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走出国门,开始“收割”美国中小学生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国内在手机应用消费上与美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意思是更多国人愿意为美国生产的应用付费,但这种情况似乎正在被逆转。

近日,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今年第三季度,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应用或来自中国的投资开发的应用在美国的收入为7.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5%。

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从7月到9月三个月时间内,美国民众在app store以及Google Play商店消费金额最高的100个应用上一共花费了34.3亿美元,其中超过22%是花在了来自中国的应用。与此同时,在上述前100个热门应用中,有25个应用来自中国企业或由中国资本投资的企业。

对于这一结果,且不说美国人,甚至连国内人们似乎都有点“难以接受”——都知道中国互联网很强大,但没想到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竟然已经打进了号称世界互联网鼻祖的美国市场——文章中特别指出,“大多数美国用户并不知道这些游戏是中国公司生产或拥有的,美国普通用户对此并不关心。”

但是,无论美国民众知道与否,真金白银正在通过app store和Google Play从美国流入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而言,通过高质量的互联网应用打入美国市场,为国家赚取美元外汇,这就是“实利”,至于“虚名”,就现阶段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比如,雷克萨斯在美国推广时也曾刻意“隐瞒”其是日本产品的信息,但这并不妨碍雷克萨斯连续11年位居美国豪华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我想着或许也是中国互联网应用出海之道。

对此,有网友戏称,“有些东西,美国人以为是美国生产的,其实是中国生产的;还有有些东西,中国人以为是美国生产的,其实也是中国生产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5个热门应用大多数是手机游戏应用,其中不出意外的,PUBG Mobile排在第一位。说起“PUBG Mobile”大家也许还有点陌生,但如果说起“绝地求生”、说起“吃鸡”,相信很少人会不知道。《PUBG Mobile》就是腾讯光子工作室群研发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由于当玩家在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时候就会有一段台词出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所以,该游戏也俗称“吃鸡”。

腾讯游戏走出国门,开始“收割”美国中小学生

​由于吃鸡游戏在中小学生群体大受欢迎,导致很多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一方面影响正常学业,另一方面由于游戏充值购买道具造成中小学生增加非必要开销,因此,国内多次出现对腾讯系列的吃鸡游戏的声讨之声。

这一次,腾讯将吃鸡游戏顺利打入美国市场,去狠狠地收割美国中小学生,在当前贸易战的背景下,也算是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