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胡璉,國民黨軍陸軍上將,其人在國民黨軍中的威名同任何一位戰功赫赫的將領相比也毫不遜色。尤其是在抗日戰爭中足智多謀,不懼強敵,置生死於度外的中華鐵血軍人風格,永遠值得後人景仰。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國民黨軍陸軍上將胡璉]

胡璉是陝西渭南市人,生於1907年,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正式進入軍營為伍後,屢立戰功。淞滬會戰結束,胡璉遵照國民政府軍政部的命令率領部隊,且戰且退,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這在當時國民黨軍因淞滬會戰失利、特別是首都南京淪陷後瀰漫在部隊裡的悲觀失望情緒相反,這一切都表明胡璉帶兵有著和國民黨軍軍官的不同之處。1938年3月,胡璉接到命令率部在安徽九華山拒敵,具體任務是掩護國民黨軍海軍特種大隊,在青陽縣至上游的長江見面上埋設水雷,炸燬日軍軍艦和運輸船,以有效切斷日軍補給,遲滯日軍對武漢和長江中上游城市的進攻,此時的胡璉已經擔任國民黨軍第十一師副師長。

安徽九華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聖地,地處安徽池州青陽縣境內,位於長江南岸,岸邊山坡眾多,周圍河網交錯,樹林茂密,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胡璉帶領第十一師官兵進駐九華山後,他知道決不是和官兵們來享受這裡清新香甜的空氣的,更不是悟道參禪。軍人的職責,以及國破家亡的殘酷現實,使胡璉明白此刻是要他帶領第十一師官兵是要在這裡擺開戰場,盡最大限度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炸燬日軍軍艦,保護抗戰大後方的安全。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陣地]

胡璉把第十一師安頓好,就領著部下下山進行偵查,他深知早在第十一師來到九華山之前,日軍已經佔領了青陽縣城,至於日軍為何不在九華山駐軍是有原因的。由於青陽縣城距離九華山20公里,道路崎嶇,山高林密,行走困難,從青陽縣城來回一次九華山往往就需要一天時間。再說九華山毫無戰略展價值,日軍更苦於兵力不足,在此設崗只有一個死,傻子也不幹的事情,更何談狡猾的日軍呢,如此這般,侵略者也只是到九華山轉了一圈,只好無奈的撤回青陽縣城。

擔負守土有責,驅逐日寇這一神聖使命的胡璉將軍,決沒有這樣的想法,在他心裡只有把日寇趕出國門才是唯一的心願。當他和部下經過一番打扮就下了九華山,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江邊。在過江的簡易碼頭附近,胡璉發現日軍不僅派有重兵把守,還在隱蔽處都修建了碉堡,碉堡的射擊孔分別面向長江江面和開闊的岸邊,一旦發現情況,就可立即開火。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如何才能保證海軍特種部隊在長江佈雷時不被日軍發現呢,胡璉苦苦思索著最佳方案。還終於讓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胡璉看到日軍對當地漁民下到長江裡捕魚工具幾乎都不檢查,任其行進。何不讓海軍特種部隊佈雷的人員都裝扮成“船伕”“漁民”乘機混在當地的漁民中,把水雷用漁網之類的捕魚工具掩蔽起來運上船不好麼。忽的,胡璉又發現江岸邊山高林密,溝壑相鄰,便於隱蔽,再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對日軍碉堡進行襲擊,進一步分散日軍的注意力,把日軍對付江面的火力引開,不更是一招好棋,這樣,就更能給運送水雷上船的特種作業隊贏得時間。胡璉回到司令部把自己的計劃告知與會人員,都齊口稱讚這個辦法好。

胡璉為了保證計劃順利實施,他主動去做當地漁民的工作,漁民們見是為了打鬼子都二話不說主動配合。因為自日軍佔領青陽縣後,對他們辛辛苦苦打上來的極其美味的長江魚蝦,強買強賣,還經常分文不給徵集他們的漁船運送各種物資,早一天把這些畜生全殺光才解氣。漁民的事情落實好,可謂成功了一半,把掩護的戰打得好,打得漂亮才真的是珠聯璧合。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胡璉在做戰前動員]

為了保證這次水雷佈置成功,胡璉親自帶隊下山,兵分兩路,自己帶領擔負掩護作戰的人員到了指定位置,迅速向日軍江岸碉堡發動攻擊。另一路是負責在江面上佈置水雷的特種作業隊,在漁民的配合下登上漁船向江面行動。當胡璉帶領的負責掩護的部隊在江岸上向日軍的碉堡發動攻擊,戰鬥素養極高的日軍被胡璉的進攻一時摸不著頭腦,碉堡裡所有的輕重武器和全部的注意力,不由分說全部集中到江岸開火的位置。礙於茅草齊腰和樹木參天,日軍不敢貿然出擊,擔心一旦分兵攻擊,國民黨軍會趁虛而入那後果不堪設想。可是,他們哪裡知道胡璉唱的是哪一齣呢,目的就是要把日軍碉堡的火力吸引過來,好讓去江面佈雷的兄弟放心大膽的把那些鐵西瓜埋伏好。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當胡璉從望遠鏡裡看到弟兄們把水雷全部埋設就位,都全部上岸到達安全地帶,一聲令下停止射擊,迅速帶領隊伍撤出陣地。打得熱火朝天的日軍見對面槍聲停止了,以為國民黨軍被打跑了,可以放鬆放鬆喝口水了。誰知,還沒開心一會,就聽到江面上傳來劇烈的爆炸聲,一艘又一艘日軍艦和輪船葬身江底,這時候的日軍方才知道中了計。

同樣的計策不能再用第二次,可胡璉為了麻痺日軍,隔一段時間又開始故技重施,這次日軍接受了上次教訓,不在全力以赴對付江岸,分出一部分火力和兵力死死盯住江面。沒想到的是,槍聲停止後,膽戰心驚的日軍在煎熬中並沒有等到他們所期望的爆炸聲,這才放下心來,感覺那一次日軍軍艦和輪船挨炸是碰上了以前國民黨軍佈設的水雷了,那些挨炸的傢伙只怪他們純屬運氣不好。

長江上擺戰場,兩次戲耍日軍?此戰將在佛教聖地打得日軍損失慘重

敵人的麻痺是戰勝對手最好的時刻。胡璉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一改白天對日軍江岸碉堡的騷擾、襲擊,這次他利用晚上準備乘著夜色的掩護,組織一次更大規模的佈設水雷的行動。隨著胡璉一聲令下,又開始向日軍碉堡射擊,出於本能反應的日軍這次也積極配合,所有的人員都全部看向江岸,以輕鬆的心情看著子彈出膛時那絢麗的火光。真的讓他們根本感覺不到的是,此時,一個個抬著“漁網”的“漁民”,一路小跑著到了江邊,解開纜繩迅速的蕩起雙槳向江中心劃去,又放心大膽的在江面上種鐵西瓜了。當胡璉看到約定好的信號後,一句停,部隊急速撤出陣地。打的正興起的日軍,還沉浸在欣賞夜色戰火的回味中。突然一聲又一聲爆炸聲傳來,讓他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隨著爆炸聲過後,一艘又一艘日軍艦和輪船又沉到了江底(至今,因為各種原因還有許多被炸燬的日軍艦船沒有成功打撈坐落在長江江底,靜靜的訴說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和我國軍民團結抗日的決心)。

在胡璉的精心組織和相近友鄰部隊的配合掩護下,國民黨軍海軍特種部隊在1938年一年內於長江青陽縣到九江江面,總計炸沉日軍艦船60餘艘,不僅有力的支援了武漢會戰,更遲滯了日軍沿長江而上的進攻計劃。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