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中國生產的口罩有多少坑!

3月底,在比利時工作的一個朋友和我聯繫,因為歐洲疫情蔓延,他那邊口罩比較緊張,希望我幫助買些口罩給他和他公司的員工用,我在國內就幫忙購買了3000個口罩,並且找了一家貿易公司給他發了過去。

過了有一週左右,他又和我聯繫。他愛人在比利時政府工作(比利時人),聽他愛人介紹比利時政府前期從世界各國購買口罩以供國內使用,結果從墨西哥購買了一批口罩,結果由於墨西哥產能不足,給他們寄過去了一批香蕉;更過分的是從土耳其採購口罩,結果錢付過去,貨遲遲發不出來;從我國也採購了一些口罩,結果抽檢合格率比較低;希望我能夠託朋友在國內找一些資質都合格的口罩廠家,然後購買合格的口罩出口給他們,並且把他們的要求給我做了一份文件來做參考。

我之前對口罩類別都搞不清楚的人,接到這個任務就先在網上找了些資料,然後託朋友幫忙尋找廠家和貨源。這些朋友也都是神通廣大,很快給我找了很多的廠家,並且把公司的相關認證資料和產品信息整理成立各自的文檔,從這些廠家中我選擇了4家給他們提供了過去。

今天下午三點半我得到了他們的反饋信息(比利時比我們晚6個小時,我們的下午三點半,相當於他們的早晨9點鐘30分),四家廠商的公司資料都是沒問題的,問題全部處在了認證和檢測報告上面。

有兩家廠商的檢測報告,沒有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有一家廠商檢測報告有CNAS的標誌,但是沒有CMA(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 中國計量認證),僅有一家的檢測報告CMA,CNAS的標誌是完整。

對於CE認證,四家的認證全部是真實而無效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四家拿到的CE認證全部都是真的,但是為他們出具檢測報告的機構均沒有PPE檢測資格(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也就是說這個認證是正規的CE認證機構出具的,但是這些檢測機構沒有PPE的檢測資格。這個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導致通過該認證的N95口罩出口到比利時,但認證不合規而無法清關,給大家帶來很大的損失。

國內很多口罩廠商因為國內和國外疫情突然爆發,想抓住機遇大賺一筆,所以臨時拿資質,可能有些資質就是花筆錢就能拿到,樣品可能都沒有寄過去。而有些檢測機構也是利用了廠商對於出口國法律不清楚的信息差,就出具了相應的認證證書,這些都是很不負責的行為。前段時間看到很多出口口罩的負面新聞,我也不是很理解,經過這次親歷的事件,才發現有些事情真的沒有冤枉我們;大量新成立的口罩生產廠家生產的產品真是參差不齊,各種認證也是五花八門。舉一個例子,我找到的有個廠商的CE認證是ECM(ENTE CERTIFICAZIONE MACCHINE)這個機構檢測的,這是一家總部設在意大利的檢測機構。我到他們官網上是可以查到這份檢測報告的,說明檢測報告確實是他們出具的。但是在歐盟官方網站上,也可以查到該檢測機構(認證號1282),但是他的檢測資格里面僅有medical device資格,沒有PPE檢測資格,但是在百度查到他的中文介紹裡面卻標明有PPE檢測資格,希望他們不要誤導客戶,因為大部分客戶可能不會到歐盟官網上去查他們的檢測範圍的。


親歷:中國生產的口罩有多少坑!

歐盟授權認證機構查詢網頁有2900家

親歷:中國生產的口罩有多少坑!
親歷:中國生產的口罩有多少坑!

比利時政府也官方出具了一個警告文件,來聲明哪些CE認證(針對N95或者FFP2口罩)是不被認可的,我截圖放在文章裡面。


親歷:中國生產的口罩有多少坑!

比利時官方給出的解釋

現在全球疫情蔓延,對於全世界各國人民都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對於口罩的需求也空前強烈。利用這次疫情來賺錢是非常合理的,也希望大家都能賺到錢。但是至少要保證我們生產的產品質量是過關的,各項資質認證都是嚴謹真實的,不要因為這種偷奸耍滑的行為為國人蒙羞,我同時也擔心我們目前市面上購買到的口罩是不是都符合國家標準,還是通過花錢洗來的牌照。這是對我們信譽極大地破壞。根據報道稱,早期美國疾控中心(CDC)放開口罩標準,宣佈符合中國標準的KN95等型號口罩,可以作為N95口罩的替代品。然而到了3月28日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突然宣佈符合中國生產標準的口罩不再被美國認可,需要符合美國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

目前國內口罩低端生產廠家氾濫,產品參差不齊,高端口罩產能非常的緊張,供不應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