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3年,比亚迪公司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而就在这一年,比亚迪再次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进军汽车行业。作为一个门外汉想要进军汽车行业谈何容易,比亚迪选择的办法就是收购当时的秦川汽车。2003年1月22日,“电池大王”比亚迪与秦川汽车公司股东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正式入主西安秦川汽车公司,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当时的福莱尔是秦川从奥拓平台进行开发的车型,被比亚迪收购后悬挂起比亚迪车标,投入了与长安奥拓的竞争中。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比亚迪初期发展(2003-2005年)

比亚迪汽车成立之后,公司迅速确立了三个业务: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立之初比亚迪主要把精力放在基础建设和新车研发上。比亚迪在西安建立了产能为20万台的比亚迪汽车生产线;在深圳成立了比亚迪销售公司;在上海建立比亚迪汽车检测中心。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5年,比亚迪通过了一段适应期后,重新调整了福莱尔的销售政策。当然为了区分秦川福莱尔与比亚迪福莱尔德区别,最先从整车外观的升级入手。以做电池行业起家的比亚迪,在成为诺基亚与摩托罗拉的代工厂时,因为坚持技术开发才得因低廉的成本可靠的性能获得大厂青睐。在比亚迪收购了秦川厂后,仍然是讲技术研发作为其生存理念。奈何比亚迪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才吸收、技术储备都需要时间积累。2005年8月,日本分公司成立。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3年-2005年,比亚迪收购秦川后,对福莱尔进行外观的改款,并逐步引入逆向仿制的0.8排量直列三缸发动机。笔者印象极其深刻的是,此时比亚迪的福莱尔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发动机变速器甚至是内饰件都可能出现,配件与整车不匹配的现象。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6年,伴随着媒体的口水、同行的耻笑、消费者的关注,比亚迪F3轿车开启全国轮回上市之旅。外观内饰模仿丰田花冠轿车、动力使用东安三菱的4G18型号1.8排量发动机,前后盘式制动,7.98万元的起始售价,自动空调、真皮座椅、天窗和导航首次出现在售价低于10万元的三厢轿车上。也正因为这些丰富的配置和讨好的外观,使得F3在上市时就被疯狂的追捧。

比亚迪疯狂扩展(2006-2010年)

2006年中国车市竞争进入白热化,各细分市场车型战、价格战、渠道战纷纷展开,比亚迪F3的销量却节节攀升。继一季度产、销量增幅和单一车型销量的“三冠王”后,在传统淡季的五、六月也分别实现了4679辆和5041辆的现车销售,并以半年销售32500辆现车的成绩进一步巩固了F3在中级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与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比亚迪的销量增幅达到614.2%,在各汽车品牌中位列第1。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6年,比亚迪的第一款搭载磷酸铁电池的F3e电动车研发成功。F3e虽然使用的是F3的车身、内饰和悬架,但是其电动机、减速器、电池组件以及控制系统全部由比亚迪自行研发自行生产。因为国家政策以及充电设施的不充分,王传福遗憾的放弃了F3e上市。但是,此时的比亚迪在看到了F3e的各种优势后,已经“毫不留情”的将F3以及手机电池领域获得的利润,投入到第1代混动技术以及S6DM(2015年上市的混动4驱唐)的预研项目。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F3的巨大成功,让比亚迪过多的品尝到了“逆向研发”的好处。比亚迪在短短几年推出了比亚迪F0、比亚迪F3R、比亚迪G3、比亚迪L3、比亚迪F6、比亚迪M6等车型,研发新车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6年,比亚迪汽车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力车型F3实现了63153辆的销量,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冠军。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7年1月和3月,F3月销连续突破1万辆,分别达到10064辆和10337辆,稳坐万辆俱乐部位置,并一举杀入全国销量排行前十的行列,并且在短短13个月内累计销售已高达10万辆,成为最快突破10万辆的自主车型。

在2007年比亚迪F6上市的时候,王传福放出豪言:“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汽车企业,在2025年成为全世界第一!”。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斥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占10%的股份,巴菲特的投资表示了其对比亚迪发展前景和品牌价值的认可,促使比亚迪在电动车项目上的快速发展,也对提升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9年7月24日,比亚迪成功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在资质上具备了制造电动大巴的能力。同年,比亚迪成立了洛杉矶分公司,准备将旗下的新能源车F3e、规划中的S6DM(唐)和电动大巴(K9),拿到美国市场试水。并在同年底开始电动大巴的实际测试。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2009年,王传福成为中国内地首富,手里拿着电池、手机零部件和汽车三张牌。同年,比亚迪汽车首次在销量上超过奇瑞成为中国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在这个风云变化的年代,保持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造出一些失败的产品,例如当时还推出了硬顶敞篷跑车S8,外观原型是奔驰CLK,比亚迪历时4年打造,不过近20万的售价也使其变得无人问津,就这样S8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

回顾比亚迪造车16年风雨(上篇)

与可观的销量相对应的则是庞大的经销商网络,2006年比亚迪有500家左右的服务网点,而发展到2010年,最多的时候其网点竟然达到了1200家左右,短短几年内,比亚迪汽车膨胀得非常厉害。而比亚迪把这1200家服务网点分成了四个大的销售网络分别销售当时旗下车型,其中A1网销售:F3、F6、S6;A2网销售:F3R、F0、S8、L3;A3网销售:F3R、G3;A4网销售:M6。

由于字数太多本期文章分两期更新,下期我们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