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堆砌遇上技術堆砌,小米和華為哪個能笑到最後

8年前,小米手機打出性價比牌,此牌一出,明顯地收穫了兩個效果,一個是拉低了進口手機的價格,另一個是消滅了山寨手機。


小米手機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隱含的潛臺詞就是硬件的堆砌。堆砌硬件的策略,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非常有效,同樣的硬件配置,小米能做到1999元的售價,而國外品牌卻在3、4000元以上,小米手機性價比凸顯。

硬件堆砌遇上技術堆砌,小米和華為哪個能笑到最後

不過小米是有底氣的,在當時android體驗並不理想的情況下,miui的易用性也為小米手機的綜合體驗加了分。

起家於互聯網時代的小米,天生具備互聯網基因,營銷高手雷布斯更是深諳互聯網社群的力量。硬件堆砌、miui軟件加上社群,這三股力量共同抬升小米,一顆明星迅速崛起。

硬件堆砌遇上技術堆砌,小米和華為哪個能笑到最後

國內消費者想要得到好產品需要付出代價,又想要便宜貨,又想要配置高,消費者必須付出點什麼才行。這時候的小米開創了“搶購”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為資金緊張的小米留出了時間差,為生產籌措了資本,同時用搶購模式製造緊迫感,為小米手機造勢。不得不說,當時的小米有資本搞搶購模式,因為小米手機的配置並不輸於當時的三星,同樣配置的手機,售價僅為三星的一半多一些。

那一時期,小米的話語權很響亮,直到華為的出現。

硬件堆砌遇上技術堆砌,小米和華為哪個能笑到最後

​市場在變化,性價比時代正在悄悄遠離,消費者也從單純地追求性價比轉而更看重手機的性能,此時華為將目標定為三星和蘋果,而小米卻將目標定為華為和榮耀。

華為有自己的cpu,而小米只能用高通的,小米的話語權進一步被壓縮,而就在華為遇到危機的情況下,華為的話語權卻憑藉著自己的cpu進一步增強。而小米呢,除了高通再也沒有依靠的對象,說話不硬氣的小米只能繼續打性價比的牌,但是人們已經厭倦了搶購模式,又進一步壓縮了小米手機的生存空間。

其實,小米錯過了一個機遇。2017年小米發佈了松果芯片,可惜自此以後小米芯片沒有了下文。試想一下,如果小米堅持搞芯片,到今天可能會有不同的境遇,憑著小米的營銷能力,與華為抗衡不在話下。小米犯了和聯想一樣的錯誤,錯過了發展自己技術的最佳時機,沒有堅持技術路線,過分依賴營銷,使得對內對外的話語權越來越弱,沒有核心技術的小米,前景堪憂。

出身技術的雷布斯,應該比誰都懂技術的重要性,一個信息技術公司,離開了技術,就很難有存在的價值。一個公司前期可以靠營銷為主,到了公司壯大以後,必須堅持一個方向猛攻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

小米手機的歷史貢獻不容磨滅,小米也具備基本的技術素質,如果小米更注重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雖然可能會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但光明的前景就在明天。

小米和華為都是民族企業的驕傲,當硬件堆砌遇上技術堆砌,哪個能取勝,時代已經給出了答案。

獨立思考,邊行邊寫的行者啊,專注於科技、汽摩、教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