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文︳王呈祥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1

这幅画名叫《八十七神仙卷》,因画中有八十七位形态各异的人物而得名——此名乃画家徐悲鸿先生所取,同时,他还题跋:“此卷规范之恢弘,岂近代人所能梦见,此皆伟大民族,在文化昌盛之际所激之精神,为智慧之表现也。”另盖有“悲鸿生命”的一方印章。

此画为何与徐悲鸿(以下简称:先生)有这么多交集?起初,该画是他花1万大洋从一位德国妇女手里买回国的。后来战乱画作丢失,再现之时,他又花20万大洋买回并捐给了国家。如此,与之产生的交集就能被理解了。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徐悲鸿先生

早年《八十七神仙卷》珍藏于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该画下落不明,直到一九三七年,它才再一次出现在香港。

这一年五月,先生应邀在香港举办书画展。展览期间,一位德国妇女找到他,说自己有一箱中国古书画,但自己不懂,希望请他帮忙鉴定。一听是中国古书画,先生来劲了,连忙说:“好,好,好。”

打开箱子,箱内全是古代书画,其中有一件没有落款的作品引起了先生的注意——便是《八十七神仙卷》。至于德国妇女为何会有这么多中国古书画,是当年掠走的还是她买的都不好说,但先生有意要将其买回国是可以肯定的。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2

随即,先生表达了欲购买的意愿。但对方的要价太高,根本买不起。“全买我是买不起,您将这件(《八十七神仙卷》)便宜点卖给我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妇女以一万大洋的价格将画卖给了他。

这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先生虽未上前线杀敌,但依旧保持着中国文人的风骨气节——各地办展卖画为抗战筹款。一九四二年的昆明发生了一件大事——日寇为阻止援助国物资进入大陆,截断了滇缅公路。

为了鼓舞全国以及滇军的抗战士气,先生来到昆明办了一场劳军书画展。也正是因为这次展览,他一直带在身边的《八十七神仙卷》不翼而飞。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3

展会期间敌机来袭,在防空警报的轰鸣声中,先生与参会人员进入防空洞。而当他从防空洞出来时,发现自己装书画的箱子已被人撬开,《八十七神仙卷》不知去向——不用想,有人趁混乱顺手牵羊。

两年后的一天,先生的一位学生匆忙找到他,“恩师,《八十七神仙卷》有下落了,目前在一个财主手里。”“真的吗?对方卖不卖?”“卖,但对方要20万大洋,少一分都不卖。”听到这话,先生沉默了,许久都没有出声。

20万大洋是什么概念?有报道称,当年鲁迅先生每月工资是350块,一年就可以在北京买套四合院。4200块就能买一套四合院,与之对比,20万岂不是可以买47套,因而先生沉默是有道理的。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民国银元大洋

虽然对方要价高,但并没有阻挡他要买这幅画。于是,先生开始变卖房产和字画,另从几位朋友手里借了不少,最终凑够了20万,当年自己那幅被人顺走的《八十七神仙卷》,这才再次回到他的手里。

一九五三年九月廿三,先生突发脑淤血。垂危之际,他将妻子叫到身旁,“我死后,你将我一生所藏字画全部捐给国家。这是我最后的愿望。”三日后,先生便与世长辞,享年58岁。

先生去世后,妻子遵照他的遗愿将字画全部捐给了国家,其中就有这件《八十七神仙卷》。之后为纪念先生,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该画便珍藏于此。

外国妇女不懂这幅画,1万卖给徐悲鸿,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

徐悲鸿纪念馆

这幅画究竟有何珍贵?众所周知,在中国书画史上有两位圣人——一个是书圣王羲之,一个是画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便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先生的观点),因而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对于先生来说,这幅画就是国宝,它代表的是国家尊严。不惜重金从外国人手里将它买回国,又不惜倾家荡产将它再次购回,而后捐给国家,其行为早已超出画作本身的经济价值。如今,金钱已无法衡量,因为它展现的是,高尚的人格魅力,传递的是,无私的爱国情怀。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