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現在孩子從三歲就開始到學校進行學習,家庭學習的時間逐漸的在縮短,當然群體的學習能夠更好地規範孩子的不好的行為,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但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是到學校去學習,因此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直接交給老師管理就可以了,自己根本不跟老師溝通,也不配合老師的教學進度,只是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給了老師。

我們都是知道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孩子的學習是真實的學校與孩子的家庭相結合的產物,孩子不可能只是通過學校的學習就能達到目的。

我們在這裡需要提出一個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指的 是指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手錶定理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那個人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而應用到孩子的身上,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可以是兩種教育的理念,也不能是兩種不一樣的觀點,否則孩子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學習,自己都無法判斷出到底應該聽誰的,最終導致孩子兩頭都學不好。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那麼為了防止手錶定律在孩子的身上出現,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多跟老師溝通。

因為孩子的成長狀況家長只能是在家裡面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孩子的學習進度,家長只能是通過老師來了解的,我們需要多多的跟老師溝通,多多瞭解孩子的一些情況,配合老師進行家庭教育。

第二、配合老師的教育。

我們很多家長自以為很瞭解自己的孩子,自以為在社會上生活了幾十年了,自認為老師的教育肯定比不上自己的教育,於是在內心就開始否定老師的教育。

甚至在孩子的面前說老師教育的不對,有的還教孩子錯誤的方向,這樣不配合老師的教育,孩子也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甚至在老師的課堂上面唱反調,孩子怎麼可能學習好知識呢?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第三、多學習育兒知識,跟上老師的步伐。

很多家長因為學歷以及環境的問題,可能從小就沒有受到高等教育,自己對於怎麼教育孩子基本上是不懂,然後跟老師進行溝通的時候出現溝通障礙,導致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一些情況,所以不管你是怎麼樣的家長,一定要學會豐富的育兒知識哦。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那麼我們知道了怎麼防止手錶定律在孩子身上出現,如果孩子身上出現了手表定律,我們作為家長的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孩子犯錯誤了,是不是直接就認為是學校的錯誤。

家長需要進行反思,是不是自己身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有的孩子比較小,家長會認為孩子在學校容易被欺負,一旦孩子犯錯誤了就認為是學校的問題,覺得學校沒有教育好,是老師沒有帶好。

第二、家長要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沒有跟老師進行溝通。

有的家長除了學校要求的家長會議外,從來不去主動的跟老師溝通,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的瞭解基本上是靠自己感覺,對於孩子的內心也從來不去關心,只關心孩子在期末的時候考了多少分。

家長還是需要找時間多跟老師溝通,老師也希望家長跟自己多溝通多瞭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校得到更好的教育,讓老師教育起來更加的輕鬆。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第三、是不是經常否定教師的教育方法。

我們很喜歡用自己的一些行為標準去評價別人的行為標準。但是孩子在家是一家人教育一個孩子或者是兩個孩子,而在學校是一個老師需要教育十個甚至是一百個孩子,教師沒有辦法針對很多特殊的情況進行教育。

而很多家長就會針對這些特殊的情況對教師的教育方法雞蛋裡面挑骨頭,導致孩子不原因信任老師,從而產生了手錶定律。

家長有的時候沒必要那麼的較真,孩子學習到的是一般的操作方法,家長可以進行錦上添花告訴孩子老師教育的非常的對。

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其實我們可以進行另外的操作,這樣不僅肯定了老師的教育方法,還能豐富孩子的知識體系,讓孩子對老師的教育更加的感興趣,這樣做一舉兩得不是非常的好嗎?

第四、尊重老師。

很多家長因為自身的職業以及財富的累積比較好,就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沒有必要什麼都聽從教師的。

這樣的觀點傳遞給孩子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認為老師就是給自己服務的,自己聽不聽從老師的教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在學校也可以為所欲為,導致孩子在學校怎麼也學不好教育。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那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中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需要多多的跟老師保持聯繫。

多跟老師保持聯繫,多瞭解孩子的情況是我們每個家長應盡的責任,你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願去仔細認真的瞭解了,老師要教育那麼多的孩子怎麼可能一個一個的瞭解到很深呢?

第二、主動跟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

把孩子的一些情況告訴老師,讓老師能夠針對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這樣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才不會脫節,才能保證孩子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

正確教育孩子,防止產生“手錶定律”,父母要和老師統一戰線

第三、多跟孩子進行溝通。

很多家長總是因為忙就是藉口,因為忙就不跟孩子做很多的溝通,於是孩子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學習不好不知道,總是不停的責罵孩子。

導致孩子怎麼也學習不好還每天被責罵,孩子越是內向越要多多的瞭解,只要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教育是有用的。

你跟老師經常會保持有效的溝通嗎?你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怎麼樣呢?你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老師的呢?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