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先生為什麼說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

千千千里馬


乍一看,“學”與“練”兩個字在一般人的眼裡,學和練,練和學不就是一回事嗎?為什麼歐陽中石先生強調說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



(歐陽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東省肥城市,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等。 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2016年12月,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先打個比方,就拿寫文章來說吧。有人練習寫文章多年,很刻苦,可謂心無旁騖,幾乎天天寫上千字,但是寫出來的文章一般般,而有的人寫文章用的時間並不多,相反看名著,看雜七雜八的書很多,因此文章寫非常漂亮。前者只是單純的為寫文章而寫文章,結果搜腸刮肚也寫不出好文章,後者把練習寫文章與學習知識結合起來,結果能厚積薄發。這就是歐陽中石先生強調強調說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

同樣的道理,有人練書法,不能說他不刻苦,花費的時間不可謂不多,天天寫呀寫,可就是沒有多大的進步。而有的人學書法時間不是很長,可進步很明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是一個“練”方法問題。

(歐陽中石書法作品)

學習書法,公認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臨帖。提倡向傳統學,向古人學。書法的學問在古代字帖中幾乎都能找到。泛泛地練字,泛泛地臨貼,不如精心臨帖。堅持臨帖就是練,不說現在的字帖多牛毛,就是古代的字貼也有很多,一輩子也臨不完。選擇適合自己的字貼,一是自己選,二是讓書法水平高的人幫助你選,然後精心臨帖,選擇字貼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

臨帖是一種訓練,一是練眼睛的觀察能力,把字的特點看準,分得出好壞,此為寫好字的基礎素養。二是練手的控制能力,能把帖中的字準確地模仿下來,實際上是能把你想象字的形象用筆表達出來,培養出自己的表達能力,為以後形成自己的風格打基礎。以上兩個方面的訓練關鍵需要“悟”,這種“悟”就是學。比如,臨帖時一次精選最有代表性的少量的甚至是幾個字,反覆臨習,研究,吃透,領悟其中的門道,學其精髓,以達到觸類旁通。

(歐陽中石書法作品)

總之,學書法在“練”和“學”兩方面都在下功夫。學書法不能一蹴而就,要經過長時間積累。既要一點一點地學,又要踏踏實實地練。


關山聽風


這一點我深有同感!

原本我寫字也只是工整,高中時有一段時間對練字很感興趣,於是就拿了字帖對照著練,好長一段時間了,進步不大,也只是整齊而已!逐漸的就沒有了熱情。

後來,有一次看到隔壁班同學的筆記,我發現我很喜歡她寫的撇,很清秀,不是按照字帖的方法,只是看起來很舒服,於是我就學著她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感覺,那樣寫,果真,看起來舒心痛快!

從此,我就喜歡上研究別人的字體,無論筆畫,還是數字,我選擇喜歡的寫法,加以練習,然後再用到自己的字上。

學了,再練, 博取眾長,用於自身吧!現在,終於能夠寫出自己看著舒服的字了!


淡然胡楊


歐陽中石先生為什麼說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

我想提問者理解錯了歐陽中石先生話裡頭的意思,其表達的意思是:書法講究的是要傳承,而不是盲目地埋頭瞎練。

具體分析如下:

一、南轅北轍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我們會發現,在上書法臨寫課的時候,部分學生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看一眼範本的字就馬上開始了書寫,接下去的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寫完這個例字。結果臨寫的效果肯定就不會好,跟範本例字相比差異很大。想來他那一眼是為了看清楚那個例字是什麼字而不是去觀察其筆法、結體等。

單你寫錯一個字的時候,你的錯誤是1,單你不管不顧再練習10遍這個字,你的錯誤就變成了10,再100就100,再1000就1000……。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就是歐陽先生要表達的意思,書法不是靠練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這個“練”是指沒有目標、目的的盲目練習。

二、看著誰的好,把別人的拿過來,變成自己的

看著誰的好,把別人的拿過來,變成自己的,這就是繼承學習,那麼其重點在於變成自己的。如何變成自己的?看一眼別人好的字就會變成自己的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如何變成自己的?其實很簡單,當然是靠練習了。

不是有說書法不是靠練出來的而是靠學出來的嗎?其實這就是中國文字的奇妙之處了,我們說的“練”習的“練”字也是學習,“學”習的“學”字還是學習。只不過“練”字的學習是沒有目的的盲練、瞎練。而“學”字的練習是有目標的,目標就是看著誰的好,把好的字用練習的方式變成自己的。這就是歐陽先生要表達的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靠“練”出來的。

以上為一己之見,有不同高見的朋友請評價探討,謝謝。


書法有云


歐陽中石先生為什麼說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

這其實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問題,當然也是相對而言。

下面從兩個角度談談筆者就此問題的看法。

一、歐陽中石先生的這個說法,應該是針對於有一定書學基礎者,或者是他的研究生、博士生群體而言。因此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免得被誤導。

任何藝術的學習,都要經歷技術、技藝、藝術三個階段。

1、書法是“技”與“法”、“技”與“道”的結合。

任何藝術,都必須有技術做支撐,經歷“技術、技藝、藝術”的三個階段,正如人的“站立、行走、奔跑”的階段一樣。如果還沒站穩,便要急於奔跑,那就不僅僅是“欲速則不達”的問題,而是要摔跟頭了。

唐代張懷瓘在《書斷序》中說:“且其學者,察彼規模,採其玄妙,技由心付,暗以目成,或筆下始思,困於鈍滯,或不思而制,敗於脫略,心不能授之於手,手不能受之於心,雖自己而可求,終杳茫而無獲,又可怪矣。”正是論述了書法“技”與“法”、“技”與“道”的關係問題,強調了在書法學習中“心手相應”(《南史·蕭子云傳》)的重要性。

在書法學習中,如果沒有經過長期刻苦的控筆能力的訓練,那麼只能是筆指揮手而非手指揮筆,即便理論一大套滿腹經綸,那也只是紙上談兵,空中畫餅。筆者堅持認為,一個不曾動筆寫字的人,或者只是在書寫中淺嘗輒止的人,是沒有資格也不可能讀懂書法藝術的精妙,他的所謂的書法審美也只能是形而上的。

在書法學習中,如果沒有經過長期刻苦的筆法技法、結體章法的訓練,那麼,所謂的書法創作,也只能是照貓畫虎,甚至畫虎不成反類犬。正如張懷瓘所說:“手不能受之於心。”

2、經過長期艱苦的筆法技法、結體章法的綜合訓練學習,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到了書法學習的技藝階段,賣油翁“唯手熟爾”。

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藝人或寫字匠。即便書寫者筆法技法嫻熟,但是如果沒有理論的知道,沒有文化的滋養,同樣,正如張懷瓘所說:“心不能受之於手。”

3、從“技藝階段”向“藝術階段”的邁進,才是每一個書法人畢生追求的目標,甚至窮其一生也未必能達到書法藝術的高度。

這就需要我們涉獵群書,加強自身藝術素養和文化修養,以文化滋養書法,才能使我們的書寫達到藝術的相對高度。

我們身邊有很多老者,對書法孜孜以求,甚至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們的控筆、技法等技術能力堪稱精湛,但正是因為文化滋養的缺失,使書寫最終僅僅停留在了技藝階段。

二、當然,我們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中石先生的這種說法。

書法的學習,“練”與“學”應該是貫穿始終的。

在技術階段的訓練中,我們同樣需要向古人學習,學習古人的筆法,字法,章法,在勤學苦練、臨習古人經典法帖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動腦,勤于思考,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其實,在書法學習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在“練”與“學”的交織中不斷前行,學習筆法技法,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

總之,學習書法,必須“技”與“法”、“技”與“道”相輔相成,“練”與“學”相互結合,以致“心手相應”。在不斷提高自身書寫技法的同時,還要加強藝術理論、人文知識的學習,以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素養。只有打開眼界,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文化的視角,審視書法學習書法,才能一步步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

書法只是一顆小樹,文化才是廣袤的土壤。只有浸淫在文化之中,人才能儒雅;只有在文化的滋養之下,書才能古雅。

大家好!

我是【聽琴山館】王萬平,古琴、書法職業教師。讀書、彈琴、寫字,略有心得,願與您分享交流。歡迎關注【王萬平書法】,您有任何批評、意見及建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謝謝!


王萬平書法


學是廣義,練是狹義。學中蘊含著練,而練不等於學。比如說臨帖,如果單純的練,那就是一遍一遍的抄寫,雖然可以臨的形似,但離開帖卻不會寫出像樣的書作。如果是學,那就要在臨帖中,既能做到形似,更能做到神似。悟出它的字法,筆法,章法和結構,布白,和情感,氣韻及神韻。離開帖,仍能寫出既有古味,又帶有已味的好書作。這就是學而不是練的功效。





一葉小舟82704


歐陽中石先生不愧是著名的書法教育家,這句話說到點上了。學書法跟練書法還真的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練了好幾年書法,看起來跟沒練過的沒啥區別,有些人學了幾個月書法就已經寫的有模有樣了,這就是學與練的不同。那麼,學書法和練書法最根本上的區別是什麼呢?我覺得就兩個字“存意”,說白了就是你是否有心。

王羲之在他的《筆勢論》裡說過:“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這個“存意”,我認為就是學的時候要用腦和用心,也就是專注,善於總結分析,這種學習方法是主動的去學。

而練書法的人,往往就是在走形式,看起來每天很勤奮地練,但是就不見什麼效果。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方法不對,我見過很多人練書法都不去臨帖的,把書法當消遣,茶餘飯後寫兩筆,寫的如何無所謂,爽了就行,這種練法,練多久也那樣;另一方面是練的時候不用心,只是機械式地練,眼裡看到的是字帖,腦子裡想的是別的東西,每日的練書法最後成為一種形式,這種練法也是練不出來的。

而學習書法的人,一般都是主動型的,碰到問題的時候會想盡辦法去解決。大言不慚舉個自己的例子,我在練行書的時候,豎鉤鉤的那一筆老是寫不好,我就沒事老是琢磨它應該如何寫,然後看名家法帖,看他們是怎麼寫的,然後再看一些當代著名書法家的教學視頻,然後看他們是怎麼用筆的,自己會想盡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樣應該才能叫學書法。

日常空下來的時候不是看書法方面的書籍,就是讀帖、分析字帖,再或者就是找機會對著字帖寫兩筆,基本心理琢磨的事情都是跟書法有關的。我認為這才是學習書法的狀態,而不是形而上地練書法。

因為,我們只有通過臨摹古人的名家法帖,再通過自己的頭腦進行分析總結,然後再通過不斷地練習,做到知行合一,這才能把古人的寫字技法真正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個過程是學來的,不是練出來的。

歐陽中石先生就主張學習書法要巧學,不要死學,他曾強調學習書法,一要勤奮,二要得法,開動腦筋,不斷否定,不斷總結,儘量做到日日都有進步,這樣用較少的時間換取較大的進步。

以上是翰墨今香的拙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翰墨今香


正確。



我們常說臨摹練習書法,都是把練手放在了第一位,這是有所偏頗的,從本質上說,書法就是學出來的。這個學就是學理論,先有理論後有實際,練是實踐,問題是實踐不是盲目的,而是依法的實踐,這個法靠的就是學來獲得的 ,這句話不管是否上歐陽中石所言,都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抓住了根本。雖然二者上不可分割的,缺一不可,但畢竟理論在先,需要通過學習獲得。為什麼不是實踐在前能,問題就在書法的法上。瞭解書法史者,不難理解,書法經過數千年的沉澱,幾乎各種路和各個方向都被古人探索了無數遍,於今留下的經典書法作品的技法和理論都是權威和經典,要學好書法為有繼承,然後才有肯能寫出新時代的自我。否則一意孤行,另闢蹊徑多都是走火入魔,沒有什麼出路,所以學習書法必須從臨摹入門,臨摹的前提就是學習理論和技法,也就是通過閱讀書法理論和分析經典書法範字的技法,然後才可去實踐,去臨摹。無論是學寫字和學書法都是如此。



就是少年兒童學習識字也是先學習開始的,不過他們的學習非常淺顯而已。和我們學習書法有一定的不同。從這個角度或意義上來說,書法是學出來了,這個觀點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的。不過學是前提,只是一半,真正學好書法,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就是要先學理論後進行臨摹實踐,二者不能割裂開來。





翰墨書道


古之曰:光學不練假把式,練是基本功,學是理論指導。練武之人,大都是性情中人,理論水平都不高,但個個都是武林高手,因為基本功紮實,能發千鈞之力。書法和練武都是一樣的,基本功都是練出來,有紮實的基本功,通過理論學習,只能說是對書法才有認知,如果有悟性,通常學多練才能登上大雅之堂。光學的只知道死🐍掛樹,尼漏痕等,能寫出來嗎?寫字和書法是兩碼是。不要相信名人效應。當否?請指正!


雲間居士


書法說穿了就是,悟性加愛好再加苦練等於成功,悟性不夠再學再練沒什麼起色,就像在學校讀書時,有的孩子出手寫字就寫的比較好,有的孩子三四年級的學生不如一二年級學生的字寫的好,這些學生他們始終把字安排不到位,幹什麼行當想幹的出色,最起碼有兩點,一個是悟性,一個是愛好,不具備這兩點那就可想而知了。


石龍墨士


練是求之功夫性,功夫性的過程必是個“悟”的價值性,悟的價值又必是個澄懷味象而“自得”下為“神”。“學”只不過是得“懂”而已,是無疑只呈之“知識性”,知識性永遠不得“神”,成就不了藝朮性。如果說在於學不在於練,哪麼顏真卿講究“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如何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