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過很窄的石墩有什麼竅門?

白琰昕弈


觀察限寬距離、觀察車身左側,就這麼簡單。

正常道路的限寬樁99.999%都會允許車輛正常通行,最窄也會在2.2米左右,這是為什麼呢?

理由很簡單:救護車使用的車型普遍為輕型客車,該類車的車身寬度普遍超過2米,任何地區的限寬樁(墩)如寬度低於2米則救護車無法通行,設立這種墩子等於是在謀殺!當然2.2米的限寬樁也會導致消防車無法通行,好在火災的概率總是低一些,然而一旦出現問題誰設樁誰擔責,這種樁或墩包括限高是標準的混蛋設置。

迴歸正題:在瞭解寬度後通行會非常簡單。

因為同樣99.999%的家用代步車寬度都很窄,大致標準如下。

  1. 麵包車和微型車寬度約1.5~1.6米

  2. 緊湊級轎車和小型SUV寬度1.7~1.75米

  3. B/C型轎車和緊湊級SUV寬度1.8~1.88米

  4. 中型SUV和MPV寬度約1.85~1.95米

  5. 中大型SUV寬度在1.9~2.0米之間

  6. 大型SUV以及VAN和輕客寬度超過2米

主流家用車型的寬度都會小於限寬墩,車輛的寬度計算是從最左側翼子板到最右側翼子板外沿的水平寬度,也就是說後視鏡的寬度是不在整車寬度範圍內的;那麼在通行樁時後視鏡則成為標尺,如果是過於窄的門框式的限寬限高杆,通行時可以把駕駛員一側的後視鏡進行摺疊,與限寬杆保持1~2mm的橫向距離,則右側後視鏡觸碰限寬杆的可能性會微乎其微;在後視鏡位置通過後則要恢復後視鏡的可視範圍,通過兩側後視鏡觀察兩側距離記住這種感受,之後再次通行則要簡單的多。

限寬墩的高度很低所以後視鏡不能再作為標尺了,這種路況只需要提前預判其寬度,之後減速把身體伸出車外觀察,仍然以左側車輪和保險桿與墩子的間距為標準,左側車距維持在10公分左右可保證右側正常通行;不過SUV或MPV等車型要注意,因為這兩類車會有很多車輛加裝側踏板,通行時要計入踏板延伸出的橫向寬度,防止車輪通行後頂到踏板,但在保留踏板距離後一般也能正常通過。

最簡單的方式:安裝全景影像,在雨天或其他特殊天氣中伸頭觀察道路是很糟糕的體驗,在這種場景中就需要全景影像了,利用合成圖像可以以鳥瞰圖的角度準確觀察前後左右與障礙物的距離,這是最安全也最穩妥的通行限寬墩方式;不過最人性化的方式應為是擴大寬度和高度,至少要保證救護車、消防車、房車三種車型能正常通行才對。


(上文由天和Auto原創首發,僅代表個人觀點,平臺內歡迎轉發關注留言。)



天和Auto


汽車過很窄的石礅有什麼竊門?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某些路段設計承重標準不一樣,為有效保護路面使用年限,防止重型車輛通行壓壞路面,地方部門不得不設置一些限寬或限高設施來有效阻止大型車輛通行。有些地方由於限寬設施寬度距離按小型車輛標準最小化限寬,同時也給小型車輛安全通過帶來一定的不方便,一旦駕駛員大意,很容易讓車輛與限寬設施發生擦掛,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在現實駕車過程中我們如何有效安全通過限寬設施。

一、靈活運用駕駛學校學習的通過限寬門的技巧。首先我們必須通過預判確定限寬墩中間通行距離必須大於本車車身最大距離並留有安全距離。

二、平時我們應找到本車在通過窄路窄橋的幾個觀察點。如我們可將車輛開到某處還未通車新修已完工地上標線劃好的路段。找好一段相對筆直線段,緩慢前行車輛讓車輛左前輪壓在標線內側,走直整個車身,讓左前輪與左後輪平行緊貼左邊地上實線,並保持車輛左邊前後輪胎壓在線的內側,但絕對不能向左越出左邊實線,然後駕駛員上車,在車上保持平時正確駕車習慣,兩眼直視車頭左前方向,當駕駛員目光從車頭看去,車頭與地面標線的第一個重合點就是我們要找的本車左側最小安全行車點,用此方面多反覆開車校對測試幾次,確保點位無誤後將記下本點位,用同樣方法找出右側前後輪壓線的點位,在通過限寬墩時我們把所學辦法把左點位預留10釐米左右距離就可安全通過限寬墩。



由於我們在開車時左側比右側更好把控尺寸,所以儘量把左側車身安全貼近限寬墩,把多餘距離留給不太好掌握的右側。如還不好把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探頭觀望一下,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緩慢通過,如車上有其他人員,也可讓其他人員下車幫忙指揮一下,不急不燥安全緩慢通過。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當敬請諒解。


龍哥觀天下


首先要有很好的判斷駕駛經驗!否則建議你別去盲目的開!除了刮花油漆心疼外後悔已無用了!

開很窄的限寬路面先判斷寬度,車頭先過後要穩住方向,不可大擺度打方向以免後半車身刮到限寬石墩!

其二,控制車速很重要!不能快,否則不是刮擦那麼簡單了,往往在大速度下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損傷!



打鼻涕泡的漢子


其實沒有竅門可言,無非是對自己車子尺寸熟悉,在駕駛位能夠精確判斷兩邊車輪位置,以及兩側車體最寬處位置。如果對於車子熟悉度不夠,最好就是讓乘客下車幫忙指揮一下,不要覺得丟人,能安全通過才是最重要的


許你一世浮華1


1、以兩邊的倒車鏡為準,先以左面的不捱到石墩(離開一點距離),然後在看右面的,基本上就過去了。通過的時候注意降低車速,做好踩離合和剎車的準備,如果距離沒有掌握好就停下來。

2、汽車通過狹窄的石墩或者其他限款區域時,

駕駛要點如下:

1、儘量在進入限寬區域前保持車輛為直線行駛,以車輛左側車身車頭為參考,提前調整車身前進指向。

2、在即將進入限寬區域前,減速慢行,這樣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方向修正。

3、寬度非常狹窄時,可以摺疊收回後視鏡,在通過後再重新打開後視鏡。

4、對於車頭進入狹窄區能否發生刮蹭有擔心時,可以視交通通暢情況,下車查看確認後再次行駛。駕駛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自身和周邊行人的安全,從車身中探頭出來查看路況是一個嚴重的駕駛陋習,有極大安全隱患,不建議在開車時探頭出車窗。

拓展資料

關於轎車

1、轎車是指用於載送人員及其隨身物品,且座位佈置在兩軸之間的汽車。包括駕駛者在內,座位數最多不超過九個。

2、一般轎車強調的是舒適性,以乘員為中心。而且是從經濟性考慮出發,選擇馬力適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發動機。

3、在中國內地的行駛證管理方面,轎車特指區別於貨車、皮卡、SUV、大巴、中巴的小型汽車,俗稱為“小轎車”。在香港,轎車又稱私家車。


筆試try


汽車通過狹窄的石墩或者其他限款區域時,駕駛要點如下:

1、儘量在進入限寬區域前保持車輛為直線行駛,以車輛左側車身車頭為參考,提前調整車身前進指向。

2、在即將進入限寬區域前,減速慢行,這樣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方向修正。

3、寬度非常狹窄時,可以摺疊收回後視鏡,在通過後再重新打開後視鏡。

4、對於車頭進入狹窄區能否發生刮蹭有擔心時,可以視交通通暢情況,下車查看確認後再次行駛。

駕駛過程中一定需要注意自身和周邊行人的安全,從車身中探頭出來查看路況是一個嚴重的駕駛陋習,有極大安全隱患,不建議在開車時探頭出車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