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拥抱尘埃,不为觐见,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这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如果可以

我愿摇动转经筒

我愿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只为换来你一生一世的幸福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藏民说磕上十万个长头才算功德圆满。而之所以要磕十万个长头,是因为当年宗喀巴大师成佛时,他所坐的地方生长出一棵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面都有一个佛像,所以他们要把这十万个佛像都拜到。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藏民视佛祖金像为佛祖本尊,千里迢迢从各地到大昭寺朝圣,表现出的那种无比虔诚和执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强烈震撼。据说朝圣者都是代表一个村或家族,他们用板车拖着行装,餐风露宿,不避雨雪,一路磕着等身长头,经年跋涉来到大昭寺前,在此再继续磕长头达数月之久。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在去拉萨和玉树的路上,我们都见到一路磕长头的朝圣者,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青海,每次看到磕长头朝圣的人们时,心灵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大昭寺金壁辉煌的金顶都是藏民奉献的;一位叫旺堆的藏民说:我是磕头来的,好几百里地。我是牧民,我卖了一些羊,一些牛,又用卖的钱换金子,一年换一点,五年能换好多金子。这次我全带来了,献给庙里,把佛像修得大大的。再过五年,我还能换更多的金子,献给佛。五年前,我就献过金子,那次,活佛为我摩了顶,我喜欢得哭了。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同时,它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种方法。藏传佛教密宗中修习"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径。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导,被视为密宗的根基,其目的在于通过清心和抑制欲望,达到忘我的境界。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修行是极艰苦的,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修持,一般需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磕长头十万次。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圣地是置于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大门,置身于圣地,意味着融入永恒的力量之中。他们已登堂入室。超凡脱俗。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十万次,匍匐磕长头,你不会再有任何烦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