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剝離非核心業務自救 擬定“90天改革計劃”

DoNews 11月10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股價大跌、IPO失敗後的共享辦公企業WeWork 正在發起自救運動。11月8日,WeWork的一份“90天行動計劃”被公開。這是一份接近50頁的演示文稿,裡面詳細闡述了WeWork重組業務的具體措施,如剝離所有“非核心業務”、裁員等。

WeWork剥离非核心业务自救 拟定“90天改革计划”

計劃書顯示,WeWork將要剝離的“副業”,包括內容營銷平臺Conductor、專注於女性的聯合辦公創業公司The Wing、辦公管理平臺Managed by Q、社交平臺Meetup、聚焦房地產的創業公司SpaceIQ、職場軟件公司Teem和衝浪池製造商Wavegarden。

此外,WeWork還將對旗下行政管理部門、與增長相關的職能部門等進行裁員,但負責實際辦公空間的社區團隊不會受到裁員影響。

重組之後,WeWork會專注於核心的聯合辦公業務,寄此扭轉公司頹勢。

2019年9月份,在投資者不斷質疑WeWork虧損額和不尋常的企業治理結構時,WeWork被迫終止IPO進程,最終靠大股東軟銀的緊急救助渡過資金難關。WeWork市值也由1月份的470億美元縮水至80億美元左右,暴跌87%以上。

少數股東將包括原創始人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在內的WeWork高管告上法庭,要求彌補損失。其中,WeWork前員工納塔利·索卡(Natalie Sojka)在本週向舊金山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擬議的集體訴訟,指控WeWork董事會違反了對少數股東的信託義務。其中一條是,指控軟銀和諾依曼進行自我交易為個人牟利。

在10月份敲定投資50億美元援救WeWork後,軟銀更換了WeWork的CEO,原創始人諾依曼必須離開公司,但同時會獲得約17億美元補償金,包括軟銀將以10億美元購買諾依曼所持的WeWork股票,WeWork需要支付的1.85億美元諮詢費,和5億美元的信貸。

重金投資WeWork卻未能迎來上市套現,也給大股東軟銀帶來巨大壓力。根據日本軟銀集團公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該集團運營虧損達到7040億日元(約合64.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實現利潤7060億日元(約合64.7億美元),這也導致該季度成為軟銀集團成立14年來的首個虧損季度。

而造成虧損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軟銀旗下願景基金投資失利,尤其是在共享辦公WeWork和網約車Uber兩大獨角獸的押注上。2019年三季度內,作為主力的軟銀願景基金業務虧損額高達9702億日元(約合89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的盈利3924億日元(36億美元)相比,狀況大幅惡化。

軟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正義(Masayoshi Son)在財報會上承認了自己的投資判斷失誤,尤其是對WeWork的一系列投資。孫正義表示,願景基金未來不會再對WeWork實施資金救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