混改。

這其中,通過發行證券形式實施混改,可以採取首發上市(IPO)等方式,引發熱議。《指引》指出,採取首發上市方式的,應當按照要求履行國有股東標識管理程序。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可積極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公司是混改的主要平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分拆上市、資產重組、兼併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提升集團整體估值水平,可考慮將具有相對獨立的成熟業務模式和核心競爭優勢的子公司,採取分拆上市的方式令其估值得到正確體現,從而推高集團整體估值水平。一些成熟的業務模塊也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重組整合,考慮設立事業部制等強化該模塊的市場價值,為進一步的分拆上市創造空間。”11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指引》對具體的混改落實舉措進行了細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周麗莎說,既強調了央企混改包括“混”的部分,也包括“改”的部分。其中,“混”強調了國有資本層面的改革,包括混改戰略體系、確定股權比例、資產評估、產權交易等;“改”則強調了國有企業管理層面的改革,包括落實董事會職權、三項制度改革、中長期激勵機制等。

指引出臺

央企如何混改?根據《指引》,央企所屬各級子企業實施混改,一般應履行以下基本操作流程:可行性研究、制定混改方案、履行決策審批程序、開展審計評估、引進非公有資本投資者、推進企業運營機制改革。而以新設企業、對外投資併購、投資入股等方式實施混改的,履行央企投資管理有關程序。

《指引》強調,對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企混改,宜控則控、宜參則參;對於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商業類國企混改,保持控股地位,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股;根據不同業務特點,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公益類國企混改;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作用,積極推進所屬企業混改。

值得注意的是,在“混資本”相關環節,《指引》明確了資產審計評估、通過產權市場實施混改和通過股票市場實施混改等方面工作的操作要點,並重點對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司治理和管控方式、三項制度改革、激勵約束機制等“改機制”相關環節的操作做出了安排。

《指引 》明確了基本操作流程、“混資本”相關環節操作要點、“改機制”相關環節操作要點、相關支持政策內容。在可行性研究一項提到,擬實施混改的企業,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的原則,依據相關政策規定,一企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此前國資委多次強調,混改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推一個。

記者注意到,在“改機制”相關環節中,應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

《指引》提出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舉措。其表述為,為建立管理層的長效激勵機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計劃,將高管收入與股票的市值表現直接掛鉤;鼓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政策;探索超額利潤分享、項目跟投、虛擬股權等中長期激勵方式。

“對於契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的標的資產,也可考慮通過兼併收購方式進行戰略或財務投資,整合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優質資產,增加股東回報。”周麗莎表示。

混改提速

《指引》如約而至,意味著央企混改進程提速。“南北船”重組,是混改提速的一個好的證明。

日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對此,周麗莎表示,兩船重組,表明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

不僅如此,近日央企混改項目有274個聯合“招商”,軍工、石油等重點領域破題。在核電、軍工領域,中核旗下3家子公司以增資擴股方式實現混改,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正積極推進湖南華南光電公司、華川工業公司混改。

此外,石油化工領域的混改,也頗受人關注。

中國石油旗下廣東寰球廣業工程公司擬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中國石化旗下綠源地熱能公司混改擬增發20%的股份,中海油旗下安技服公司按照上報國資委“雙百行動”企業總體改革工作計劃,積極推進核心員工持股,預計2019年底前員工持股工作全部完成。

同樣,電信領域的混改,也步入快車道。據記者瞭解,納入發改委“第四批混改”試點的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擬通過第二輪增資,擬釋放35.23%的股權,擬融資金額為20億至30億元。中國聯通旗下混改試點企業,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近日,國資委集中發佈“電力、石油”等七大重點領域30餘個混改試點項目。據周麗莎介紹,2016年推出“重要領域混改試點”,重點對石油、電力、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開展混改工作,至今已推出第一批試點9家,第二批試點10家,第三批試點31家,第四批160家。

國資委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7年民營資本以各種形式參與央企混改,投資金額超過1.1萬億元,央企對外參股的企業超過5000家。目前,央企集團及各層級子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已超過70%。

與此對應,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最近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下一步,央企重組要按照市場規律、按照企業的發展規律,對企業進行兼併重組,進一步地加強。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則認為,混改要在“混”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改”,即在國有資本授權機制、董事會治理模式、職業經理人、中長期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配套改革,以保障央企混改取得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