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人工智能時代,連碼農的工作都要被取代了。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一家印度公司宣稱,他們能用AI自動定製手機App。原來由數個開發、測試、UI設計師以及產品經理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AI就能全部代勞。

這家名叫Engineer.ai的印度公司來頭不小。它成立於2016年,獲得了來自多家風投的2950萬美元融資,投資者中還有一家軟銀的全資子公司。在去年宣佈獲得融資時,Engineer.ai還宣佈,公司收入已經達到2400萬美元,是一家有著相當規模的創業公司。

這家網站有多神奇呢?他們宣稱,定製一個手機App就和拼積木一樣簡單,只要選擇幾個關鍵參數,AI就能自動產生一個功能完備的App。

AI技術難道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我帶著好奇打開了Engineer.ai的官網。

首先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開發什麼,除了手機App之外,還可以定製網站、電商平臺,甚至可穿戴設備。我選擇了手機App。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Engineer.ai的開發界面的第一步:選擇想要開發的產品類型 / Engineer.ai

下一步是最妙的,Engineer.ai允許用戶選擇一款與自己的想法最類似的App,有Uber、Snapchat、Quora,甚至還有微信。比如,我想開發一個打車或者外賣這種共享經濟App,那就選擇Uber。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App開發第二步:選擇與自己想法最相類似的App / Engineer.ai

接下來就是為自己想開發的App添置各種各樣的功能了。Engineer.ai的開發界面上,從搜索、幫助、創建賬戶,到邀請好友、私信、付款……各種功能,應有盡有,每一個功能都附有幾百美元到上千美元的價籤。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App開發第三步:選擇App中所需的功能 / Engineer.ai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了,你可以選擇你的App的工作團隊所在地點、App所支持的操作系統,以及制定App開發的時間表。Engineer.ai會根據你的選擇,計算出開發這個App所需的價格。

付款之後,據Engineer.ai的說法,接下來的一切就交給AI了。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App開發最後一步:選擇工期、平臺等補充信息 / Engineer.ai

這個網站給我的感覺是,用戶界面扁平乾淨,全程操作簡潔順滑。這年頭,點幾個按鈕就能開發App,若這個技術被推廣開來,下一個被AI替代的職業,看來真的是碼農了。

然而,這一切都是浮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Engineer.ai根本沒有人工智能,他們是用一群印度碼農冒充AI,為客戶編寫手機App的代碼。

Engineer.ai的一些現任和前任員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所謂“AI自動開發App”,是對公司真實業務的過分誇大。事實上,開發App的絕大部分工作,都由來自印度和其它一些地方的程序員冒充AI,手工完成。

AI騙局

此事曝出後幾天,Engineer.ai的創始人、自封公司“大護法”(Chief Wizard)的印度裔英國人薩欽·戴夫·杜加爾作出了回應。杜加爾表示,自己的公司使用的是“真人協助AI”(human-assisted AI),從未聲稱能自動開發手機應用。他還說,Engineer.ai在這一方面從來對客戶、投資人和媒體開誠佈公。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Engineer.ai創始人薩欽·戴夫·杜加爾 / 視頻截圖

但是,在Engineer.ai風頭正盛之時,他卻並不是這麼說的。

“我們開發的名叫‘娜塔莎’的AI,可以讓定製App像訂披薩一樣容易。” 杜加爾去年在印度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主流手機App的代碼大同小異,Engineer.ai可以自動開發新的App。他還說,公司最近開發的App有超過八成“都是全自動開發的”。

事實上,Engineer.ai就連“真人協助AI”都沒開發出來。

一名熟悉公司內部運營的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表示,Engineer.ai最近兩個月才剛剛開始研發與自動編寫App有關的技術,公司距離能夠在核心業務中使用AI,至少還需一年多時間。

而就在最近,公司的前任首席商務官羅伯特·霍德海姆將公司告上法庭。在起訴狀中,霍德海姆表示,公司創始人杜加爾“向投資人吹噓說Engineer.ai的產品已經研發了80%,但實際上還根本沒有開始。”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Engineer.ai的“人格化AI”娜塔莎 / 網站截圖

幫你訂披薩的AI,其實是人工代勞

一家千萬級別的AI創業公司,竟然與AI基本沒有什麼關係,這也是近年來AI熱潮中資本瘋狂湧入的一個體現。

2018年,全球的AI創業公司總共獲得了超過93億美元的融資,與2017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加勒比海島安圭拉的域名.ai由於與人工智能的縮寫相同,近段時間也備受熱捧,總數幾年來也翻了一番。

伴隨著AI熱潮而來的,是屢見不鮮的用人工冒充的偽AI。早在2008年,提供語音信箱轉文字服務的美國創業公司Spinvox就被曝出根本沒有掌握語音轉文字的技術,而是用設在海外的呼叫中心的員工將語音人工聽寫成文字。

2017年,企業財務管理軟件Expensify也承認,自己宣稱能用“智能掃描技術”識別並處理收據,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回事,是把收據上傳到亞馬遜的外包平臺上人工識別的。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2018年,AI科技企業所獲得的風投融資幾乎翻了一番 / CB Insights

最令人震驚的事件發生在2016年,彭博社曝出許多“聊天機器人”其實都是有人值守的,有的甚至完全由真人應答。

最初,創業公司X.ai於2014年推出了一款AI助理,可以“自動”安排會議、發郵件預約會面,等等。許多用戶對這款AI助理的“真人般的語調”和“優雅舉止”讚賞有加。他們沒有想到,AI助理發出的每一封郵件,其實都是X.ai公司的員工人工操作的。

像24歲的威利·凱爾文這樣的員工,有時過著比“996”更忙碌的生活——從早上七點一直幹到晚上九點半,因為AI助理是24小時在線的,凱爾文得把晚上積壓的所有用戶請求處理完,才能下班。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X.ai 的網站首頁 / 網站截圖

同樣的事情在紐約的一個管家軟件GoButler上再次出現。用戶可以給GoButler發消息要求各種服務,比如:“我要訂一張從倫敦到洛杉磯的機票。”GoButler就會與Engineer.ai一樣,用“真人協助AI”24小時全天候自動滿足用戶的需求。

但是,兩名前員工曝出,GoButler唯一“自動”實現的是偶爾向用戶發送的廣告消息。其他所有業務,都是由真人假裝AI來完成。

為此,GoButler的員工每天三班倒,人工處理用戶的所有請求。絕大多數的請求很無聊,比如讓GoButler訂個披薩之類。但要命的是,由於用戶不知道對面是真人,員工經常在平臺上收到大量不堪入目的黃色請求。

冒充AI,對這些“聊天機器人”、“AI助理”的員工來說,是一種煎熬。每天十二小時甚至更多的折磨,產生了一幅荒唐圖景:正當全球各界擔心AI將取代人類、造成失業,美國總統候選人楊安澤甚至為此要給全體美國人每月發一千美元的同時,X.ai的一名員工卻迫不及待地期望自己的工作早日被AI取代。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X.ai推出的“AI助理”的宣傳材料 / X.ai

AI背後,是成千上萬個低收入崗位

不過,雖然人工冒充AI備受指責,但真正的AI也並非完全脫離真人。恰恰相反,AI研發中的機器學習過程,需要大量真人協助,可以說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

比如,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需要有能力識別出道路上的行人、障礙物、紅綠燈等等。這一工作就由幕後的無數真人作鋪墊。他們每天在電腦屏幕前,面對成千上萬張的圖片,標出裡面的行人、障礙物、紅綠燈,然後用這些標記過的圖片來訓練AI,最終使AI具有識別道路上常見物體的能力。

有的大公司非常機智地把這項工作以驗證碼的方式交給全球無數網友來完成。比如,你會在使用谷歌時看到“請選擇以下圖片中所有的摩托車”這類的驗證。但是,小公司就沒有這個能力了。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Google為了檢測你是否是機器人,會採取各種各樣奇怪的方法,比如上圖就讓用戶選出所有包含路牌的格子

而且,即使是世界巨頭,也不能讓全球網友選擇以下圖片中所有的腸息肉,或者選擇以下圖片中所有的黃圖。

這些艱苦工作,就由印度、中國、尼泊爾、菲律賓、東非、美國等各地的AI訓練中心的員工來完成。2018年,數據標記產業的規模達到了5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到12億美元。

在印度東部廟宇林立的古城布巴內斯瓦爾,AI訓練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大量勞動力開始從事這一工作。24歲的娜米塔·普拉德漢就是其中一員,《紐約時報》近期探訪了她所工作的公司iMerit旗下的一個AI訓練中心。

iMerit是印度本地一家承接AI訓練業務的公司,共有2,000名普拉德漢這樣的員工,曾為亞馬遜、微軟等巨頭提供服務。“我們希望帶著低收入人群走進科技界,為他們提供科技領域的工作。”iMerit的創始人拉達·巴蘇對《紐約時報》說。

然而,像普拉德漢所做的,也很難稱得上是“科技領域的工作”。她被一個加州的非執業醫師遠程培訓了一週之後,就開始上崗,每天坐在電腦前八個小時,從一段段腸鏡檢查視頻裡識別出腸息肉、血栓、炎症等各種病變。

AI時代,只會製造更多996

iMerit在印度加爾各答的一個AI訓練中心 / 視頻截圖

但對於另一些AI訓練員來說,他們看到的圖像就沒那麼容易適應了。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巨頭正在開發能夠自動識別並刪除血腥、暴力、色情等內容的AI,而這種AI也需要真人進行訓練。這對員工的心理是很大的考驗,有的人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像iMerit這樣的公司,不得不在黃圖和砍頭視頻之間,混合穿插一些更無害的內容。即使這樣,許多公司仍把負責鑑別色情暴力內容的員工安排在單人隔間裡,與其他員工隔開。

在印度,這樣的工作收入並不算高。普拉德漢每個月能拿到150到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080到1430元)左右的工資,而iMerit從她的工作中每個月能獲得高達800到1000美元的收入。雖然AI訓練員們的收入按照中國或美國的標準簡直低的可憐,但對於印度人來說,卻足夠作為通往中產階級的敲門磚。

這就是繁榮的AI產業背後,由密集勞動力堆起來的故事。在倫敦和硅谷,真假難辨的AI創業公司動輒獲得千萬級別的融資,AI在媒體眼中代表著科技界的未來。

而在大洋彼岸,為AI奠基的真實世界卻根本稱不上有什麼未來感:AI尚未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而是正在製造著成千上萬個單調的低收入工作。(責編/朱凱)

@世界說globus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