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起來扎心,但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我真心覺得,和媽媽們談時間管理,應該建立在全家一起育兒的大前提下。
當養孩子這件事,完完全全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時,媽媽的人生就像被放置在一管牙膏中,被周遭的人東擠一些,西擠一些,最終徒留一具空殼,時間對於她們來講是奢侈品。
記得我的朋友曾分享過一件小事。她是一個愛吃栗子的人,沒做媽媽之前,經常會在下班路上給自己買一袋熱乎乎的栗子,晚上回家邊吃邊追劇。她覺得,那是她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但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她已經好久沒有吃過栗子了。上次買了一包,剛坐在沙發上剝了一顆,就被娃的哭鬧聲召喚去伺候小主。
想著等哄睡了娃再來吃吧,可跟著孩子躺下之後,朋友自己也很快睡著了。
那包栗子,就放在餐桌上,變冷了,變硬了。最終,被扔到了垃圾桶裡。
那次以後,朋友很久都沒有再給自己買過栗子。直到某個下班的傍晚,她被路邊香甜的炒糖味吸引,又買了一小包。不等到回家,她便邊走邊吃,因為她知道,回家後肯定再沒有空閒的時間和心情品嚐。
啊,熱騰騰、香糯糯的栗子真好吃啊!她一邊懷念著這樣的滋味,一邊為自己做媽媽之後的人生感到心酸。
就是這麼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故事,當朋友講給我聽的時候,我竟然有了想哭的衝動。
我想,那種感覺,應該是每個像陀螺般忙碌而不得抽身的媽媽們都能感同身受的吧。
01
熟悉我的朋友們,總說我像一個超人一樣,擁有無限精力。寫文分享養育心得、做睡眠諮詢、辦育兒讀書會、陪娃玩、出門旅行…
當我不停地在各種角色間轉換時,只有我最清楚,這看似強大的背後,除了有對睡眠、休息時間的壓榨之外,還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幫助。
大家都說,當我們可以坦坦蕩蕩的做自己時,一定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有時想想,這話也不假。如果沒有潼爹和家中老人分走壓在我身上的家庭重擔,縱使我有三頭六臂,也沒辦法有更多的精力去實現自我。
當然,其實潼爹並不是那種會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奶爸。他的工作非常忙,加班、應酬無數,跟我的步調肯定算不上合拍,大部分時間,帶孩子這件事是指望不上他多少的。
但是,我知道
他一直在試圖用他的方式去愛這個家。如果我有事情,他也一定能隨時補缺頂上。上個月每個週二晚上我都要開讀書會,每個週末都飛去外地上課充電,而他就會把其它的事情都往後放,一力負責起小學生潼的所有事務。
在平時的生活裡,他也會時常有些暖心舉動。
比如,他會願意花費一個晚上給我們煎牛排,但作為一個素食者,卻自己一個人啃著方便麵;
比如,他會在深夜冒著大雪開車送我去採訪;
比如,他又會雲淡風輕般地隨手將泡麵碗裡那枚雞蛋撥給我,只因為我說了一句好吃;
還有,不知從何時起,當我寫稿時,電腦邊隨時都會放著一杯水……
這些散落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細節,都無疑將暖意送進我的心裡。
有人說,爸爸愛媽媽,就是最好的育兒方式。
的確,愛會傳染,會生出更多的愛。耳濡目染的潼潼,也在學著大人的模樣,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給家人帶來溫暖,時時刻刻都將家人裝在心裡。
當然,也有一些爸爸因為各種原因沒辦法日常陪伴,但我想,至少他們應該有愛與決心。
我的朋友小C,她老公是記者,要滿世界的跑去出差。但每次出差,小C老公都會提前一天去超市大采購,用各種食物把冰箱填滿。
他知道,小C一個人在家帶娃很辛苦,根本沒法好好吃飯。那一冰箱的食物,是他的真心和惦念。
忙碌從來都不是一個人逃避家庭責任的藉口,把家裝在心上的男人,也會有相似的地方。
就像,某個週末我和團隊的小夥伴們帶著家屬和娃兒們去旅行,潼爹因為週末的會議走不開,但卻堅持在會議結束後驅車趕過來,又在週日晚上孩子睡熟後,開三個多小時的夜車回家,睡上四五小時之後,再爬起來繼續上班。
他選擇在忙碌中見縫插針的陪伴家人,而我又怎會不懂,他努力想要做得更好的決心。
02
與媽媽們快速進入母親角色的狀態相比,爸爸們對孩子的感情,和對責任的明晰,的確是要來得慢一些。正因為此,他們也更加需要多一些機會,體驗“成為爸爸”到“做爸爸”的過程。
身邊見過太多,從孩子生下來,家裡那位男人就被迫在“爸爸”這個角色上出走的人。
我一個好友剛生完孩子,在醫院裡被娃外婆、奶奶、大姨、二姑圍著,但就是不見爸爸的蹤影。
本來爸爸想要留下來,夜裡照顧娘倆,可被長輩們一頓“教育”:“你一個大男人,又沒什麼經驗,留在這裡能管什麼用,快回家吧!”
娃爹被“趕”回了家。朋友剖腹產,夜裡傷口疼了起來。她知道,把旁邊的婆婆喊起來也是無濟於事,這種事只有自己忍著。但她就是想有個人能說說話,就順手撥通了老公的電話。
響了幾十聲之後,無人接聽,朋友只好掛斷。
本以為回了家就好了。誰知,娃總是夜醒,大半夜不是要喝奶就是一直哭。照顧月子的婆婆怕耽誤兒子休息,直接把娃爹哄到了另一間屋子。
每當朋友和娃在深夜PK時,聽到隔壁男人的呼嚕聲,想到那個應該陪在身邊的人卻睡得渾然不覺時,心裡就生出許多絕望。
即便每次娃夜醒,婆婆都是第一個衝進來幫忙的人,朋友依然覺得很孤獨。
你瞧,就是這樣,反正,有一堆理由,把娃爹在育兒這件事上排除在外。
但其實,對產後媽媽的陪伴和照顧,對娃夜醒這件事的分擔,是男人快速進入“爸爸”角色的兩個關鍵又絕佳的機會。
韓劇《82年的金智英》裡面有一個情節,做了母親的智英,覺得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在不知不覺的失去,所以內心十分空洞。
而丈夫寬慰她說:“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我們再偶爾請保姆幫忙顧一下,或者送去幼兒園,你就可以讀你想讀的書、找其他工作,趁這機會或許還能轉行做點別的事,我會幫你的,放心。”
然而,智英卻在這樣看似體恤的話中爆發了:
“可以不要再說‘幫’我了嗎?幫我做家事、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
的確,這句“幫”讓情理之中的分擔,變成了好意的施捨。
想起當年潼潼頻繁夜醒的那段時間,每個坐看天亮的夜晚,是潼爹的陪伴讓我撐了過來。輪流抱哄、安撫那個夜夜笙歌的小主,說著“讓我來”、“有我在”的隊友,是難熬的日子裡的那道光。
03
當然,光有愛與決心還不夠,男人也需要一些和娃單打獨鬥的時機。
潼爹跟我一起早早就接觸過P.E.T的理念,但在育兒中運用又是另一碼事,許多時候總愛依著慣性思維去和潼潼對話。但前段時間我頻繁出差,倒是給他創造了許多單獨帶潼小主的機會。
雖然有些磕絆,但倒是越來越像模像樣。
前幾天坐他的車,發現忙到很少有時間看書的他,最近在聽《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的音頻,我當時就笑了,問他:“是在跟閨女的實際鬥爭中,才發現自己需要掌握更多的本領麼?”他聽完也樂了。
天知道,讓男人們主動去學習育兒理論有多難,而這樣的自覺,是由爸爸們的親身參與換來的。
和娃獨自PK,沒有關鍵時刻媽媽的“救場”,也沒有娃一言不合就喊媽媽的“逃跑機會”,成了“孤獨鬥士”的娃爹們,才會在那些被娃搞得崩潰的時刻,懂得媽媽們的不易,也更容易反思自己在與孩子相處中的問題。
為什麼媽媽就說了兩句話,娃就破涕為笑?老婆大人總掛在嘴邊的“傾聽”到底是怎麼回事?
只有讓他們真實地碰觸過育兒中的那些“暗礁”,真心地感受到現代“科學育兒”理論的好處,才能讓他們擁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當然,對潼爹來說,聽育兒書籍的音頻早就是一種習慣了,這方法當初還是他推薦給我的,幾年來,我們還真是一起收聽和討論了不少的書籍。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讓他有了兼顧家庭與工作的新思路;《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讓他對潼小妞慢熱的性格多了一份理解;《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讓他更加重視親子關係;《不吼不叫:如何平靜的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也讓他學到了一些陪孩子寫作業時“防止心梗”的方法…
在我看來,更有價值的事情是我們會一起聊書裡的觀點和作者的看法。
不見得所有的理念都是被我們完全認同的,而在我們彼此間的討論甚至有時激烈一些的“交鋒”中,會有許多我們在其它時候無法表達出來的觀點被激發出來,這也讓我們更加理解了對方。
我知道了他為什麼會這樣想,他也知道了我為什麼會這樣做,這一點,尤其難得。
此外,我們也都覺得,那些育兒書裡的“術”與“道”,也同樣能帶給職場關係許多靈感與啟發。
就像潼爹所說,當爸爸這幾年,似乎也讓他慢慢地在與人相處中變得更加耐心和包容。
04
話說回來,對於並不是全職帶娃的職場媽媽來說,也許除了隊友的支持和分擔之外,還不可避免的會需要老人的幫襯。
只是,老人的參與,在減輕了我們帶娃壓力的同時,也一定會帶來摩擦和矛盾。
去年,潼爹有個朋友生完孩子剛出月子,我們去看她時,就發現她整個人氣色很差。
跟她一聊才發現,除了新手媽媽常見的睡眠不足以外,好心來幫忙的老人倒是給了她更大的壓力和負擔。因為,老人對育兒干預和插手太多,讓媽媽這個角色被完全的架空了。
孩子嘴一吧唧,老人就說餓了,一倆個小時喂一次上百毫升的奶粉,也不允許拍嗝,說怕把孩子拍疼了,於是,孩子就一直吐奶;覺得孩子困了,就繼續餵奶,喂睡了放下娃就醒;非要給孩子裹蠟燭包,蓋得孩子出了一身痱子……
我心疼她,想留下來幫她一把,但她想著老人的固執,為了避免家庭矛盾,終究沒答應。
在這方面,真要感謝我婆婆和親孃,她們都沒有如此強勢,大部分時候都是很有分寸的。
但即便如此,育兒理念上的衝突還是會存在。
剛開始帶潼潼的時候,我和潼奶奶、潼外婆,都有過大大小小的分歧。老人們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有經驗,不接受我的“紙上談兵”; 而我又覺得她們的“經驗”裡有太多的“偽科學”太簡單粗暴。
多數時候,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
後來,我終於想通了。比起苦口婆心的勸說,倒不如做出效果才更有意義。
當她們親眼看到潼潼從一夜醒七八次到睡整夜覺,看到她一次次在“被傾聽”與“尊重”中獲得力量和自信,看到她熱愛思考和閱讀,在許多事情上擁有自己的小小判斷和主見的樣子時,她們也越來越認可:育兒也需要學習。
原來,那些有關兒童心理、成長規律以及溝通的理論知識,並非紙上談兵。
慢慢地,我能感受到她們也在悄悄地嘗試著改變。雖然許多時候,改變很艱難,但至少,她們接受並認可了在學習中育兒的理念。
不過,在讓她們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我也悄悄用了一些“手段”。
潼奶奶喜歡聽收音機,在家的時候不管做什麼事兒都會打開它來“伴隨”。我發現這一點之後,就時不時在她打開收音機之前,先開了聽書軟件。
一邊聽,我還會一邊跟她聊幾句:“媽媽您看他說的這一點,您以前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慢慢地,我發現潼奶奶會開始認真地去聽了。聽過之後,她還會認真點評幾句。
《不管教的勇氣》裡聊到“不批評也不表揚”的育兒方式,讓潼奶奶剛開始很不理解,卻在聽完後覺得“真的有啟發”;《正面管教》又讓她意識到自己有多麼頻繁的和孩子說“你不要”;《原生家庭》更是讓她連連稱讚,覺得音頻裡很多都說的道理,值得讓全家人都聽一聽。
即便是這些通過聽書所獲得的知識“碎片”,其實已經足夠讓她們在“隔代育兒”中變得淡定從容,也更理解了我們一直以來貌似“奇怪”的做法。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匣子裡那個老師”的話,似乎更有讓她們信任的力量。
回到一開始咱們討論的話題上,其實在我看來,在“母職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輿論環境下,去討論媽媽們的“時間管理”,的確有失公允。
只有當“豬隊友”變為“神隊友”,當媽媽們不用消耗過多的精力周旋於與老人間“隔代育兒”的矛盾中,媽媽們才擁有能掌控自己生活的自由。
閱讀更多 林小暖bella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