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在進博會上做“減法”對焦農業

巴西在進博會上做“減法”對焦農業

11月6日,第二屆進博會巴西國家館吸引參觀者。中新社

【南美僑報網訊】今年的上海進博會一展難求。別人都在絞盡腦汁做“加法”,巴西卻反其道而行之,在進博會上做“減法”。

巴西做“減法”:對焦農業

綜合中新社、《解放日報》報道,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中,二度參會的“老客”巴西帶來的企業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原來,這是巴西主辦方“刷會”的經驗使然:通過在首屆進博會上的觀察,對參展公司進行優化篩選,讓今年新晉的巴西企業找準自身定位,快速精準對焦中國市場。

“去年我們組織了85家企業參展,今年只組織了15家。另有20家聖保羅州的企業參加商業考察團活動。這樣做,是為了讓巴中產業對接起來更加集中、高效。”巴西農業發展部主任雨果表示,參展企業數量少了,但實力更強,聚焦也更準。

位處南美洲的巴西是農業大國。今年,農業成為巴西重點推薦方向之一。農業領域參展商幾乎佔滿了整個國家展的展臺。

咖啡豆、阿薩伊果、甘蔗酒、蜂蜜、乳酪、託尼甜麵包、芝士麵包等巴西農特產品在展廳中一字排開,食香四溢,十分誘人。

“中國豬肉漲價,嚐嚐巴西的牛肉也很好吃喲!”巴西牛肉展商這樣向參展觀眾吆喝。

近年來中國肉類進口發展迅速。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肉類進口403萬噸、110億美元;9年間,肉類進口數量和金額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1.1%和18.9%。中國人的“胃口”更好了,進口的肉品種類繁多。

正是看到中國人餐桌上的變化,巴西肉類企業巨頭FRISA來到了進博會。

該公司出口經理馬西羅表示,他們201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向中國出口低產量、高品質、精包裝的“小而精”牛肉製品,價格也是同行中最貴的,不過依然很搶手。

“中國人口眾多,飲食結構多元,接受、消費高端肉品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馬西羅表示,他們想借力進博會,繼續深化開拓中國市場。

巴西的咖啡也非常有名。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產地和出口國家,總產量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據世界咖啡組織的報告,近年來中國咖啡消費的年增長率達16%,進口增長率達15%。日前,巴西咖啡出口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5月,巴西對中國咖啡出口同比增長約23%,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年輕人對咖啡的興趣與日俱增。

前來參加進博會的巴西Minasul咖啡展商卡洛斯表示,為了深耕中國市場,他在江蘇無錫開辦了無錫咖翡食品貿易有限公司,並且乾脆在無錫定居了。

卡洛斯說,過去,他們只是找全球各地代理商轉賣豆子。隨著在中國銷量日益走高,近兩年,他們在中國設立分公司,直接面對消費者。

“這些加工製品,是今年推出的新品”,面對絡繹不絕的中國客商,卡洛斯不停展示著手中的咖啡粉。

作為此次巴西參展商的組織者,精心做過“減法”的雨果對交易結果抱有高度期待。“進博會搭起了巴中產業信息的‘梯子’,希望能促成更多合作。”

巴西商人:“我給這次進博會打一百分!”

“太意外了!”翻譯志願者王越在第二屆進博會供需對接會的現場收到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信中用英文寫道:“我叫若昂,來自Bein公司,今天我們達成了很多協議,這離不開王越他們的鼎力相助……”

寫信的若昂來自巴西聖保羅,現年56歲,從事了近30年國際貿易工作。兩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主要代理巴西牛肉。今年8月,若昂收到了巴西聖保羅州工業聯合會的一封電子郵件,介紹了第二屆進博會的情況。對進博會並不瞭解的若昂有些猶豫,但害怕錯過機會的他,還是和幾個行業內的老夥計組團來到了中國,打算先參加免費的進博會供需對接會探探路。

作為進博會重點配套活動之一,供需對接會已經舉辦了兩屆。中國銀行作為承辦方,特地選拔了一批外語能力優秀的員工擔當對接會的翻譯志願者。

來到進博會的第一天,若昂就為自己曾經的遲疑後悔了。等著和他談生意的採購商,在桌前排起了長隊,第一天他就簽下了一筆175萬美元的訂單,約定在今年12月到明年1月把巴西的牛肉發往青海。此外,他還和來自黑龍江、河北、山西的企業簽署了上千萬美元的意向合約。

“我從沒想過這麼容易就能談成生意,實在是驚喜。”只預約了上午時段的若昂趕緊找到工作人員,“下午還能幫我找個空位嗎?明天,明天我也要來!”進博會的效率讓他捨不得浪費一點點時間。“實話告訴你,各個場館我只逛了一個小時,就立刻回來談生意了。”

若昂緊接著就打電話給他在上海遊玩的朋友弗朗西斯科:“你知道我今天一天成交了多少單嗎?你絕對會後悔!”弗朗西斯科經營的是香菇醬,產品價格不低,他開玩笑說:“我的願望就是簽下一單意向合約。”第二天上午沒多久,弗朗西斯科的第一單就落地了。

為什麼會寫這封感謝信?若昂解釋說,沒有翻譯志願者的幫助,他不可能談成這些生意。不僅是語言上的幫助,這些志願者的服務還考慮得特別細緻。若昂注意到,在客戶排隊等候期間,王越他們會提前和排隊的客戶介紹公司和產品在巴西的知名度,等客戶坐到若昂面前時,雙方可以直接開始談生意細節。

“我在巴西讀MBA時,有同學告訴過我,在中國寫感謝信是一種禮儀。”若昂笑著說。“但我要強調的是,我這封信可絕對不是禮儀,我是發自內心的感謝,這裡的服務和組織真的是太棒了。如果滿分十分的話,我給這次進博會打一百分。回到巴西后,我一定會向同行推薦進博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