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話題#健康真探社# @頭條三農 @頭條教育

前兩天我發了一篇題為“11倍價格差!日本對本國食品安全有多自信?”的文章,通過日本市場上產於日本本地的大蒜價格,與進口自中國山東大蒜的價格比較,說明了日本人對本國農產品的自信,引起較為熱烈的討論。近800條的評論裡,90%的網友表達對日本農產品安全的“傾羨”,和對中國農產品安全的不滿,但是一些在日本生活工作的網友,說日本人對產自本國產品具有一種“迷之自信”,(意思是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形容自信程度與自身實力不符,這種自信比較盲目),竊以為,這個表述是恰當的。

這種對本國農產品的“迷之自信”源自哪裡呢?

我說一段在日本的一段經歷,可能有助於瞭解價差十餘倍但日本人仍樂於採購本國產品背後的深層原因。

在日本訪學期間先後去“新潟農業大學校”兩次,第二次去的時候,校方的負責人告訴我,在下午同學們上完課後,會組織參加一個農協的宣講,建議我去聽一聽,雖然在日本的首站便造訪了農協,但是我畢竟是搞農業技術的,雖然對農協的影響力深表欽佩,但是我的注意力主要還是集中在專業技術而不是管理上,因此對這個提醒並沒有特別在意。

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新潟農業大學校外景

後我們去參加了學生的烘焙課堂,期間,一位嬌小可愛的女士得知我們來自中國,便主動上來搭訕,交流中,我得知她的名字叫佐藤千壽,她去過中國的青島,她還充滿興趣的讓我幫她讀她名字的中文發音,怕忘記,便用手機錄了音。隨後她提到:待會我要做個演講,如有冒犯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我一頭霧水,以為她是對自己將要講授的專業知識不自信而說這個話,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但是真正開始宣講的時候我才明白她此話的用意。

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日本的食品加工課堂

和翻譯,以及大約三十餘名學生,還有三位新潟縣農林水產課的官員、三位農協工作人員一同進入了會場,縣廳官員首先致開場白,說了此次宣講的目的,並對新潟縣當年的農業生產狀況做了簡要介紹。

在日本生活三十年的翻譯大姐告訴我,像這樣的農協宣講每年都會有。

隨後農協的官員上臺介紹了今年農協在縣域內做的工作概況,以及一些新開拓的業務,接下來跟我搭訕的佐藤女士上臺,此時她已經換上農協工作服。很快,我瞭解了5她演講的主旨:號召大家多食用日本的農產品!

其理由主要如下:1、產自日本國的農產品,雖然比進口貴,但是更安全、更美味、更健康,對人體更有好處;2、日本國土面積小,農業非常脆弱,如果過多的依賴進口,一旦發生戰爭等意外狀況,進口農產品的通道被阻塞之後,日本國民的食品供應將會出現恐慌;3、日本的農業人口數量在逐年下降,如果他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將來會打擊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到本國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供應。

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農協工作人員在宣講號召吃本國的東西

這時我才知道,佐藤女士口中的“冒犯”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所瞭解的農協工作人員“安全、健康”的農產品背後,存在這樣一些事實:日本福岡和熊本的草莓曾被檢出農殘超標97倍;日本農田單位面積內農藥用量全球第一(是中國單位面積內農藥用量的近20倍、日本的氣候條件決定他們的農作物更容易生病害,因而需要頻繁使用農藥);由於日本有機肥供應短缺,其農業生產嚴重依賴化肥(無土栽培的推廣模式全是施用化肥);日本食品添加劑用量全球名列前茅,至於日本的海產品,自從福島核洩漏之後,已經領國際社會談之色變······

“安全健康”背後,有其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部分!

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宣講者是農協佐藤千壽女士

另一重要的原因是,即便日本的農產品出現問題,官方為了保護本國脆弱的農業生產(糧食作物只有水稻能自給自足),也會選擇瞞報或者“慎報”(但善“黑”中國農產品),官方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出於選舉考慮,一則,官方不敢得罪農協,因為農協是他們的重要金主,也不敢得罪農民(大家通過媒體感受一下大選期間各方勢力拜票時候的謙卑模樣就知道了),更何況,農民的利益稍有受損,他們就會上街(筆者在夜晚和週末的新潟街頭就看到過農民拿著大喇叭筒子邊走邊舉旗喊口號)。

從國民自身性情上來說,日本的國民是很容易被官方洗腦的,日本的一個國民性就是固執守舊,但是對官方的號召響應度,卻很高。簡單舉幾個例子,在明治維新前,日本是全盤學中國的,但是明治維新後則全盤西化,而且短時間內各種“洋氣”的東西開始在日本蔚然成風;還有二戰期間被洗腦參與擴張的男性,和被冠以高尚名義而欣然前往前線慰問士兵安好的日本女性;再比如戰後在菲律賓頑抗30年的日本老兵野田,直至他的老上司拿大喇叭喊:我命令你投降!之後才肯認輸······!

親歷:日本人對本國食品“迷之自信”背後,是如何被洗腦的

日本的高架草莓

簡言之日本對源自官方的說法,不但信,而且會身體力行的付諸實踐。

說道這裡,可能這種“迷之自信”就能解開了,農協每年都去學校宣講號召國民食用本國高價農產品的目的也就好理解了。

日本的農產品安全性、口感等方面雖然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但是我們也盲目的“迷之不自信”,那就沒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