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了央视春晚,你会觉得过年缺少点什么吗,为什么?

字汇人生正姿练字学堂


开始于一九八三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经在国内那么的红极一时,风头无双,当年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大年三十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永远没有之一,绝对的唯一,如假包换。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看央视春晚,这个年就会过得没滋没味,总好象缺了点什么似的,浑身上下都感觉不太对劲。那个时候,央视春晚一度已成为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我记得,那个时候央视春晚十分简朴、平常、随便,表演现场甚至还显得十分寒酸,绝对没有现在晚会表现出来的大排场、大气派、大场面,放眼望去,不是雍容华贵,就是金碧辉煌,不是高朋满座,就是众星捧月,还动不动就来个分会场。不过,虽然现在央视春晚年年搞出这么大的场面,可我还是找不到当年那种特有的亲切感、真实感、幸福感,总感觉现在央视春晚的表演太假、太虚、太水,和我们的生活永远都间隔着一段很远的距离。

我记得,当年简朴的央视春晚却产生了太多经典的节目,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比如,一九八三年王景愚老师表演的哑剧《吃鸡》,虽然全场王景愚老师不说一句话,光用动作、表情,就把吃鸡的过程描绘的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乐得肚子真疼;再比如牛群、冯巩哥俩说的系列相声,什么《小偷公司》、《点子公司》等等,无一不是一夜之间就闻名天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句:领导,冒号!真实,精辟,有力,到位,痛快,呵呵,至今想起来都想笑。

那段时间,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朱时茂、陈佩斯两位老师表演的系列小品,就是到了现在我还认为,那才真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品中的精品,看一次乐一次,且百看不厌,不厌其烦。比如他们俩表演的《吃面条》、《拍电影》、《烤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小品,个个精彩,场场出色,表演到位,真实可信。为什么我们喜欢,因为小品中说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小品中的人,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因此,这才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

再后来,春晚上练贫嘴的多了,国内外的耍大牌多了,台上台下的玩花样也多了,场面大了,氛围也浓了,托跟着也多了,俗气也不知不觉地越来越重了,甚至连掌声响起都有了引导员了。只是,只是不论再怎么包装,再怎么宣传,国人普遍感觉央视春晚变得越来越不好看了。春晚从高峰渐渐下落之时,还有个赵本山来硬撑一下门面,动不动还来个挺有意思的节目,说句实话。再后来,由于赵本山的节目总是拿特定人群开涮,说来说去都是一个腔调,看多了,熟悉了,也就没味了。

我经常问周边的人,大年三十还看不看春晚。有的人直接说,当然要看,大年三十不看春晚干什么;而有的人却不这么回答,表示再也不会看春晚了,一点意思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示不看春晚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说的语气也越来越坚决。以前,每年的央视春晚结束后,关于春晚的评论飞如雪片,多似牛毛;再后来,关于央视春晚的评论变得也越来越少,甚至不满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于是,央视春晚的影响力也日渐式微,真应了那句话,央视春晚犹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我也曾经想过,为什么曾经那么辉煌、那么出彩、那么经典的央视春晚变得越来越提不起观众的兴趣了?有人说,这是因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大年三十里有了更多的选择,春晚不再是唯一的娱乐,不是好多地方卫视也都搞春节晚会了嘛;还有人说,观众的味口变得越来越刁了,口味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众口难调嘛,谁当央视春晚的导演也当不好,只有挨骂的份,主要是比少挨点骂,还是被国人一顿臭骂罢了。这些话乍一听,貌似有些道理,可是仔细一想,感觉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比如这些年,人人都知道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这也成了有些人认为国人诗歌欣赏水平没落最好的证明。有些所谓的诗人还说,是老百姓的诗歌欣赏水平严重下降,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根本就不懂诗歌了。这话听着和说央视春晚的话如出一辙,十分一致。可是,当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节目一出,就把这种貌似合理的论调击了个粉碎。原来,不是没人喜欢诗歌了,而是国人喜欢,还特别喜欢,只是现代那些所谓的诗歌写的实在让人看不懂,被国人抛弃了。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央视春晚和现在的诗歌犯了同样的毛病,虽然大牌多、场面大、不差钱、宣传多、炒作多、热点多,可是,因为节目严重脱离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脱离了老百姓的生活热点,对老百姓关注、关心和关切的现实问题视若无睹、视而不见,甚至视同儿戏,不是回避,就是曲解,不是逢迎,就是胡扯。这样的节目,这样的诗歌,哪里会有观众,哪里会有读者。呵呵,既然你把老百姓都当成了傻子,那么老百姓也会把你当成傻子。事实就是这么简单,虽然说着很是无情。

春晚是大众的春晚,只有老百姓喜欢,春晚才会有市场;诗歌是大众的诗歌,只有老百姓喜欢,诗歌才会有生命力。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写给大众看的、听的、演的、唱的,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小圈子、小团体、小帮派的行为。如果不顾老百姓的喜闻乐见,不管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无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那么,这些节目和作品,无论怎么包装,怎么宣传,肯定不会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更不会被老百姓接受。老百姓是朴实的,是厚道的,是善良的,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老百姓的眼睛更是雪亮的。这就是真理,曾经被一次次地证明过。


骑驴微观世界


真心说,没有春晚,一点不觉得缺少什么,有看春晚的时间,还不如来上头条,看看头条的新闻、评论,甚至还不如看悟空问答大家的回答,如此,给能学习和提高自己。

这里主要原因在于,春晚一年不如一年,几十年了,春晚还是那个样子,没有任何的进步,还是老套,没有任何的创新和创意,看的真的是够够的了,我大年三十的时候,会看一会,原因在于,家里人都在看,我如果特立独行,不看,或者刷手机,上头条,就会被说,毕竟陪伴家人,一块看看电视,也是一个孝,同时,也算是陪伴家人,如果一味地为了自己的喜好,而选择自己的生活,看手机,不看春晚,也不合适。

如果春晚真的好看,我们不会抵制,如今春晚,真的是太不好看了,甚至是难看,春晚就说你中国的足球一样,堂堂将近14亿人的大国,找不到几个能踢足球、会踢足球的,而同样是堂堂大国,却找不到几个能够把春晚办好的,实在让人不解。

所以,对于我来说,没有春晚,就如同没有中国足球一样,有它不多、没它不少,根本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任何的影响,这根本不会觉得没有春晚,就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三个字:无所谓。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好几年没看过春晚了!小时候就盼着大年三十的春晚!当时感觉不看春晚,就不算过年似的。家家户户都在看!看春晚,是当时年三十儿的必备节目!以前也确实有不少好的作品,像赵丽蓉老师的《如此包装》,《打工奇遇》,黄宏和穿着一身妖娆女装小眼睛林永健的《装修》都看的人意犹未尽!


闲看电影


假如没有央视春晚,我这一年是过不好的,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曰,劳动人民辛苦一年,都想春节这几天全家团聚欢欢乐乐的过个年!我们三十那天,全家在下午5点就吃团年饭,在餐桌上,必须有鱼,吃鱼代表年年有余!然后有炒的,炖的,溜的,凉拌的,大概有八个菜,全家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喝,互敬酒,把一年的酸,甜,苦,辣,都被忘记了!大家幸福着,高兴着!吃完团园饭,就等看央视春晚,边看春晚,边吃瓜子,花生,开心果,和水果,春晚的主持人的女主持的靓丽美貌,男主持的阳光,帅气!磁性般的声音,出场的节目一个赛过一个,真是高兴万分!大概十点左右我给孙子,孙女,外孙,发红包,每人60o元孩子们,会说,奶奶,姥姥好,我笑的合不上嘴了!这一年我太高兴了!


老罗15647


尽管很多年没看春晚了,但是觉得该有的还是要有吧。

春节嘛,搞得红火凑凑热闹 还是应该的。演职人员闲着也是闲着,趁大家放假休闲,搞几场文艺晚会娱乐大众,职业所在吧。

看不看在个人,演不演在娛圈,总会有人看的。


王春玲


你的提问对于80后以前的人是有感触的,个人认为没有春晚真的感觉缺少点什么,本人70后每年都看春晚,现在的春晚新颖、华丽节目都比较好看,可观看同时却勾起慢慢回忆,回忆早年时期好似亲临现场的感觉。你问少了什么哪应该是回忆吧。愿我们的春晚继续走下去,愿祖国繁荣人民幸福。


用户寻找真相的精灵


假如没有春晚过年会缺点什么?的提问。我想说不会,过年不是说有春晚,或其它电机结目而定,应该说是先有年,才过年,春晚只不过是后来才有的一场晚会。在什么年代过什么样的年,而不是先有形式才过年,历史上各阶段的年多过的有滋有味。过年的宗旨是一年的大祭祖,长辈告诫不忘祖宗,要上进为祖辈增光,大团圆。根据当时环境各地组织娱乐话动。


忆秋1245212148816


近几年我们家自己主办春节晚会,唱歌跳舞谈一年的体会,欢声笑语,快乐开心!很少看春节联欢晚会,怀念毛泽东主席时代的春节联欢晚会。


SDF219497573


我建议央视春晚由省级以上电视台轮流坐庄来办!也可以几个省台联办!几年后来个总的评比,看谁做的最好! 当然要由全国各地的观众投票来表决!要有现金奖励!


惠民141473888


没有春晚节目也无所谓。什么春节?越来没有节日的气氛了。多少年了春晚看了多少,真正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的节日又有多少?反正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出囯游玩的,等等!春节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不是很再意了。平时工作忙的人,可以给自己放放假。总是之人们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会也不会再意什么春晚节目。演来演去多少年了还是老样子。没有感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