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草莓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大家都知道種草莓有土壤栽培、有基質栽培,那麼哪種栽培比較好呢?常規土壤栽培連作障礙嚴重,3年重茬發病率達100%,土壤酸化、養分富集、次生鹽漬化等等。草莓基質栽培成本相對比較高,對溫室內溫度變化最為敏感,對肥料種類要求嚴格,而且冬季容易受低溫影響,生長停滯、死根,保水保肥能力也不高等等。有沒有更好的栽培方法呢?可以試試半基質栽培。

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什麼是半基質栽培?

顧名思義,半基質栽培就是基質與土壤各一半(基質與土壤實際比例不是1:1,應該為1:2)。價格比基質栽培低,效果比土壤栽培高。這種栽培模式長6米(根據溫室跨度),下底寬0.6米,上底寬0.4米,地上部高0.35米。槽內壁鋪上塑料薄膜,防止栽培期澆水損壞栽培槽擋板。在填充回土壤時,將土壤回填成三角形,佔半個栽培槽,土壤回填後,上鋪設基質的一種栽培模式。

半基質栽培有什麼優勢?

半基質栽培的保水保肥性提高,基質可以保證通透性,下層土壤又起到了很好的蓄水作用,下層土壤的保水性相對於基質高很多,從而將更多肥力保存在土壤中不被淋失。草莓施肥後,水份和營養物質保存在土壤中,根系根據自身特性,很容易將根系扎入土壤中,從而達到了穩定根系的目的。草莓根系深度在20公分左右,採用半基質栽培,使得栽培槽中的溫度可以保持,從而保證草莓根系的溫度不會隨天氣溫度驟降。半基質栽培槽所使用的硅鈣板材,可以反覆使用5年以上,避免每年重新做畦。

此外,根據商丘市農林科學院的研究表明,半基質栽培比土壤栽培成活率高7%,緩苗提早6天。半基質栽培收果期比土壤栽培提早7天。從果實形狀上看,半基質栽培第1果比土壤栽培重5.3克,糖度提高1.1%,口感更佳。從產量上看,半基質栽培產量高於土壤栽培,果實殘果率低於土壤栽培。

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半基質栽培槽怎麼做?

栽培槽板材可以用磚頭、木板、硅酸鈣板等,各有優缺點。磚頭比較重,佔用的空間大,搭建的時候需要較多人力,但是耐用。木板輕便容易安裝,但是不耐腐、容易變形。而硅膠板兼具兩者的優點,耐用、輕便,容易安裝,一般能用5年。栽培槽橫截面呈正梯形,用種植槽代替定植壟。栽培槽的兩端和兩側都為等腰梯形。上底邊寬40公分,下底邊寬60公分,高40公分。

南北搭建種植槽,在壟間過道挖25公分深放置材料板,再下挖20公分,把土壤填回槽內。然後土掩埋外側材料板5公分,只留35公分露出土壤。填土的時候要壓實,以免澆水的時候出現漏水。栽培槽內四周需要貼一層膜,可以用舊棚膜。每個栽培槽需要安裝2條滴灌帶,進水口遠端要比栽培槽長20~30公分。安裝過程如下圖。

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圖片來自北京市昌平區農業環境監測站

基質與土壤怎麼配?

上層放基質,下層放土壤。需要注意的是土壤不是平放,而是放在栽植槽的中央,呈等腰三角形放置。這樣可以讓草莓苗接觸基質,但是不接觸土壤。土壤的用量和基質的用量最好為2:1。如下圖。

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基質組成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2:1:1混合。為了增加的緊實度,每立方米基質可以加入0.2立方米細沙。草炭絨長不低於0.3公分,珍珠岩粒徑不低於0.3公分,蛭石粒徑不低於0.1公分。

土壤處理:一定要深耕打破原來犁底層,橫縱三次耙勻,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左右,如果是商品有機肥每畝1800公斤左右,每畝再加入複合肥20公斤、硫酸鉀5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撒施完底肥後旋耕2遍。

草莓苗選擇

半基質栽培比土壤栽培澆水頻繁,所以最好選用抗病性強的、長勢旺、相對矮的品種,比如“紅顏”、“章姬”、“點雪”、“聖誕紅”等。

可以用裸根苗,也可以用基質苗。裸根苗種植後期根系發達,如果種植經驗較豐富、種植時間早,可以選擇裸根苗。基質苗容易成活,緩苗時間短,如果種植經驗不足,可以選擇基質苗。如果是基質苗,在定植的時候要去掉部分基質,讓根系鬆散,自然下垂,避免出現團根現象。

草莓苗的弓背要朝外,傾斜種在畦面上,也就是臥栽。點擊查看。基質不要埋過苗心,要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並且在栽植前要把漆面整平,以免澆水淤心。正常裸根苗的緩苗時間是7~10天,半基質栽培模式可以縮短2~3天。

扣棚、覆蓋地膜時間

在頂芽開始分化後30天左右、新莖開始膨大進行保溫。北方可以在10月中下旬,夜間溫度已經降到5度左右的時候進行扣棚。扣膜保溫後7~10天可以進行覆蓋地膜,需要注意,不要等到花序抽生了再覆蓋地膜,以免損傷花序。

草莓基質栽培太貴,土壤栽培病害多,怎麼辦?不如試試半基質栽培

水肥管理

應用膜下滴灌技術,每個星期澆水1~2次,在整個生產期要保持溼潤。每10天隨水施肥1次,每畝1公斤肥。果實膨大期每2周葉面施1次磷酸二氫鉀溶液。

採收後管理

草莓在採收拉秧後要做好去根、覆膜、基質消毒、土壤消毒、基質回填等措施。先用剪刀把草莓的心莖剪掉,然後覆膜、封棚10天左右,再把草莓的主根拔掉,鬚根會腐爛,所以不必處理。把栽培槽裡的基質倒出來,加入光譜殺菌劑攪拌基質,再用大水沖洗。殺菌劑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沖水可以避免鹽害的發生。由於草莓的根系長在基質裡,所以對於土壤的消毒不用很嚴格。把栽培槽的土壤倒出來,然後放到太陽底下曬3天就行了。消毒完的土壤和基質就可以回填了,如果基質變細了,還要加入適量的草炭或者珍珠岩,珍珠岩需要浸泡清水之後再用。基質用了3年以後要另外補充1/5。

總結

半基質栽培就是一半基質一半土壤(基質與土壤實際比例不是1:1,應該為1:2)。價格比基質栽培低,效果比土壤栽培高。在填充回土壤時,將土壤回填成三角形,佔半個栽培槽,土壤回填後,上鋪設基質的一種栽培模式。這樣可以讓草莓苗接觸基質,但是不接觸土壤。基質組成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2:1:1混合。半基質栽培比土壤栽培澆水頻繁,所以最好選用抗病性強的、長勢旺、相對矮的品種,比如“紅顏”、“章姬”、“點雪”、“聖誕紅”等。草莓在採收拉秧後要做好去根、覆膜、基質消毒、土壤消毒、基質回填等措施。

關注天天學農草莓種植團隊!學習種植技術!

觀看高架草莓種植技術,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