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种植如何确定播种日期?

冬小麦的种植,确定合适的播种日期,提高冬小麦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播种过早,造成麦苗出土过后迅速生长,分蘖过多,在越冬的时候抗寒能力下降,容易遭受冻害。同时,由于温度过高,麦苗容易遭受金针虫、蚜虫和麦秆蝇等虫害的侵害。反之晚播,由于气温低,会造成出苗率低,弱苗现象,由此产生分蘖少,成穗低等现象。

确定冬小麦播种日期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小麦在入冬前能够达到壮苗为标准。

冬小麦种植如何确定播种日期?

确定冬小麦播种日期温度指标

温度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因素,冬小麦的播种日期首先要考虑的是温度因素。冬小麦适播期温度指标应当是当地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8-16℃期间。另外,还可以用越冬前长成壮苗所需要的积温进行推算,即从当地气温稳定至0℃的时间向前推算,当0℃以上积温到达520℃左右的日期为适宜播种期。不过推算积温法,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数据,需要稳定的天气,操作有一定难度。而昼夜平均法则操作较为简单。

确定冬小麦播种日期地力要求

我国疆域复原辽阔,地力情况差异很大,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地力因素同样也要考虑。一般而言,在温度指标达到的情况下,地力瘦或阴坡地小麦由于生长慢、分蘖少,应当先播种,而地力较肥沃或阳坡因麦苗生长快,则宜晚播。在沙地、地势较高地区应当早播;在盐碱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带,由于地温较低,宜早播种。而在山区和气候变化剧烈的风口地区,播种期则要比平原地区早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