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邮基金经理邓立新“老鼠仓”案件细节披露:8年赚了26倍

记得两年前“中邮基金原投资总监邓立新自传出被带走接受调查”的传闻吗?

当时市场传闻邓立新由于涉嫌“老鼠仓”而被调查,时隔两年,该事件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近日,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了“邓立新、孙德鸿、王红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案, 随着庭审公开,邓立新的“老鼠仓”事件被揭露。

根据庭审相关信息,邓立新自2009年3月至案发前止,单独或伙同孙某鸿、王某一起操纵上海、北京两地的12个股票账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中邮旗下的两只基金买卖相同股票。8年时间,邓立新通过200万老鼠仓本金,34.7亿元的交易额,赚得5507万元,收益率高达26倍。

前中邮基金经理邓立新“老鼠仓”案件细节披露:8年赚了26倍

合谋细节也随之水落石出,邓立新负责提供相关交易信息,孙德鸿提供操作账户,并且约定产生的收益五五分成。庭审中,邓立新等三人当庭认罪悔罪。但邓立新对于5507万元的非法所得的认定存在一定的疑问,表示罚金过重。

根据开庭信息,公诉人表示,邓立新系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金融机构从业期间,掌握了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基金的标的股票名称、数量价格、盈利预期和买卖时间节点等非公开信息,利用上述掌握的非公开信息,自2009年3月至案发前止,单独或伙同孙德鸿、王红一起操纵上海、北京两地的12个股票账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上述两只基金买卖相同股票。经有关机关统计认定,邓立新涉及成交金额34.7亿余元,非法获利5507万余元;孙德鸿涉及成交金额16.8亿余元,非法获利2927万余元。王红涉及成交金额1338万余元,非法获利1628万余元。

有书证、公安机关物证和证人证言为证,邓立新在2017年3月29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同一天被公安抓获的还有孙德鸿,而王红则是在2017年5月19日被公安机关抓获。

公诉书指控,邓立新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利用其职务便利所获得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或告知他人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情节特别严重。该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四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邓立新对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均无异议。

截至案发,邓立新和孙德鸿还未就收益部分进行分成。按照双方约定的分成,邓立新和孙某鸿的各自获利金额应为1250万元,这部分获利金额邓立新和孙某鸿均表示认可。

不过,庭审中,邓立新也对非法所得的认定有疑问。他认为孙德鸿个人账户趋同交易的信息源:一些来他提供的内幕消息,一部分源于孙德鸿个人的投资交易习惯。并且邓立新对孙德鸿个人操作不知情。在法庭辩论阶段,邓立新表示,“罚金对于个人来讲定得高了。我记得非法所得是3000多万元,但是最后定的是5500万元,不知道这块证监会后来是怎么定的。”

邓立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他认为自己在认罪态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追缴违法所得,具有坦白情节。同时自己是第一次犯罪,恳请法庭从轻处罚。

审判结结果显示,审判长宣布休庭,由合议庭合议后报请审判会讨论决定,再另行宣判。

前中邮基金经理邓立新“老鼠仓”案件细节披露:8年赚了26倍

作为投资界的一名老将,邓立新尽管只有大学专科学历,却拥有长达近25年的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曾先后在工商银行、华夏证券、首创证券、中邮创业基金等公司任职。在华夏证券,他曾任该公司北京三里河营业部交易部经理;在中邮基金,邓立新历任基金交易部总经理、投资研究部投资部负责人、投资部副总监等职位。并在2015年成立邓立新投资工作室。现任中邮创业基金投资总监兼投研总部邓立新投资工作室总负责人,管理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创新优势、低碳经济、风格轮动4只基金。自2011年5月开始,邓立新担任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经理,先后共掌管5只基金产品。

据悉,邓立新在公募基金圈子里是一个低调而神秘的人物,曾经和任泽松、许进财合称为“中邮三侠”。

2017年5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员工邓立新因其个人行为,正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